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 Microsoft 微軟帳號異常登入活動,是被駭了?還是網路釣魚?

最近許多人收到Microsoft 帳號異常登入活動通知信,到底是帳戶被駭,或是這是一封正在尋找被駭人的網路釣魚信?本文也會讓大家認識「未經授權嘗試登入通知」、「未經授權的登錄嘗試」相關詐騙。

網友微軟帳號被盜,社群帳號全數淪陷!

Microsoft: **********71 的
登入異常。  請檢閱 https://aka.ms/alca 
Microsoft: **********71 的
登入異常。  請檢閱 https://aka.ms/alca 
如果您的手機有收到來自微軟的簡訊,聲稱可能有他人存取了您的帳戶,但你不確定是否為網路釣魚詐騙,建議先檢查Microsoft 帳戶最近的登入活動,查看是否有不明來源的IP地址和異常的設備登入。或是將該網址轉發給反詐騙機構進行查詢。
如果您的手機有收到來自微軟的簡訊,聲稱可能有他人存取了您的帳戶,但你不確定是否為網路釣魚詐騙,建議先檢查Microsoft 帳戶最近的登入活動,查看是否有不明來源的IP地址和異常的設備登入。或是將該網址轉發給反詐騙機構進行查詢。



一名網友日前收到微軟帳號可能遭他人登入通知簡訊,但誤以為是詐騙而沒有理會。隔天起床後,卻發現自己的Facebook、Instagram、Google、微軟等帳號全數被盜。

事後,男網友透過微軟帳號登入記錄查詢,發現自己的微軟帳號從4月初就開始遭到不明來源的IP地址暴力破解。直到5月3日才終於成功登入,並盜取了他的其他社群帳號。

收到這類個通知,懷疑是詐騙該怎麼辦?

建議大家使用在接觸到可疑詐騙網址前可搶先攔阻的防毒軟體,比如跨平台的PC-cillin 雲端版 ,透過最新網頁偵測技術,自動封鎖惡意網頁及詐騙網址,在接觸到可疑詐騙網址前搶先攔阻,大幅減少個資外洩及錢財損失的風險! 》即刻免費下載試用

⭕️ New!不確定的,交給全新 AI 防詐達人「詐騙查證」,隨手查證一秒識別,立即免費下載,一有疑慮,馬上Check。
✅Android 用戶免費下載
✅ iOS用戶免費下載



不論是廣告、網站或訊息, AI 防詐達人「詐騙查證」功能都可協助您立即確認是不是詐騙,您只需將您看到的內容分享給我們,其餘的就交給我們。

詐騙查證功能運用了 AI 的力量,不僅能偵測常見的徵兆,還能發掘一些隱匿、不太明顯的詐騙跡象。它會根據內容的情境、意圖與安全風險來進行評估,只需幾秒鐘的時間就能獲得判定結果,並提供一些建議步驟來協助您確保安全。

詐騙查證功能非常容易上手,只需上傳一張圖片,或將內容複製貼上,或抓一張截圖並分享給 AI 防詐達人,就能立即獲得答案!。



詐騙查證功能非常容易上手,只需上傳一張圖片,或將內容複製貼上,或抓一張截圖並分享給 AI 防詐達人,就能立即獲得答案!有關如何使用「詐騙查證」功能的完整教學,請參閱這篇文章
⭕️ ⟫立即免費下載 即刻查證

◎實際案例:
許多民眾習慣將發票設定載具歸戶,近日卻有民眾收到假冒信件,要求更新信用卡或簽帳金融卡資訊。不要提心吊膽,馬上使用 AI 防詐達人「詐騙查證」功能,立即得到真相:



⭕️ ⟫立即免費下載 即刻查證


您收到來自 Microsoft 帳戶小組的電子郵件,是真的嗎?


