《 IoT 物聯網安全趨勢 》面對萬物聯網所帶來的風險與效益 (下篇)

本文的上篇當中,我們詳述了物聯網(IoT ,Internet of Things)所牽涉到的裝置、技術與流程,並提到這些裝置如何可能遭到攻擊。廣泛來說,IoE 涵蓋了各種以 IP 連網的端點裝置,將網際網路的觸角延伸至傳統 PC、智慧型手機與平板的範圍之外。

物聯網受到科技大廠的再度青睞
表面上,IoT看起來只是一種把戲,最常讓人聯想到就是生化機器人的抬頭顯示器、連網牙刷以及可追蹤使用者步伐和睡眠習慣的手環。然而這樣的刻板印象卻掩蓋了IoT在改善內容及服務供應方式的潛力。Salesforce.com 的 JP Rangaswami 指出 IoE 將是一套減少浪費並消除效率瓶頸的系統,涵蓋商業供應鏈到日常大眾運輸流程。

Why You Should Be Smart about Smart Devices

點小圖看大圖

以下是幾個登上媒體頭條版面的最新IoT 消息,並且點出了連網基礎架構的普及能帶來什麼樣的應用:

  • Apple 在其即將來臨的 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 全球開發者大會上有可能展示一套可讓使用者操控居家物品的最新平台。基本上就是將 iOS 裝置變成一個萬用遙控器,遙控保全系統、照明以及其他家電。
  • 而今年稍早才併購恆溫控制與煙霧感應器製造商 Nest 的 Google,現在可能又打算併購 Dropcam 這家居家監控攝影服務廠商。
  • Samsung 早已在測試 IoT水溫,推出 Galaxy Gear 智慧型手錶與 Galaxy Fit 健康手環,兩者都搭上了穿戴式科技與健身監測的最新潮流。

有了全球最大科技廠商在背後支持,IoT  應該將安全與隱私權列為第一要務。IoT  提供了改造與提升網際網路的全新契機,然而 Dropcam 之類的技術卻帶來了令人不安的可能發展,例如居家監視攝影系統可能遭到挾持。

事實上,正在崛起的 IoT  已經發生多起遭到攻擊的案例,包括一起名為「Moon Worm」(月蟲) 的 路由器漏洞攻擊。所有相關人員都應在基礎架構變得更先進、相關攻擊變得更複雜之前,從這些事件當中記取教訓。

《Wired》引述 REX 智庫創辦人 Jerry Michalski 的話表示:「大多數暴露在網際網路上的裝置都有可能被駭。而且還可能出現非預期的結果:它們可能被用於一些原設計之外的用途,而且大多不是好事。」

從 Moon Worm 和其他攻擊記取 IoE 安全的教訓
網路安全產業只要看看 Moon Worm 和幾個類似的惡意攻擊行動,就能知道 IoT  安全已經是現在式,而非未來的情景。以下是近年來最知名的一些 IoT  安全相關事件:

  • 2014 年 2 月,Moon Worm 現身,專門攻擊特定型號的 Linksys 路由器,橫行全球。該攻擊會利用一個可跳過驗證機制的漏洞,甚至還具備自我複製能力。廠商建議使用者最好更新到最新的韌體版本,並且停用遠端管理功能以策安全。
  • 今年四月,一群駭客利用惡意程式取得了保全系統監視錄影機 (DVR) 的控制權。除此之外,他們也會將受感染的端點裝置用於開採比特幣 (Bitcoin)。開採比特幣是一項非常耗費 CPU 資源的作業,也就是說,受感染的裝置將變得非常緩慢。能夠掌控 IoT 對歹徒來說是一項強大的誘因,所以才會不辭辛苦地運用監視攝影機內低功耗的 ARM 處理器來執行開採比特幣這類吃重的運算工作。
  • 國際電動車大廠 Tesla 生產了許多搭載觸控螢幕介面與整合式行動電話網路的尖端電動車。可預期的,由於這項功能需仰賴網路與軟體,網路安全將成為該公司未來必須解決的一項問題。跟據《Ars Technica》報導,直到最近,Tesla 的車主都只需設定一個六個字元的密碼,其中至少必須包含一個字母和一個數字,這使得這些帳號很容易遭到暴力破解攻擊。此外,針對 Tesla 設計的第三方 App 程式也可能導致車主的帳號密碼外洩。

