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提醒:有兩大特徵就一定是投資詐騙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打詐儀錶板」網站的數據顯示,本月至今,平均每日受理的詐騙案件高達500至600件。「假投資詐騙」已成為最主要的詐騙手法,在所有詐騙案件中佔比最高,數據顯示,短短一週內,台灣民眾因詐騙案損失的金額就高達26.7億元。其中,假投資詐騙造成的財損最為嚴重,每日金額動輒破億,儼然成為「重災區」。內政部警政署再次呼籲民眾,面對任何投資理財機會時務必提高警覺,切勿輕信「高報酬、零風險」等誇大不實的承諾,並應積極充實金融投資相關知識,以避免成為詐騙受害者。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儀表板統計,詐騙手法前五名如下,其中假交友詐騙也是一種另類的投資詐騙手法:

  1. 「假投資詐騙」
  2. 「網路購物詐騙」
  3. 「假買家騙賣家詐騙」
  4. 「假中獎通知詐騙」
  5. 「假交友(投資詐財)詐騙」
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儀表板統計,12/23 日詐騙手法前五名
繼續閱讀

被騙的都是老人?別再誤會了!

隨著科技發展,詐騙手法日新月異。我們常以為老年人較易受騙,但事實並非如此。近年來,年輕族群因網路詐騙所受的損失不容小覷。不同世代的受騙情況因生活型態、接觸資訊管道等因素而有顯著差異。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我們針對不同年齡層,採取更有效的防詐措施。

詐騙手法世代差異:年輕人網路遇詐頻率高,老年人損失金額大

近期一份研究顯示,年輕人因詐騙而報案的情況比老年人還要常見。不過,不同的詐騙其實針對的年齡層不同,了解其中的差異有助於每一個人確保自己的安全。

詐騙受害者年齡層分布

與人們認知不同的是,比較年輕的世代 (如 Z 世代、千禧世代、X 世代) 越來越常成為詐騙的目標。根據去年一份研究發現,在所有年齡層中,21 歲以下族群在網路上被騙損失錢財的情況成長最多。此外,國際組織「商業改進局」(Better Business Bureau,簡稱 BBB) 也指出,18-24 歲成年人因詐騙損失的金額「中位數」為 200 美元,較 25 歲以上的人多出 50 美元。

儘管年輕人可能更常被騙,但老年人每次」 被騙損失的金額卻較多。若以每次詐騙損失金額的「中位數」來看,70-79 歲的人是 800 美元,但 80 歲 (含) 以上的人卻高達 1,500 美元。這突顯出很重要的一點:我們要了解詐騙如何針對不同世代的習慣和弱點來量身打造。

 

這個族群比較容易在社群媒體上遇到詐騙,在 18-59 歲的人當中,約有 31% 的人表示他們在社群媒體上遇到詐騙。對 Z 世代或更年輕的千禧世代 (18-29 歲) 來說,這數字甚至高達 40%。

這個族群比較容易經由電話遇到詐騙,在青壯年人口當中,僅有 10% 是經由電話被騙,但在老年人當中卻有高達 24% 是經由電話被騙。若是 80 歲 (含) 以上的族群,比例甚至超過 40%。

各世代最常見的詐騙


Z 世代是第一個完全生活在網際網路的世代,他們經常遇到的詐騙如下:

  • 1.網路購物詐騙
    Z 世代對網路購物的熟悉度讓他們容易遇到假網站和假商品。根據 BBB 的研究,有 83% 的年輕人會被那些根本不會出貨的網路購物商品所騙。
  • 2.投資詐騙
    尤其是經由社群媒體平台,其中,虛擬加密貨幣詐騙更是猖獗。
  • 3.徵才詐騙
    這類詐騙在 BBB 接獲的該年齡層所有詐騙當中占 29.9%,平均損失金額為 1,819 美元。

儘管這年齡層有許多熟悉科技的人,但他們反而更容易信任數位互動方式,對於網路上提供的好康通常較不懷疑。專家指出,Z 世代在這方面的弱點有部分原因是詐騙經常針對他們這個世代量身打造,而這世代有半數的人每天至少花 4 小時在社群媒體上。


