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刻我們就被賣掉了」台灣遊客泰國遭詐騙|助流浪狗遭詐騙百萬!無害外表藏陷阱|電話詐騙新招,警察身分被冒用騙千萬

【打詐週報】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近期多起令人震驚的案件再次提醒我們:防詐意識刻不容緩!以下整理出近期十大熱門詐騙新聞,讓大家掌握最新詐騙趨勢,保護自身安全。

  1. ⚠️ 電話詐騙再升級! 不僅冒用警察身分騙取上千萬元,更有8種來電手法千萬別輕易接聽,小心成為下個受害者。
  2. ⚠️ 台中婦女遭詐賣至緬甸被囚禁3個多月,終獲救並曝出心酸血淚,提醒旅遊安全不可忽視。
  3. ⚠️ 詐團鎖定特定族群,5名台灣遊客在泰國被賣,形成黑暗詐騙產業鏈,讓人警惕旅遊詐騙陷阱。
  4. ⚠️ 另一起台中8人遭泰國詐騙魔窟囚禁事件,3人已贖身逃脫,5人依然下落不明,家屬焦急等待消息。
  5. ⚠️ 臉書、谷歌詐騙案件數暴增,金管會接獲破9.4萬件投訴,預估今年詐騙案件恐破千件。
  6. ⚠️ 新型「1電話」詐騙手法流行,輕信者瞬間損失百萬,提醒民眾千萬警覺。
  7. ⚠️ 網購詐騙花招多變,高雄媳婦兼網紅Mana利用創意成功反制詐騙話術。
  8. ⚠️ 公益救援流浪狗卻遭詐騙百萬,受害者無奈還原經過,詐騙手法令人防不勝防。
  9. ⚠️ 台灣網路詐騙再添新招,超過9萬人帳戶資金被清空,熱門平台也成詐騙溫床。
  10. ⚠️ AI深偽技術助長愛情詐騙,讓美加華僑損失逾350萬元,刑事局破獲詐騙團夥並逮捕9人。
    AI深偽「1秒變男星」愛情詐騙美加女華僑350萬圖庫驚見阮經天、王陽明     Yahoo奇摩新聞
    AI深偽變臉騙美加華僑投資刑事局破詐團送辦9人         聯合新聞網

這些詐騙事件提醒我們,無論是電話、網路還是面對面,防詐意識都必須時刻提高。面對日益複雜的詐騙手法,最有效的防禦就是提高警覺,核實身分,不輕信來電與訊息。也請大家多多分享這些防詐知識,守護自己和親友的財產安全。

有了 AI 防詐達人「換臉詐騙偵測」功能,您就能隨時偵測深偽內容,讓您在進行視訊電話的同時,即時偵測是否有人正在使用 AI 換臉技術,並且收到警告。

繼續閱讀

機車族也中招!「ETC扣款失敗」詐騙手法大公開,別讓43元害你損失5萬!

近期台灣頻傳以「停車費」或「ETC通行費」為名的新型詐騙手法,詐騙集團利用民眾對小額費用的警覺心較低,透過假冒官方名義發送簡訊或電子郵件,誘導受害者點擊連結、輸入個資,導致重大財損。以下為四起近期真實案例與官方警示:

案例一:43元停車費釣出5萬元

繼續閱讀

警方揭密:這些你天天看到的廣告,其實都是詐騙

你是否曾在滑臉書時,看到美女代言的「免費贈書」、「飆股推薦」廣告?小心,這很可能就是詐騙陷阱!根據刑事警察局最新統計,2025年第一季,Meta(臉書)平台遭下架的投資詐騙廣告多達36,824則,數量遠超其他平台。這些廣告大多以美女圖片、假冒粉專,以及「公益」包裝的廣告話術為主,讓人一不小心就誤入陷阱。刑事局整理出五大常見詐騙話術,大家千萬要提高警覺。
刑事局分析詐騙廣告常見五大關鍵字,測試一下「騙語填填看」你是否猜得到是哪些廣告慣用關鍵字。
⟫看答案

「立即☐☐領取」、「最強☐☐☐股」、「專業導師☐☐☐指導」、「免費贈☐ 或公益送☐」、「☐☐成就更好的未來」刑事局分析詐騙廣告常見五大關鍵字,測試一下「騙語填填看」你是否猜得到是哪些廣告慣用關鍵字。⟫看答案


繼續閱讀

房東、租客當心!提防三大租屋詐騙手法

詐騙集團手法層出不窮,近期更將目標鎖定在擁有房產的房東及租屋族,本文分享近日出現的三個詐騙案例及防範方法:假房客把房東當肥羊、假房東用美照騙訂金、假租客出詭招房子被法拍,請房東和租屋族提高警覺。

⭕️重點預覽:

案例一:房客變惡狼!3萬押金成誘餌,坑房東1300萬!

案例二:租屋社團驚現「假房東」!溫馨美照竟是盜圖,實地查訪竟是咖啡廳

案例三:租屋驚魂!假房客設局,20天房子竟遭法拍

繼續閱讀

《打詐週報》「地面師詐騙」漸成主流,連房產都可能遭騙 /「AI換臉性照恐嚇」、「假冒海外親友博取同情」、「假冒醫師補繳稅款」新伎倆再進化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地面師詐騙」連房產都可能遭騙走。

在數位詐騙手法層出不窮的今天,騙徒不斷翻新話術,從「幫毛孩拉票」、「孩子美術比賽投票」,到「高薪徵才」、「掃QR Code領獎」等誘騙手法,讓人防不勝防。更令人震驚的是,台灣2024年全年詐騙總金額高達502億元,平均每天損失超過1億元,詐騙案件數字節節攀升。

如今,詐騙已不再侷限於單純的金錢詐取,還出現了「AI換臉性照恐嚇」、「假冒海外親友博取同情」、「假冒醫師補繳稅款」等新型手法,甚至衍生出「地面師詐騙」,連房產都可能遭騙走。

*編按:「地面師」一詞源自日本,指的是以不正當手法取得他人不動產的犯罪者。

面對層出不窮的陷阱,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警覺、拒絕點擊來路不明的連結、不輕易透露個人資訊,更要提醒親友共同防範,才能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AI 防詐達人精選


詐騙手法與趨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