在 2014 年 5 月的一項研討會上,Moon Worm 與IoT  安全成為討論的焦點,身為研究學者的 In-Q-Tel 資訊安全長 Dan Geer 指出,IoT  的最基本的一項弱點就是有太多裝置的軟體都已過時。駭客可輕易地攻擊未修補的韌體與作業系統漏洞,就能取得 IoT 裝置的掌控權,從監視攝影機到網路通訊設備等等。 繼續閱讀

堅持上工的Windows XP ,讓DOWNAD 登上第二季垃圾毒王寶座

DOWNAD (亦稱為 Conficker) 仍舊是讓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受害最深的三大惡意程式之一。這是因為仍有不少企業還在使用容易遭此威脅攻擊的 Windows XP 系統。

Windows XP

此威脅可透過惡意 URL、垃圾郵件及可卸除式裝置散布,並感染整個網路。它專門攻擊 MS08-067 伺服器服務漏洞,可執行任意程式碼。此外,DOWNAD 還內建專門產生網域名稱的演算法,可隨機產生 URL,然後連接至產生的 URL 來下載檔案到系統上。

趨勢科技監控垃圾郵件情勢的期間,我們發現第二季當中有 40% 的惡意程式相關垃圾郵件都是由感染 DOWNAD 蠕蟲的電腦所散發。一些在附件當中散布 FAREITMYTOBLOVGATE 惡意檔案的垃圾郵件行動,都是由感染 DOWNAD 的電腦所為。   FAREIT 是一個專門竊取資訊的惡意程式家族,會下載 ZBOT 程式。至於 MYTOB 則是一個專門透過垃圾郵件附件來自我散布的老式蠕蟲家族。

 表一:專門散發垃圾郵件的惡意程式

根據這項資料,CUTWAIL (Pushdo) Botnet傀儡殭屍網路」以及 Gameover ZeuS (GoZ) 為另兩個惡意程式相關垃圾郵件的最大來源。有趣的是,CUTWAIL 先前是用來下載 GoZ 惡意程式。而現在,UPATRE 卻是利用具備點對點 (P2P) 通訊功能的 GoZ 惡意程式或 ZBOT 變種。

在過去幾個星期當中,我們已通報過多起濫用 Dropbox 連結來散布惡意程式的垃圾郵件行動,如:NECURS 和 UPATRE。此外,我們還發現了一個偽裝成語音訊息的垃圾郵件,內含 Cryptolocker 勒索軟體 Ransomware變種。我們最新發現的是一個利用 CUBBY 檔案儲存服務連結的垃圾郵件行動, 這次挾帶的是一個銀行木馬程式,也就是趨勢科技偵測到的 TSPY_BANKER.WSTA。網路犯罪者和駭客之所以濫用這些檔案儲存平台,或許是為了掩護其惡意行動,並且避免在系統和網路上被發現。 繼續閱讀

《 IoT 物聯網安全趨勢 》面對萬物聯網所帶來的風險與效益 (上篇)

近來,似乎所有主要大廠都在密切關注物聯網(IoT ,Internet of Things)的議題。IoT 有時亦稱為萬物聯網 (Internet of Everything),只不過概念上或許有些微差異。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和超輕薄筆電革命性改變了人們上網的方式、時機和地點,一些感應器及網路端點裝置製造商正試圖發展出一套更複雜的裝置生態體系來將這場革命帶向另一個高峰。

解讀 IoT:基本概念與技術
最近在舊金山舉行的 Cisco Live U.S. 2014 大會上,Cisco 副總裁 Mala Anand 表示 IoE 是「企業大規模轉型」的典範,並指出該公司預測 IoE 相關技術最終將創造出一個 19 兆美元的市場

IOE

然而,IoE 到底是什麼?儘管它或許和今日數十億 IP 連網裝置遍布全球的情況沒有太大差異,但望文生義,它通常意味著更大的規模以及裝置和人之間更密切的互動。IoE 涵蓋的一些核心領域包括:

  • 裝置對裝置:智慧型感應器、機器人與伺服器之間可彼此通訊,實現流程的簡化與自動化,如:庫存管理、即時監控基礎建設與工廠生產線。
  • 裝置對人:有時亦稱為「機器對機器對人」,此領域包括一些越來越熱門的裝置和服務,如醫療監控。Jawbone Up 和 Fitbit Flex 等穿戴式裝置已經將資料蒐集與 IP 連網功能拓展到 PC 和其他具備螢幕的裝置之外。讓我們來感受一下這件事的規模:去年 Jawbone 表示,他們每晚可蒐集到 60 年的睡眠資料。
  • 人對人:這聽起來有點怪,但這對許多入來說已稀鬆平常,那就是社群網路。全球網路規模的基礎架構與高效率演算法,是這類平台背後運作的基礎,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才是關鍵。

在一個較為技術的層次上,物聯網(IoT ,Internet of Things)涵蓋了各式各樣的連網裝置。可連上網際網路的牙刷和冰箱或許還在剛問市的階段,仍未成為大眾接受的主流,但 Nest Labs 之類的公司卻已引起不少關注。Google 今年稍早即以超過 3 兆美元的天價併購了這家智慧型可程式化恆溫控制系統與煙霧感應器製造商。

物聯網(IoT ,Internet of Things)的潛在效益無窮。某些產業提倡者 (如 Salesforce.com 的 JP Rangaswami) 指出,IoE 將為科技領域帶來的效應,就如同全面電氣化對於電力的影響一樣,它將成為日常生活當中無所不在、看不見卻隨時存在的重要元素。

《eWeek》引述 Rangaswami 的話表示:「[萬物聯網]的最終效益將是全面減少浪費:就實體物流來說為人員與商品的移動,在邏輯物流方面則是創意與資訊的移動。決策將變得更快、更好,擁有更準確的資訊為基礎。並且可更有效消除先前假設和規劃上的錯誤。」

萬物聯網存在著什麼風險?
物聯網(IoT ,Internet of Things)的商業效益同樣令人關注的是 IoE 衍生出來的網路安全與隱私權問題。一些以網際網路為命脈的知名廠商,從 eBay 到 Adobe,在保管使用者私人資訊方面已經捉襟見肘,因而導致一些大規模的資料外洩事件,進一步讓網路犯罪更加猖狂,因為駭客取得了入侵其他帳戶所需的資訊。未來一旦連網變得更加普及,情況將變得如何?

Pew Research 與 Elon University 的 Imagining the Internet Center 所做的研究報告「物聯網將在 2025 年蓬勃發展」(The Internet of Things Will Thrive by 2025) 一文,深入探討了IoE 全面普及的風險與潛在效益。在負面影響方面,作者預料 IoE 的演進,就像電腦運算能力的進步一樣,將帶來一場資訊安全廠商與網路犯罪者之間的軍備競賽。

毫無疑問,當大量的端點裝置具備 Wi-Fi、藍牙和/或行動電話網路功能時,將有助於改善某些情況,如:監控設備故障情形並將狀況回報給伺服器。但問題是,這些新增加的資料傳輸應該如何 (以及由誰負責) 保障安全。

負起 IoE 安全的責任
一般個人和企業之所以擔心誰該負起物聯網(IoT ,Internet of Things)的安全責任不是沒有原因的。正如Heartbleed心淌血漏洞告訴我們,即使是一些關鍵的技術,例如用來保障網路銀行交易及付款安全的加密技術,也可能出現漏洞,因此那些受益的眾多廠商應該投入更多的經費來支持其研發。有鑑於 IoE 的規模龐大,網路安全的重要性只會越來越高。

《The Inquirer》引述 Intel 企業行銷總長 Stuart Dommet 的話指出:「您將必須保護裝置或感應器,您將必須保護資料,而且您將必須在一個開放的網路上做好這些保護,這的確是一項超大規模的變革。取得個人資料很可能是未來最大的一項改變,而光這一點就能摧毀您的企業。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必須了解資訊安全將變成什麼樣貌,因為我們沒有架設私人網路的成本。」 繼續閱讀