根據微軟網站指出:

繼續閱讀

一直跳出中毒警告,可能是你做了這件事

沒有安裝防毒軟體,手機或電腦螢幕一直出現「中毒警告」視窗,千萬不要直接點選相關連結!這種狀況有可能是三個原因造成的:

1.你同意了惡意網站的「網站通知」
2.你按到了假的「證明你不是機器人」驗證
3.你被彈出式廣告給騙了(就像「恭喜你中了iPhone」一樣的手法)

近期我們也發現有網友明明有安裝防毒軟體,卻跳出 WindowsDefender 和 Google Chrome 發現裝置病毒通知,點下去彈跳式視窗通知後,網友原本安裝在電腦內的防毒軟體反而跳出惡意網站警告,網友很疑惑自己的電腦到底有沒有中毒?

當頻繁出現「感染病毒」等警告時,可能不是真的中毒,而是落入詐騙陷阱。

Dcard 也有網友表示:「前幾天去找了個YouTube 轉 mp3的網站,點了好幾個網站,都會出現很多廣告的畫面,結果過沒多久, 一直出現這種通知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電腦中毒了?」

圖片來源:Dcard
當電腦或智慧型手機畫面上頻繁出現「感染病毒」等警告時,可能不是真的中毒,而是你不小心允許接收了可疑網站的通知。這種做得很像中毒警告的彈跳式廣告,除了擾人的廣告或惡意訊息外,還可能成為網路詐騙的媒介。
如果你曾經不小心點選過疑似惡意連結,請使用值得信賴的台灣品牌趨勢科技PC-cillin 掃描你的裝置,避免病毒伺機危害 ▻ 立即免費下載掃描掃描

1.允許「網站通知」,當心被假中毒警告引導至惡意網站

當電腦或智慧型手機畫面上頻繁出現「感染病毒」等警告時,可能不是真的中毒,而是你不小心允許接收了可疑網站的通知。除了擾人的廣告或惡意訊息外,還可能成為網路詐騙的媒介。

⚠️除了非法提供漫畫、動畫、音樂及成人內容等的網站,已成為濫用「網站通知」的網路詐騙溫床外,也出現,以觀看熱門賽事轉播為由,誘使用戶「點選同意以證明你不是機器人」,其實是讓受害人不知情的狀況下同意接收「網站通知」的詐騙。若同意了上述通知,犯罪者就會利用這項瀏覽器功能傳送假警告或假訊息,包含: 偽裝成假中獎通知、兒童不宜的廣告等等,甚至偽裝成中毒警告,藉以進行技術支援詐騙網站或網路釣魚(Phishing)等騙取信用卡等個資。


如果你曾經不小心點選過疑似惡意連結,請使用值得信賴的台灣品牌趨勢科技PC-cillin 掃描你的裝置,避免病毒伺機危害 ▻ 立即免費下載掃描掃描

允許網站通知,當心被假中毒警告引導至惡意網站


當你瀏覽網站時,網址列下方可能會出現對話框,顯示「www….(你所連接的網址)要求下列權限」。

網站通知功能 : 當你瀏覽網站時,網址列下方可能會出現對話框,顯示「WWW….(你所連接的網址)要求下列權限」。
繼續閱讀

與其悼時來不及說,不如現在好好收-別讓數位遺產變成棘手事

據估計,目前大約有 3 千萬個 Facebook 帳號屬於已故用戶所有。此外,一項由牛津大學所做的研究也指出,到了 2100 年,這數字可能高達 49 億,最低也有 14 億

現代人的生活與網際網路緊密交織,我們大部分的人都在網路上留下大量的數位足跡,簡單一句話就是,與我們相關的資訊四處遍布。問題來了,當我們過世或無法行動時,這些資訊該何去何從?

重點預覽

🔻當數位資產變成數位遺產

🔻數位遺產規劃七重點

🔻未整理的數位遺產可能的七種風險?

🔻Gmail 等四個數位遺產設定:確保長眠前可以安心說再見

🔻平時就要保護您的身分和個人資訊

為何整理數位資產要及時?



