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當道的年代,資料往往是企業最珍貴的資產,因此資料保護就顯得比以往更加重要。2017 年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樁網路攻擊:WannaCry(想哭)勒索病毒。根據一項統計,該病毒在全球造成了高達 40 億美元的商業損失。這項統計不僅包含資料損失部分,還包括後續引發的成本,例如生產力損失與資料回復成本。作業系統、軟體,甚至硬體都可以被取代,唯獨資料無法被輕易取代或回復。目前雖然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復原遭勒索病毒破壞的部分或全部資料,但這些方法不是代價昂貴、就是無法應付所有狀況。其實,企業防範資料損失最有效、也最直接了當的做法就是資料備份。

資料備份為何重要?
任何會在裝置上儲存資料的人,都應採取某種形式的資料備份,不論是客戶資料、員工檔案、醫療記錄,或者單純只是美好的照片。不過,受資料損失影響最大的還是企業,因為這通常還會連帶影響到企業的生產和服務。
如前所述,資料通常是一家公司最珍貴的資產,因此理所當然應該盡最大努力來加以守護。資料備份如同買保險一樣,能夠防範意外事件的發生。備份能夠確保企業在必要時可以輕鬆回復資料,降低營運的衝擊。
企業應該多久應該備份一次?
制定一套有效的備份計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決定多久應該備份一次。理想的情況是,企業應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量提高備份次數。雖然許多企業一天只需備份一次即可,尤其是較小的企業,但有些資料更新頻繁的企業 (如金融機構),則應該提高備份頻率,甚至應該一天備份多次。企業可採取一些可定期自動備份的軟體來減輕管理負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