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TO 觀點 >從LinkedIn 逾一億資料外洩事件,看密碼設定等更多未解的問題

 

Raimund Genes (CTO)

 

 

作者:趨勢科技技術長CTO Raimund Genes

 

 

報導指出2012年的LinkedIn資料外洩事件和原本的認知有很大的差距:並非如當時所說的是650萬筆紀錄遭竊,事實上,有1.67億使用者受到影響。其中有1.17億筆的資料包含使用者的電子郵件地址和密碼。

linkedin

直到這些大量的外洩資料在黑暗網路社群上進行販賣,才讓所有人意識到這變得更加嚴重的問題。LinkedIn發表一篇文章確認了此外洩資料的真實性,並且要求受影響的使用者重設密碼。

我也是受影響的人之一,所以我研究了一下。如果我選擇Raimund_Genes作為密碼,系統會出現綠色並且說是可行的密碼。當我嘗試使用Linkedin_Raimund,它也會被標示為強密碼。但這些都不是我所認為的強密碼。你發生了受人注目的資料外洩事件,應該要利用這個機會來重新教育使用者來使用強密碼。

顯示或取得我的瀏覽器、作業系統和位置資訊可能也並非是個好主意:

 

除了「可笑」的密碼等級外,還有一些其他值得關注的地方。目前還不清楚為何會誤判資料外洩的規模大小,是什麼導致大家認為這起2012年的事件比真正的規模要小的多。LinkedIn的使用者有權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 LinkedIn知道什麼,他們什麼時候知道的?到底有多少使用者受到影響,有哪些資料處在危險中? 繼續閱讀

《資安新聞周報》還想用 Linkedin 找工作?官方宣布有 1 億多用戶資料被盜了!/手電筒應用程式顯示 「你感染病毒導致電磁損壞」是惡意廣告

本周資安新聞週報重點摘要,本文分享上週資安新聞及事件。你將會看到新聞的簡短摘要及原文連結來閱讀更詳細的見解。

< CTO 觀點 >從LinkedIn 超過1億資料外洩事件,看密碼設定等更多未解的問題 資安趨勢
linkedin

 

手電筒應用程式顯示:”你感染病毒導致電磁損壞”是惡意廣告 資安趨勢部落格

研發遠端照護系統監看母親 健行科大黃冠龍 獲總統教育獎  中國時報

Linkedin資料外洩事件擴大, 將要求上億用戶重設密碼  iThome

當心遙控偷拍!正妹在自己家 竟被陌生男攝下大量裸照  iSET 2011三立網站
延伸閱讀:駭客用 webcam 偷窺辣妹洗澡,還謔稱被偷窺者是奴隸!!(下載分享軟體請當心被看光)

還想用 Linkedin 找工作?官方宣布有 1 億多用戶資料被盜了!  自由時報電子報

美情報頭子稱 駭客盯上川普、希拉蕊  中時電子報網

愛發文的人注意!一天8篇文 駭客就在你身邊  新聞雲

駭客發動DDOS攻擊 三立影音平台「Vidol」癱瘓  自由時報電子報

駭客入侵長澤雅美、北川景子iCloud 竊走257000張私照  新聞雲

陳怡樺——勇敢且堅定,軟體創業闖全球  數位時代

油漆工變駭客 母不信兒能變走70萬  自由時報 繼續閱讀

手電筒應用程式顯示:”你感染病毒導致電池損壞”是惡意廣告

 

並非所有 Android 手機的作業系統都內建手電筒功能。有時候,使用者必須自行下載手電筒程式到手機上才能擁有此功能。但這類應用程式經常含有廣告,並且會不斷更新。想像一下,手電筒程式一直不斷更新廣告是什麼情況。儘管現在很多程式都是這樣,但 Google Play 商店上卻出現一個會顯示惡意廣告的手電筒程式,不僅為使用者帶來困擾,更會欺騙使用者說他們的手機感染了病毒。

這就是 Super-Bright LED Flashlight 程式,儘管這程式本身是安全的,但當使用者執行程式時,卻會開啟一個網頁告訴使用者他們的裝置已經感染了病毒,並且電池已損壞。該網頁還建議使用者安裝一個 Android 最佳化及防毒程式來解決這些問題。經過趨勢科技的研究發現,這惡意廣告並非程式本身所為。

圖 1:應用程式執行時顯示的警告視窗。

 

趨勢科技已將 Super-Bright LED Flashlight 惡意程式命名為:AndroidOS_FlightAd.A。在該程式的下載畫面上可看到它已累積了 6 百萬人次下載。然而這明目張膽的騙人廣告受害者不光只有使用者而已,應用程式本身也是受害者。目前已經有使用者出面指控這項問題,並且給予該程式極差的評價及負面評論。 繼續閱讀

網路黑暗動機:網路犯罪集團和恐怖組織共同青睞的技術 

 

網路上的工具和服務總是無法避免地會被網路犯罪集團所濫用,這類案例不勝枚舉,而且無所不在。從攻擊軟體、網站及網站應用程式的漏洞,利用雲端服務來散佈惡意程式元件,到利用社群網站貼文和連結引誘不幸使用者掉入詐騙陷阱等等。不管未來將出現什麼樣的技術或服務,永遠都可能會遭到不當濫用。

在研究網路犯罪的過程當中,趨勢科技發現有一群人和網路犯罪集團一樣擅長利用合法的服務來從事不法行動,那就是恐怖組織。這些人可說本身就是網路犯罪分子,因為他們在網路上同樣也是從事違法行為。不過,這兩群人的動機截然不同:網路犯罪分子的動機是錢,恐怖分子的目標則是宣揚理念,而非散播惡意程式。

本文將探討網路犯罪分子和恐怖分子在利用網路科技與平台來達成目的時有何共通之處,並且著重於他們採用的方法、運用的服務,以及他們自行開發什麼樣的輔助工具,來方便追隨者更容易參與他們的行動。

避免在網路上留下可追查的蹤跡和身分,傳授「隱匿技巧教戰守則」

這兩種集團一向擅長利用原本專為有正當理由必須隱藏身分的使用者所開發的工具和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