隨著千禧世代開始面對職業生涯的挑戰與財務壓力 (例如學貸),他們通常容易遇到下列詐騙:

  • 1.假支票詐騙
    詐騙集團會寄一張超過他們所欠金額的支票給受害者,然後要求受害者將差額透過電匯退還給他們。但當受害者將差額匯回給對方之後,卻發現支票是假的。
  • 2.求職詐騙:
    詐騙集團會提供假的工作機會來誘騙受害者提供金錢、個人資訊,或免費勞力。這類詐騙通常以假的徵才廣告、謊稱徵人的公司,或宣稱提供優渥的在家工作機會。
  • 3.假冒政府機關的詐騙:
    詐騙集團有時會假扮成政府員工來竊取錢財或資訊。真正的政府機關絕對不會要求您使用點數卡來付款,或對您語帶威脅。
  • 4.學貸詐騙:
    身上背負學貸的千禧世代,經常會遇到詐騙集團謊稱只要預付一筆費用就能減免債務或免除貸款。

以上詐騙利用的就是這世代經常在網路上互動的習慣而讓許多人掉入陷阱、損失錢財。

X 世代,也就是「三明治」世代 (41-56 歲),最常遇到兩種主要詐騙


被夾在年邁父母與年幼小孩之間的 X 世代面臨的挑戰相當特殊,詐騙集團專門利用他們身兼不同角色的情況來設計詐騙:

  • 1.技術支援詐騙:
    X 世代通常負責掌管家中的技術產品,因此有可能收到一些假的技術支援電話和訊息,導致個人資訊或金融帳號被盜。
  • 2.醫療詐騙:
    X 世代經常需要擔心父母的健康狀況,因此容易掉入假醫療保健產品或服務的詐騙陷阱。

嬰兒潮與沉默世代 (57 歲以上),三種詐騙最愛這世代

這個年紀的族群,其成長的背景是科技比較不發達的時代,所以通常是經由一些傳統管道被騙。最常見的詐騙包括:

  • 1.樂透與中獎詐騙:
    詐騙集團經常通知受害者中了樂透或某個大獎,要他們預付一筆費用或提供個人資訊來領獎。
  • 2.投資詐騙:
    正準備退休的嬰兒潮世代,容易遇到謊稱提供高額報酬的投資詐騙,因而損失巨額存款。
  • 3.愛情詐騙:
    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 的一份報告發現,2022 年有 7 萬名美國公民報案表示遇到愛情詐騙,總損失金額約 13 億美元。「寂寞」是老年人之間的一項嚴重問題,因此這年齡的人被這類詐騙所騙的比例最高。

年輕世代反而更容易被騙的三個原因

儘管年輕世代 (尤其 Z 世代) 是原生的數位公民,但他們卻更容易被網路詐騙所騙,原因有以下幾點:

  • 1.相信網路資訊:
    根據 Pew Research Center 的一份 2022 年報告發現,年紀 30 歲以下的成年人,他們相信社群媒體資訊的程度,就如同他們相信政府官方媒體一樣。
  • 2.財務壓力:
    那些訴求快速發財機會的詐騙,特別喜歡這些繼承了通膨、高房價以及高債務的世代。
  • 3.網路理財習慣:
    年輕族群通常較習慣在線上理財,因此習慣使用行動網路銀行並將密碼儲存在手機上,這現象使得詐騙集團更容易在資安事件當中駭入受害者的多個帳號。

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您辛苦了

所謂「三明治世代」指的是那些 40 幾或 50 幾歲的人,他們同時承擔著「雙親」與「小孩」的扶養責任,正因為扮演了雙重角色,因此通常得肩負全家的網路安全與隱私權責任。他們需面對監控家庭網路活動、並確保老人與小孩安全上網的挑戰。這工作可不容易,尤其當他們缺乏有關資安威脅的專業技術或知識時,例如:

  • 他們必須跟上數位原生兒童的腳步,兒童通常能在網路上優遊自在,但卻因此過於自信,讓情況更加複雜。
  • 他們必須協助不曉得如何上網的父母。年長者對網路上的一切可能都覺得陌生,因此不容易辨別潛在的威脅。
  • 最後,這個族群可能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步調很緊張,隨時備感壓力,因而心力交瘁或變得脆弱,他們可能沒有時間或無法專心做好網路資安的工作。

這項責任可能帶來巨大的壓力,所以三明治世代在必要時請尋求援助。

該如何防範詐騙?

