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錄上來看,微軟對提供自家產品支援一向相當慷慨,就變已經發表了新版本。比方說Windows XP(在2001年發表)提供更新到2014年4月。然而,來自微軟的最新訊息顯示此一政策正在逐漸改變。
看看微軟最近一些關於支援和升級的發展:
- 進行非常積極的Windows 10升級活動。像是免費提供Windows 10升級給已授權Windows 7和8/8.1的使用者;事實上,它現在已經成為建議的更新。
- 已經終止對舊版本Internet Explorer的支援,要求使用者升級到最新也是最後一版的Internet Explorer 11。
- 新一代的Intel、AMD和高通處理器需要Windows 10才能從微軟取得支援;要轉移到新的處理器系列也將需要最新版本的Windows。
每一個事件都可以單獨加以解釋。但放在一起就很清楚其方向:微軟希望使用者可以使用較為一致的「平台」,所用的軟體差異相對較小。這平台也將獲得更小但更頻繁的功能更新 – 這訊息已經傳達給微軟Windows測試人員計畫(Windows Insider Program)的成員。
對於長期的微軟觀察家來說,這並非新消息。早在Windows 10推出消費者預覽版時,「Windows即服務」的想法就開始在進行討論。這跟其他雲端廠商所使用的「即服務(as-a-Service)」概念並不完全一樣,但有許多相似處:服務廠商可以很容易的推出更新給所有的使用者,因為服務就運行在自家伺服器上。使用者並不是真的有機會不使用服務廠商所提供的更新。在這種情況下,「服務」(Windows)並非運行在伺服器上,但它仍會不停地接收到來自服務廠商(微軟)的更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