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近期台灣詐騙案件頻傳,手法也日益翻新,即使是看似官方的訊息也可能暗藏陷阱。本文整理了近期兩起與中國信託相關的詐騙事件,提醒民眾務必提高警覺,保護自身財產安全,別讓你的年終獎金,變成詐騙集團的業績。也同時提醒大家,網路上看到的疑似詐騙訊息,務必先求證,防詐騙的同時,也避免傳播未經證實的訊息,以免造成人心惶惶。
以下近期發生到兩個跟中國信託有關的案例,哪一個才是真的詐騙信?
案例一:網友聲稱收到假的中國信託繳費單,提醒小心詐騙升級
案例二:吳淡如揭露假冒銀行卡片安全中心詐騙郵件⟫點圖片看答案
分類: 是詐騙嗎?
AI 布萊德·彼特騙2800萬!快下載AI 防詐達人,戀愛腦馬上醒
近期發生一起令人震驚的詐騙案,一名法國婦人被AI冒的充布萊德·彼特(Brad Pitt)的愛情詐騙犯騙走了 83萬歐元,約台幣2836萬元。這個故事再次敲響警鐘,提醒我們愛情詐騙的手法有多麼高明,尤其在AI技術的加持下,更具欺騙性。愛情騙子是一個由三到四人組成的詐騙團體,至少有 34 名受害者,他們還會冒充基努·李維等其他明星。化名安妮的她上電視節目揭露遭詐騙經過,卻遭到網友無情嘲笑,甚至罹患嚴重的憂鬱症,該節目因而緊急下架。
提醒:不要以為這只是國外案例,台灣也有類似被AI假偶像的詐騙案例,本文會教你如何簡單保護自己和家人,請繼續往下看。
劉德華現身視訊?粉絲傻傻信,慘遭詐騙264萬![]()
鎖定巨額離婚贍養費,愛上AI彼特的代價:女設計師痛失83萬歐元
受害者安妮(化名),一名 53 歲的法國室內設計師,誤以為自己與好萊塢巨星布萊德·彼特展開了一段長達一年多的戀愛關係。詐騙犯利用精心編輯的照片和個人化訊息,營造出與彼特戀愛的逼真假象,讓安妮深信不疑。
安妮起初收到自稱「布萊德·彼特媽媽」的訊息,推薦她給自己的兒子。儘管一開始有所懷疑,但在「布萊德·彼特」長達一年半透過假的社交媒體和 WhatsApp 帳戶傳送給安妮情書、情詩、偽造的護照和求婚攻勢下,她逐漸卸下心防。雖然兩人未曾謀面,但詐騙犯善用AI影像生成技術,製作出幾可亂真的「彼特」,透過照片、視訊與她聯繫。

女兒苦勸無效!若有AI 防詐達人,憾事可避免
詐騙情節隨後升級,「冒牌彼特」告知安妮他需要進行癌症治療,卻因與安潔莉娜·裘莉的離婚官司導致帳戶凍結,因此需要借錢應急。為了增加可信度,詐騙犯甚至傳送了AI生成的「彼特」住院照片,營造出病重急需用錢的假象。安妮看著視訊中與螢幕形象無異的小布,深信不疑,陸續匯出83萬歐元,約台幣2800萬。直到女兒提醒她可能受騙,她仍執迷不悟,認為等「布萊德·彼特」現身後,女兒就會明白真相。
當時安妮的女兒如果有使用趨勢科技AI 防詐達人,就可以保住媽媽的離婚贍養費了。☹︎

◎趨勢科技AI 防詐達人可及時提醒您視訊對象可能是假冒的
瞭解更多AI 防詐達人
☞ Android用戶請立即免費下載 ☞ iOS用戶請立即免費下載
《打詐週報》18歲的她因為IG中獎詐騙而成為人頭戶/轉帳11次全失敗!中獎陷阱被騙走50萬
本文分享上週詐騙相關新聞及事件摘要,讓你遠離詐騙陷阱!想保護自己的荷包?這些詐騙資訊你一定要知道!

小心中獎詐騙陷阱!他轉帳11次失敗 50萬存款瞬間飛了 奇摩新聞

本週趨勢 AI 防詐達人精選:
滑IG滑到「中獎」?小心!這可能是讓你噴掉50萬的陷阱!
在家滑IG,突然看到抽獎活動,填個資料就能抽9萬9?聽起來是不是很棒?但小心,這很可能是詐騙集團設下的陷阱!
繼續閱讀《打詐週報》假「雲端發票整合平台」誘綁信用卡,財政部:別中計!/ 識破假投資!刑事局教你拆解詐騙手法
本文分享上週詐騙相關新聞及事件摘要,讓你遠離詐騙陷阱!想保護自己的荷包?這些詐騙資訊你一定要知道!本文分享上週詐騙相關新聞及事件摘要,讓你遠離詐騙陷阱!想保護自己的荷包?這些詐騙資訊你一定要知道!

本週趨勢 AI 防詐達人精選:



本週詐騙新聞精選:
小心!假冒財政部電子發票詐騙信件
新年伊始,詐騙集團又出新招!近日出現假冒「財政部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的詐騙電子郵件,謊稱您的雲端發票載具與信用卡綁定資訊不同,誘騙您點擊信中連結。這些連結通常會導向夾雜簡體字的假網站,並要求您輸入信用卡資訊,企圖盜取您的個資。
繼續閱讀「可疑活動」、「帳號被停用」、「非經授權嘗試登入」facebook 盜帳號關鍵字!
近年來,瞄準 Meta 平台(包括 Facebook 和 Instagram)用戶的網路釣魚詐騙事件層出不窮。這些詐騙手法通常透過散布假冒的安全性警告電子郵件,誘騙用戶點擊惡意連結,進而竊取個人敏感資訊。收到「可疑活動」、「帳號被停用」或有「非經授權嘗試登入」這些字眼的警告信,請先不要慌亂,而被騙個資。


Facebook 和 Instagram 帳號被盜風險升高!Meta 安全性詐騙如何運作?
駭客集團在從事這類詐騙時,會使用看似來自 Meta 官方的電子郵件,以及官方的標誌、品牌,並模仿 Meta 官方的溝通口吻。
這些郵件通常會製造一種急迫性,警告使用者其帳號有「可疑活動」、「帳號被停用」或有「非經授權嘗試登入」的情況。只要讓使用者心生恐懼,詐騙集團就能逼迫使用者點選隨附的連結來前往一個很像 Meta 官方網站的冒牌登入網頁。使用者一旦真的在這網頁上輸入了自己的登入憑證,詐騙集團就能登入使用者的帳號來竊取個資或接管整個帳號。
在一起案例中,一名準受害者收到了以下這封非常有說服力的網路釣魚郵件宣稱來自 Meta Security 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