不論您的年紀為何,避免被騙的關鍵就在於安全意識和戒心。以下提供 12 個最重要的祕訣來協助您防範詐騙:

  1. 確保資安設定隨時更新:確認您的裝置擁有最新的資安修補。
  2. 保護社群媒體隱私:保護您社群媒體個人檔案的隱私。
  3. 保護個人資訊:切勿將個人識別資訊 (PII) 分享給未經確認的人。
  4. 轉帳時要特別小心:切勿將錢匯給未經確認的聯絡人。
  5. 看到工作機會要先做功課:遇到任何您有興趣的工作,請先徹底研究一下徵才的公司。
  6. 謹慎下載:切勿透過不明來源的連結下載。
  7. 直接到官方網站下載:請勿點選廣告中的連結,請直接前往對方的網站下載。
  8. 使用高強度密碼:所有帳號都應使用高強度且非重複的密碼,並考慮啟用多重認證 (MFA)。
  9. 留意可疑徵兆:請小心任何含有大量錯字和文法錯誤的網站、廣告或電子郵件。
  10. 稍等一下:許多詐騙都會急著催促受害者立即行動,所以如果您稍等一下,就能避免成為受害者。
  11. 查證之後再行動:如果您不確定某人跟您講的是否正確,請找親朋好友討論一下,他們也許可以協助您判斷是不是遇到詐騙。
  12. 注意支付方式:任何要求您使用點數卡、電匯、支付軟體或虛擬加密貨幣來付款的人都可能是詐騙集團。

詐騙不分年齡,每一個人都有危險。只是,不同世代面臨的威脅不同,了解詐騙集團如何攻擊每一個世代,您就更能妥善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不論您是熟悉科技的 Z 世代,或是對線上互動小心謹慎的年長者,都請隨時保持警戒並不斷吸收新知,如此才是防範詐騙的最好方法。

趨勢科技AI 防詐達人 防詐騙隨時搶先一步

隨著網路釣魚詐騙的數量和精密度都不斷提升,隨時搶先歹徒一步比以往更加重要。不幸的是,光有防毒軟體是不夠的。向您介紹最新推出的 趨勢科技AI 防詐達人!可支援 Android 和 iOS 的 趨勢科技AI 防詐達人 能完整防範網路釣魚詐騙、詐騙訊息、垃圾訊息、深偽 (deepfake) 等等:





  • 詐騙查證:立即透過我們的 AI 輔助詐騙查證技術來分析電子郵件、文字簡訊、網址、螢幕截圖,以及電話號碼。讓您隨時保持安全、防範詐騙。



  • 簡訊過濾與來電阻擋:再也不會收到不必要的垃圾或詐騙電話和訊息。減少日常的干擾並強化您對網路釣魚的防禦。



  • 換臉詐騙偵測:即時偵測視訊電話中的深偽,當任何人使用 AI 換臉技術來改變容貌時,立即發出警報。



  • 網頁防護:安全上網瀏覽,避開惡意網站與惱人的廣告。


⟫瞭解更多 趨勢科技 AI 防詐達人

Android用戶請立即免費下載

iOS用戶請立即免費下載

原文出處:From Gen Z to Boomers:Scam Threats by Generation and How to Stay Safe

⭕️ AI 防詐防毒

趨勢科技PC-cillin雲端版 運用最新 AI 防毒防詐技術,全面保護您的身分隱私,讓您享受上網安心點。

不只防毒也防詐騙 ✓手機✓電腦✓平板,跨平台防護3到位➔ 》即刻免費下載試用



✅ 獨家 AI 隱私權分析技術 讓您的個資,由你自己掌握
✅社群帳號盜用警示 在災害擴大前,搶先一步做好防範
✅全球個資外洩追蹤 24小時為您監測守護
✅跨平台密碼安全管理讓 您安心儲存所有網路帳密

