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客攻擊金融機構的手法和技巧(含歷年重大攻擊事件表)

1,000 至 3,000 億美元:這就是金融機構遭到網路攻擊可能帶來的鉅額損失。儘管金額相當嚇人,但卻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因為過去三年之間,就有多家銀行因為 SWIFT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 基礎架構遭駭客入侵而損失共 8,700 萬美元。然而這只是冰山一角:某網路犯罪集團在其首腦於 2018 年被捕之前,已從 40 個國家 100 多家金融機構累積盜取了 12 億美元

網路駭客不但有能力駭入金融機構的營業系統,更有能力駭入其底層基礎架構。這樣的情況近兩年來屢見不鮮,而且攻擊越來越難纏、精密、且影響深遠。歹徒專門尋找唾手可得的目標,因為先前爆發的一些知名攻擊事件已使得消費者的意識提升,對資料外洩更加敏感,亦不斷提升安全來保護自己的敏感資料。

趨勢科技對網路犯罪地下市場的長期觀察,讓我們能清楚掌握多年來駭客攻擊的手法和技巧如何演進,他們專門利用哪些資安盲點,對真實世界帶來什麼衝擊,以及使用者和企業機構如何加以防範。

金融機構重大網路攻擊事件時間表

繼續閱讀

< 病毒警訊 > 針對銀行及金融機構的目標式攻擊—Carbanak的防護策略

趨勢科技於上週稍早收到一份最新的目標式攻擊報告(攻擊活動命名為Carbanak),此波攻擊事件主要針對銀行,使駭客能夠滲透公司網路修改銀行相關紀錄從而竊取高額鉅款。根據報告指出,攻擊者能夠滲透100間位於不同國家的銀行,包括:俄羅斯、德國、中國、烏克蘭、美國。

Target attack

Carbanak攻擊事件讓我們重新檢視銀行業所面臨的威脅,此類型的威脅雖然不會以釣魚信件或是網銀惡意程式直接攻擊使用者,但是仍然十分危險。銀行本身的內部網路十分複雜,但卻握有十分重要的資料,因此成為網路攻擊的絕佳目標。

下面我們列出了部分Carbanak攻擊手法:

  • 寄送魚叉式網路釣魚信件給員工,信件內含漏洞CVE-2012-0158CVE-2013-3906CVE- 2014-1761,或是在信件內夾帶惡意CPL檔案。
  • 不論是攻擊漏洞或是直接執行惡意CPL檔案,都會植入Carbanak惡意程式到作業系統中。Carbanak本身是一個後門程式,可以執行各種指令,包括:鍵盤側錄程式、擷取螢幕快照、檢查某些特定銀行應用程式(例如銀行轉帳軟體)。
  • 駭客透過遠端管理工具利用Carbanak在內網中流竄直到找到可進行銀行交易的目標電腦為止,一旦成功入侵目標電腦,透過錄影方式記錄受害者銀行的交易流程,待竊取到所需資訊後,駭客即可進行銀行交易竊取金錢而不被發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