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 ITSM企業該如何管理風險?

您或許已經從 SolarWinds 那邊收到將其 ITSM 產品下線的建議。此一情況非常特殊,因為絕大多數的漏洞在修補之前,企業都會先透過某種防護機制 (如 IPS 偵測規則) 來爭取一些時間,等待廠商釋出修補更新,然後再進行測試和安裝,以盡可能減少對業務的衝擊。
所以,廠商會建議立即將產品下線是相當不尋常的事,這意味著使用該產品的風險非常之高。只不過,當您將該產品下線時,您將面臨沒有 ITSM 的風險 (儘管較小)。

企業內部有許多風險管理都是仰賴非資安產品來執行。
目前最能有效管理企業資安風險以提升企業安全的兩項措施,就是系統修補與資料備份。

企業已從勒索病毒 Ransomware (勒索軟體/綁架病毒)身上學會資料備份的重要性,至於系統修補則是為了維持營運及安全。系統修補的工作跟資料備份一樣,都是由非資安團隊負責,歸在 IT 系統管理 (ITSM: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Management) 底下。

系統修補牽動著網路資安的兩股力量:營運與安全性。營運是最重要的事,沒有了營運,企業也就沒有什麼東西需要保護。

繼續閱讀

最新 Sunburst 目標式攻擊分析

目前已有多個情報來源披露,有一項精密的駭客攻擊正利用一個已遭篡改的網路監控軟體入侵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本文討論這個名為 Sunburst 的後門程式以及您該如何防範這項威脅。

目前已有多個情報來源披露,有一項精密的駭客攻擊正經由供應鏈入侵上下游企業。這項攻擊利用了一個已遭駭客篡改的「SolarWinds Orion」網路監控軟體。駭客利用此軟體來存取系統,在系統植入一個名為「Sunburst」的後門程式。此後門程式能讓駭客取得目標企業網路的完整存取權限。

Sunburst 是什麼?


Sunburst 是一個精密的後門程式,幾乎能讓駭客完全掌控被感染的系統,不過其行為相當獨特。

在它執行之前,它會先檢查系統上的處理程序以及某些系統登錄機碼。它只會在已感染 12 天以上的電腦上執行,而且電腦必須連上網域。也因為這些限制條件,使得研究人員在分析時更加困難,不過卻也某種程度限制了受害者的擴散範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