廣告程式成為行動裝置惡意程式毒王

過去幾季以來,高費率服務盜用程式幾乎主宰了整個行動裝置威脅情勢。但今年前三個月卻改由越權廣告程式取得龍頭地位,受害者數量占全部的 47%。儘管情勢出現變化,但高費率服務盜用程式依然緊追在後,囊括 35% 的受害者。

IOE New adware families waged war against cleanups.docx

 

這樣的轉變有可能是兩股行動威脅反制行動的結果。首先,高費率服務盜用程式的減少很可能是因為行動網路業者為了打擊行動詐騙而調降了服務費率。其次,儘管一些廣告網路試圖「清理」其廣告程式庫,但廣告惡意程式家族依然不斷推陳出新。

我們當然歡迎這類清理行動,但是,保護行動裝置及使用者以防範詐騙,並非全是廠商、行動網路業者或 App 開發者的責任。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維護自己的數位生活安全,盡可能遠離威脅,因為網路犯罪者會隨時開發新的手法來達成目的。

 

 

851 215 FB Cover promotion812

萬物聯網時代,企業必要掌握的資安四大面向

萬物聯網資訊安全中心  多層次的資訊安全中心控管
萬物聯網駭客攻防手法  深度分析APT攻擊,建立完整的防禦架構
萬物聯網雲端防護架構  私有雲 、公有雲、混合雲的資訊安全
萬物聯網行動安全機制  企業行動裝置安全策略

當萬物聯網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正待崛起,美國著名研究機構更看到比現今經濟大上30倍的發展契機;引領企業資安布局的您,該如何預見具前瞻價值的資安趨勢,為「萬物可聯網‧無處不資安」的時代及早準備?【即刻報名!!CLOUDSEC 2014企業資安高峰論壇】

 

從三個跨平台行動威脅例子,看網路犯罪趨勢

跨平台的威脅不管攻擊範圍是否包含手機都很危險,因為它們可以從一個平台「跳」到另一個平台,讓它們可能造成更多傷害。它們不僅可以影響到原本的受害者,還包括受害者的其它設備,甚或是它們所連接的網路(接著讓網路中其他系統也成為受害者)。如果任其發展,傷害將會是三級跳的成長。

除了有針對這大量擴張用戶群的特製惡意軟體之外,還有另一跡象顯示行動設備將會很快地接管運算環境 – 行動設備被包含在跨平台的威脅內。

什麼是跨平台的威脅?

跨平台威脅是指攻擊模式或行為涉及多個平台的惡意攻擊。跨平台威脅包括(但不限於):

  • 以同樣方式攻擊不同平台的威脅
  • 針對不同平台有不同惡意後續行為的攻擊
  • 具備能夠執行在不同平台之不同組件的威脅
  • 從一平台上展開攻擊,而在另一個平台上導致更多惡意行為的威脅

根據定義,如果一特定威脅的攻擊包括了多個平台,那它就是跨平台的威脅。而隨著手機熱潮蔓延,網路犯罪分子也開始將行動設備包含(有時甚至集中)在這類攻擊中。

最近一些著名的跨平台行動威脅例子包括:

跨平台攻擊案例1:偽裝成Android系統清掃工具的惡意程式

ANDROIDOS_USBATTACK.A,這是個偽裝成Android系統清掃工具的惡意程式。它會進行資料竊取,還會下載一自動執行惡意程式到受感染行動設備的記憶卡上。如果使用者將行動設備連到Windows電腦上,惡意軟體便會自動執行而將其感染。惡意軟體會用電腦的麥克風功能來記錄使用者的語音資訊。

圖一、ANDROIDOS_USBATTACK.A偽裝成工具軟體

 

跨平台攻擊案例2:搜尋受感染行動設備上的網路銀行應用程式

TROJ_DROIDPAK.A,這是一個會下載和安裝惡意APK檔案到連接受感染電腦上之任何Android行動設備的電腦木馬程式。這惡意APK檔案接著會搜尋受感染行動設備上的網路銀行應用程式,如果發現,就會提示使用者來將其更換成惡意版本。

跨平台攻擊案例3:WhatsApp語音留言,一聽取就下載惡意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