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路危機~分享與隱私的平衡點 >從 Facebook 創辦人姊姊的”朋友限定照”被公開談起

你在社群網站分享的資訊比你想像的多更多…,本文案例之一是Facebook 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姐姐Randi,意外地讓貼在臉書上自以為隱私設定周全的家庭照片外流…報導該照片的記者在Randi抱怨後移除了照片,不過已經有人在網路上流傳該照片。

有五分之三的 Facebook 使用者希望他們的個人檔案有更多隱私。但如果你問那些想要更多隱私的人,你幾乎總會聽到他們馬上回答「但我不知道該如何去做。」還好現在有更見簡單安全的做法….

 

作者:Christopher Budd(威脅溝通經理)

使用社群網路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擔心自己的隱私問題。

我並不是說需要擔心Facebook、Twitter或Google會對你所張貼的資訊做些什麼。雖然那些也是有該擔心的地方。但在這裡我所想談論的是,當你在這些網站上貼出資訊時到底會發生什麼,以及誰有辦法看到它的這類擔心。

通常人們在張貼資訊時並不希望其他人看到。但因為他們不了解隱私設定,他們最終會將資訊跟比想像中更多的人分享。有些不好的事情就因此而發生。

一個發生在2007年的故事就是這類造成錯誤後果的好例子:一位名叫 Kevin Colvin 的銀行實習行員 (這位老兄現在已經是家喻戶曉) 在發出電子郵件跟老闆說明因為家有急事而必須請假之後,竟然笨到在 Facebook 上張貼他在萬聖節派對上的相片,而相片的拍照時間正好是請假當天。由於像 Kevin 這樣的事件屢見不鮮,因此網路上現在流傳一個用詞 叫做 Facebook Fired,意思是因為 Facebook 而遭開除。

FB Fired

 

以下這位女士上網吐槽 ,卻被公司發現她在病假期間仍活躍於Facebook,公司將她開除,顯示已經有企業開始透過部落格和社群網站「觀察」員工。所以千萬不要在Facebook講老闆壞話

facebook fired

看更多 Facebook Fired 案例

 

非常寬鬆的社群網路隱私設定

這類事情發生的原因有兩種。首先,社群網路上的預設隱私設定往往都很寬鬆。其次,更改隱私設定時也可能會被混淆,也因此有時會發生你將問題變得更糟,而並非自己所想像變得更好的風險。

這代表大多數的人都有過於寬鬆的隱私設定,而且並不是真的非常有把握去變更它們,也不清楚誰可以看到他們所發表的東西。

另一則故事,去年12月Facebook 的創辦人Mark Zuckerberg 姊姊 Randi 張貼了一些包含他的家庭照片到她的Facebook頁面上。她認為這是限定朋友觀看的照片,但其實不是。因為隱私設定的關係,記者可以看到那些照片,並且將它複製和分享出來。記者人很好:她在 Randi 抱怨後移除了照片。不過其他人已經拿到並分享了它。它已經永遠的脫離了她的掌握。

這裡的教訓很清楚:如果Facebook創辦人的姊姊都不能讓她的隱私設定照她所認為的去做,我們其他人的狀況也不會比較好。

 FB Pivacy1

每個社群網路有著不同的隱私設定

如果你使用一個以上的社群網路,這問題會變得更糟。每個社群網路都有自己複雜的部分。每個社群網路都有自己的隱私設定模式。你在Facebook上有「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你在Google+上有「社交圈」。你在Twitter上有「關注」和「被關注」。即使你知道這些,你也可能並不了解其他部分。

人們肯定很關心這問題。一項在 2013年由美聯社所進行的問卷調查指出,有五分之三的Facebook使用者希望他們的個人檔案有更多隱私。但如果你問那些想要更多隱私的人,你幾乎總會聽到他們馬上回答「但我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繼續閱讀

指定Facebook 文章轉推或按讚的詐騙服務

趨勢科技追查 Instagram 免費追隨者詐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網路上還有一些針對其他社交網路的類似服務。

其中,下面這個專門販售各種「追隨者」的俄羅斯網站,服務範圍涵蓋 Twitter、Google+、Facebook 以及 Instagram 等社交網路。


圖 1:宣稱專門販售各種社交網路追隨者的詐騙網站

該網站不只提供追隨者,而且還能幫客戶指定的某篇 Twitter 或 Facebook 文章轉推或按讚。費用則視追隨者、轉推以及按讚的數量而定。交易時,他們會要求客戶透過 interkassa.com 及 ligpay.com (行動裝置使用者) 等付款網站來付款。

圖 2:購買追隨者的幾種付款方式

最後,如同其他我們報導過的案例一樣,客戶跟本就得不到什麼追隨者、轉推或按讚,只會賠了錢又暴露自己的資料。 繼續閱讀

從美聯社 Twitter 帳號被入侵事件,看推特為何一直被駭?