IG

AI PC時代來臨!仍有超過半數人擔憂AI資安問題

趨勢科技提醒AI App及AI惡意內容防護為AI資安防護要點 預計2024下半年推出消費性方案

【2024年5月23日,台北訊】生成式AI的應用與 AI PC 持續成長,全球網路資安領導廠商趨勢科技(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4704)今天公布消費性防護產品的未來規劃。為因應AI所帶來的機會與風險,趨勢科技將規劃策略以協助消費者安全地擁抱生成式AI以及相關應用,降低消費者使用AI或因AI遭到濫用而蒙受損害的風險。此外,趨勢科技也將針對自家防護產品及服務持續研發並利用AI創新,提升資安防護成效和效率。

儘管AI能為消費者帶來美好的未來,卻也助長駭客的詐騙成功率,比方說,利用AI讓網路釣魚郵件或深偽(Deepfake)影片更難分辨真偽。根據趨勢科技近期的一份研究調查註一,有近7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於AI能幫助提升工作品質並帶來更多嶄新機會而感到期待,但也有近65%的受訪者擔心AI可能散播錯誤資訊,另有58%對於AI將可能濫用圖片與肖像而感到憂心。不僅如此,AI應用程式本身也可能存在著漏洞,在缺乏適當的防護下,消費者很可能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誤導或不經意地洩露個人隱私資訊。

👉 趨勢科技在Computex 展出多項 AI資安相關技術 – Connecting AI Security, 6/4~6/7

⟫了解更多

繼續閱讀

趨勢科技研究:台灣有高達96%資安領導人因董事會壓力而不敢直言

企業應善用整合式攻擊面風險管理(ASRM)平台以消弭內部溝通落差

【2024年5月21日,台北訊】全球網路資安領導廠商趨勢科技(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4704)今天公布一項研究註一指出,台灣受訪企業有高達96%的網路資安領導人在董事會的壓力影響下而不敢直接點出其企業所面臨的資安風險。

請至以下連結來閱讀這份最新的趨勢科技報告:https://www.trendmicro.com/explore/thecisocredibilitygap/2608-tl-en-rpt

趨勢科技技術總監Bharat Mistry表示:「有超過半數的全球資安領導人表示,資安是企業最大的商業風險,但卻無法用董事會成員能夠理解的語言來溝通這項風險,結果就是遭到忽略、貶低,甚至被視為嘮叨。除非資安領導人有辦法與高階管理層更有效溝通,否則企業的資安韌性將受到影響。而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就是取得整體攻擊面的單一事實來源。」

其中在所有承受董事會壓力的台灣企業資安領導人當中,有52%擔心他們提供錯誤的建議,有46%表示被認為太過負面,有39%表示被董事會視為重複碎念或嘮叨,另有近三分之一(29%)表示他們直接遭到否定而沒有機會更進一步做說明。

👉 趨勢科技在Computex 展出多項 AI資安相關技術 – Connecting AI Security, 6/4~6/7 ⟫了解更多

繼續閱讀

每支付一筆贖金等於資助勒索病毒集團未來的 9 次攻擊

趨勢科技最新報告指出勒索病毒產業如何維持生存

【2023 年 3 月 8 日台北訊】全球網路資安解決方案領導廠商趨勢科技 (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4704) 發布一份最新報告,指出雖然僅有 10% 的勒索病毒受害者會支付贖金,但這麼做等於讓更多其他企業受害。

完整報告「企業決策者對於勒索病毒風險應該知道的事註1」(What Decision Makers Need to Know About Ransomware Risk):

趨勢科技威脅情報副總裁 Jon Clay 表示:「勒索病毒是今日企業及政府面臨的一項重大網路資安威脅,而且它還在持續演變,這正是為何我們需要更準確的資料導向方法來為勒索病毒相關的風險建立模型。這份新的研究旨在協助 IT 決策者更了解其曝險狀況,並提供政策制定者一些所需資訊來擬定更有效、更具影響力的策略。」

該報告提供了策略性、戰術性、營運性及技術性威脅情報,並且運用先進的資料科學來找出犯罪集團的各種指標。這些指標可用來比較不同的勒索病毒集團、評估其風險,並且建立其行為模型。

以下是這份報告的主要發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