一名女性被男友殺害,她的 Facebook 上有著她與男友的合照,但她的家屬無法登入刪除這些照片。如果你是家屬你會選擇同意刪除帳號還是保有對去世親人的相關回憶?這是在《如何在網路時代好好說再見》一書中分享讓人印象深刻的案例之一。書中也提到一名女兒在父親驟逝後,必須接手其網路書店未完成的訂單。由於她不是經營者本人,因此無法關閉網路書店。


我們在數位生活當中會到處留下痕跡,一旦我們過世或生病而不再活躍於網路,這些就變成了所謂的數位遺產,包括我們在網路上所做的任何事情,例如:電子郵件、社群媒體帳號、照片、文件、網路購物帳號,以及政府和醫療相關的帳號。本質上,這些就是我們在數位生活當中所做的一切事情。

即使我們已經不在人間,我們的數位遺產還是依然存在,所以,您很重要必須思考的就是,這些遺產該交由誰接管,以及該如何處理。有些人會在遺囑當中註明該如何處理他們的數位遺產,或者透過特殊的工具來決定當他們離開之後讓誰存取。

數位遺產規劃七重點


當您在做數位遺產的規畫時,您有一些可以考量的重點:

繼續閱讀

收到 Chrome 顯示「在資料外洩中偵測到您剛剛使用的密碼」的警告,代表帳密已經被盜?

若在 Chrome 上顯示「你使用的某個網站或應用程式發生資料侵害事件,因此你的密碼已遭洩露。」的警告,可能是由於Google Chrome的密碼檢測功能(Password Checkup)偵測到您使用的某個密碼曾經在資料外洩的事件中出現過,但並不等於帳號及密碼已被盜。若您的密碼已被駭客竊取,可能被用於存取您的帳戶,所以建議您更新密碼。

你使用的某個網站或應用程式發生資料侵害事件,因此你的密碼已遭洩露。
Chrome建議你立即變更***網站
上的密碼。
來自Google的自動偵測警示,「你使用某個網站或應用程式發生資料侵害事件因此你密碼已遭洩漏。Chrome建議你立即變更(網址)上的密碼」提醒變更密碼。  

Chrome 的密碼保護功能於 2019 年 2 月開始推出。該功能最初僅在 Chrome 78 中提供給 Android 和 Windows 使用者,後來於 2019 年 5 月擴展到 macOS、Linux 和 iOS 使用者。如果 Chrome 偵測到您使用的密碼曾在資料外洩事件中曝光,Chrome 會顯示警告訊息,代表密碼有外洩風險,建議您變更密碼。

如何運作?



Chrome 會透過以下方式偵測外洩密碼:

  • Chrome 會將您儲存在 Chrome 中的密碼與已知的資料外洩密碼資料庫進行比對。
  • Chrome 會在您登入網站時檢查該網站是否已發生資料外洩。

如果 Chrome 偵測到您使用的密碼曾在資料外洩事件中曝光,Chrome 會顯示警告訊息,建議您變更密碼。


繼續使用被警告的密碼有何風險

繼續閱讀

LINE搜尋詐騙再進化,親友求救「幫我LINE 輔助認證」,當心帳號被盜!(近期LINE詐騙手法總整理)

⚠️ LINE詐騙再進化!近期無論從LINE、FB或IG,接獲親友、合作廠商,甚至蝦皮等賣場買家,要求協助接收LINE輔助認證或掃描QR Code 都要特別小心,免得你的LINE 帳號秒被詐騙集團接管,又繼續駭親友。

本文列舉近期最多民眾舉報的LINE帳號詐騙事件,這些網路釣魚手法,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以社交工程詐騙話術,守株待兔,等受害人主動掃描QR code 或輸入個資,接收帳號,以下是常見手法:
📛 1.搜尋詐騙再進化,搜尋找到山寨LINE, 一掃碼帳號就被盜!
📛 2.有人傳QR碼要求加 LINE 好友,當心多這一步,帳號被盜!
📛 3.親友社群私訊求助LINE被盜,要求幫忙LINE「輔助驗證」,詐騙集團假冒的
📛 4LinePay帳戶登入異常,48小時內將暫停帳戶?假客服真釣魚!
⚠️注意:網路釣魚簡訊LINE客服電話居然是真的!

✅ 安心守則搶先了解
如已誤點LINE 相關詐騙連結或已經掃描詐騙QR Code,建議儘速更換 LINE、LINE Pay、iPASS MONEY帳戶及其他金融商品(例如:網路銀行)的密碼,並以防毒軟體掃描您的裝置,避免惡意程式潛伏其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