我想你們一定看過這幾個月的新聞,發生了好幾起高調的推特(Twitter)駭客事件,包括了知名品牌,如Jeep,漢堡王(Burger King),以及最近的美聯社(AP)。一般不是很懂電腦的人可能會出現下列的疑問:

  • 這些帳號為什麼及如何被駭客攻擊的?這些企業不是應該都會設定又長又複雜的密碼來保護自己的帳號嗎?
  • 如果他們不能持續維護自己的安全,我將會遇到什麼?
  • 什麼是雙因子認證?我一直聽說這會讓我更安全。

推特帳號一直會被駭的原因

推特帳號一直都有被駭事件的原因很多。可能只是簡單地因為有人為了好玩去散播謠言,也可能是惡毒的想要抹黑特定個人或公司。這可不僅僅是傷害到這公司或個人,在某些案例裡,像是美聯社的帳號被入侵,就實際地讓美國股市出現短暫的下跌。而正如你可以想像的,這樣一個短期波動可是在股市獲得巨大利益的機會。

圖說:媒體報導駭客入侵美聯社推特 美股暴跌消息(截圖來自 中時電子報)
圖說:媒體報導駭客入侵美聯社推特 美股暴跌消息(截圖來自 中時電子報)

推特被駭也凸顯出關於密碼安全一個更大的問題。你可以使用有史以來最長、最複雜的密碼,但如果你點入一個惡意連結或偽裝成推特的網站讓你輸入密碼,基本上這就已經跳過任何密碼的安全性,直接把密碼交到壞人手上。

常見的社交工程伎倆

這是今天在推特上一個令人難以想像常見的社交工程陷阱( Social Engineering)伎倆。透過從你關注的一個被駭帳號發送「私人訊息」給你,網路犯罪份子就可以駭入你的帳號。這訊息可以裝得非常簡單:「嘿!我看到你這個有趣的畫面!」然後,它會連到一個惡意網站。這種戰術在過去已經被廣泛成功地運用在電子郵件病毒上,今日轉移陣地到社群媒體上也是一樣的成功。

另一種常見用來竊取你密碼的方式,就是去入侵並不具備推特安全控管等級的網站或服務。如果你在多個服務上都使用相同的密碼,就可以利用自動化工具,很快地在多個網站和社群媒體服務上嘗試這偷來的帳號/密碼組合。

繼續閱讀

為你的 FACEBOOK 換顏色?當心被網路釣魚

選擇你愛的Facebook佈景主題,網路釣客等你上鉤

可能是2011年二月偽Facebook情人節主題的化身,我們看到兩起詐騙號稱可以替Facebook更換顏色主題。第一個騙局號稱有紅色或黑色的Facebook的主題。這騙局甚至散播到Tumblr上。

第二個詐騙則提供使用者更多顏色選擇。儘管所提供的選擇不同,但感染鏈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一旦使用者點入連結,就會出現了一連串的重新導向,最終進入網路釣魚(Phishing)頁面。

繼續閱讀

駭客大哥我把駕照,身分證和信用卡都放網路上了,請隨意取用

在網路上可以輕易地搜尋到駕照,身分證,信用卡等照片,中外皆然,尤其是初次拿到駕照的朋友,總是迫不及待地拍照上傳,現在社交網站與智慧型手機大受歡迎,可以隨時拍照隨時上傳,更使得這個不經意的動作充滿個資外洩的危險性。

拿到駕照的第一天,很多人都把它放到網路昭告世人
拿到駕照的第一天,很多人都把它放到網路昭告世人

將信用卡和身份證件貼到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上的風險

現在網路犯罪分子可能不再需要利用資料竊取木馬來取得使用者資料了,因為很多青少年者已經主動幫歹徒鋪好路了,他們將自己的身分證明和信用卡照片貼到Facebook、 Twitter和 Instagram上。

有好幾個年輕人(甚至是成年人)在Twitter上發布他們信用卡的照片,在 Instagram上也看到了一大堆這類照片。一些使用者甚至將自己的駕照上傳,渾然不覺已經將自己完整姓名、家庭住址等敏感資料攤在眾目睽睽之下。

 

將信用卡和身份證件貼到Instagram和Twitter上的危險

只要在社群網站上做個簡單的搜尋,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這些文件。甚至還有一個特別的 Twitter 帳戶和列表(稱為NeedADebitCard)讓使用者發表自己的信用卡在這些平台上。

 

可悲的是,這趨勢並不僅侷限於Twitter和Instagram等網站。利用Google圖片搜尋,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一大堆這種照片。

 

 

面對大量會張貼敏感資料的粗心者令人感到驚訝和擔心。大部分張貼駕照或信用卡的人,大約是十六歲到十八歲,還太年輕而不知道後果的嚴重性,根據觀察美國青少年喜歡貼出自己的駕照,亞洲年輕人則喜歡貼出自己的護照和身分證照片。

身份竊取一直是個安全問題,而發表這種照片的趨勢只會讓情況更加惡化。試想一下:網路犯罪份子只要做個簡單的搜尋,就可以得到大量的敏感資料,他們可以用來買東西、進行交易和掩蓋自己的踪跡等。另個危險是,這樣的行為也將自己暴露給跟蹤狂、性變態和其他網路上的有心人士。

更重要的是,這些貼文不僅侷限在特定的社群網站上。由於交叉貼文,將照片上傳到Instagram的使用者,同時也將一樣的資訊分享到他們的Facebook、Twitter、Flickr和Tumblr帳號上。

但為什麼這些年輕的網路使用者要貼出這些照片?可能是為了想要顯示自己的威風、社會地位和在同儕內被認為「酷」。但不管是何原因,這些過度分享都將使用者送到網路犯罪份子或惡霸面前。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該意識到自己在網上分享了什麼。他們可能會認為秀出這些資訊很「有型」、「潮」、「炫」或「時髦」。但實際上,真正的「有型」是如何聰明地在網路上分享。

想知道一些可以跟孩子們談談,幫助他們了解分享資料風險等的小秘訣,請參考Lynette Owens的「這是個分享的時節,如何透過手機聰明的分享」。

 

 

@原文出處:The Dangers of Posting Credit Cards, IDs on Instagram and Twitter作者:Loucif Kharouni(資深威脅研究員)

PC-cillin不只防毒也防詐騙 ✓手機✓電腦✓平板,跨平台防護3到位➔ 》即刻免費下載試用 ,
FB IG Youtube LINE 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