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週報》發票載具歸戶詐騙多,3千件申訴別成下一個/高利貸詐騙偽裝「金融App」,竊取個資並製作裸照勒索


假冒財政部發送電子郵件,竊取信用卡資料,又來了!假冒全聯發送3000禮券,釣魚信件連客服電話都是真的,超高仿真誘騙點擊惡意連結。還有高利貸詐騙偽裝「金融App」,竊取個資並製作裸照勒索,雙重傷害,太可惡了!幫朋友小孩按讚,導致LINE帳號被盜;謊稱購買靈骨塔,進行不動產詐騙;假房東詐騙,收取訂金後失聯。本週詐騙手法推陳出新,收到要求提供個人資料或金錢的訊息,務必向官方機構或相關單位查證真偽。 善用165反詐騙專線或AI 防詐達人等工具,協助查證。



是詐騙嗎? 問趨勢科技AI 防詐達人就知道!⟫ 免費下載實施中
☞ Android用戶請立即免費下載 ☞ iOS用戶請立即免費下載

本週詐騙新聞重點整理,小心提防!

⚠️ 假冒官方機構與惡意程式詐騙
假冒財政部發送電子郵件,竊取信用卡資料
假冒「全家好賣+」客服,詐騙個資誘匯款
冒全聯發送禮券,誘騙點擊惡意連結。

⚠️ 惡意應用程式:
高利貸詐騙偽裝「金融App」,竊取個資並製作裸照勒索
惡意連結要求輸入個人資料,盜取信用卡密碼和存款。

⚠️ 社群媒體詐騙:
幫朋友小孩按讚,導致LINE帳號被盜
網路交友詐騙,利用AI變臉技術,騙取感情和加密貨幣。

⚠️ 虛擬貨幣詐騙
假代購真洗錢,利用虛擬貨幣進行詐騙
2024 年加密幣詐騙收入創下歷史新高,主要來自網路交友詐騙。

⚠️ 不動產詐騙:
謊稱購買靈骨塔,進行不動產詐騙。
假房東詐騙,收取訂金後失聯。

⚠️ 金融帳戶詐騙:
警示帳戶數量增加,詐騙集團利用金融機構進行詐騙。
中華郵政攔阻大量詐騙案件,金額龐大。
簽帳金融卡盜刷風險。



   

許多民眾習慣將發票設定載具歸戶,近日卻有民眾收到假冒信件,要求更新信用卡或簽帳金融卡資訊。該信件寄件者網域非政府機關結尾(gov.tw),且隨意輸入密碼皆可登入,頁面更出現簡體字,所幸民眾警覺性高,未遭詐騙。

根據165反詐騙專線統計,去年此類釣魚簡訊、惡意連結詐騙申訴案件超過3千件。財政部也曾發布公告,提醒民眾留意假冒「財政部」名義寄發的詐騙郵件。

資安專家提醒,民眾應提高警覺,注意以下幾點:

  • 檢查網域:
    • 政府機關信件網域應為gov.tw結尾。
  • 查證資訊:
    • 收到要求提供個人資料的信件,務必向相關單位查證真偽。
  • 留意連結:
    • 點擊連結前,確認連結目的地是否可疑。
  • 注意字體
    • 注意信件內容是否有簡體字。

民眾應時刻保持警惕,掌握主控權,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假載具歸戶信」騙刷卡 男點「連結」驚覺詐騙          tvbs新聞網

⭕️ 詐騙信件內容:

您好:
感謝您使用財政部電子發票服務,由於載具信息未能正確核實,您的中獎發票未能驗證,匯報作業無法完成,請更新載具資料。
線上載具歸戶更新步驟:
1.請您點開載具歸戶更新頁面<-點這裏,將開啟載具歸戶歸戶更新的作業頁面。
2.輸入手機號碼和驗證碼(密碼)。
3.點選「更新載具歸戶」並完成。
提醒您其他匯入失敗事項:
1.如您所提供之身份證字號與指定匯入中獎獎金之進入賬戶所有人之個人資料不一致,將造成匯款作業失敗。
2.如您因取消匯款服務設定,未提供正確領獎資料致無法匯款,及可規於消費者之事由未能於領獎期間(開獎日次6日超3個月内)領獎,需自負責任。
載具歸戶好處?
可以透過手機條碼查詢的手機條碼本身及歸戶在手機條碼下各種載具所儲存的雲端發票,即可一目瞭然各種載具所儲存的雲端發票。
手機條碼(包含已經設定歸戶的載具)儲存的雲端發票如果對中統一發票開獎獎號,財政部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臺將以電子郵件通知。
財政部提醒您,電子發票服務不會指示您操作ATM,如接獲不明及可疑電話。
此電子郵件由系統自動發出,請勿回復,謝謝您。
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臺版權所有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快刪!高利貸詐騙偽裝「金融App」竊個資做裸照 下載量破10萬次     ETtoday新聞雲

最新詐騙手法!輸入1資料「信用卡密碼被盜、存款瞬間蒸發」,警方教1招徹底防詐  風傳媒

幫朋友小孩按讚「LINE帳號被盜走」!律師曝詐騙手法:一堆人受害     ETtoday新聞雲

簽帳金融卡風險高?專家:使用跟信用卡相同、遭盜刷程序較麻煩     tvbs新聞網

詐團每月騙119億元 凱擘攜手趨勢科技防詐有撇步        LineToday

     

打詐有成效!數發部長黃彥男:四大平台詐騙廣告數量下降九成 AI變臉詐騙成新挑戰    雅虎奇摩

交給誰? 民眾憂填高鐵捐款洩漏「金融個資」     tvbs新聞網

AI成詐騙利器 區塊鏈研究機構CHAINALYSIS指出,2024年加密幣詐騙收入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就是來自網路交友詐騙。     工商時報

TikTok 揭露平台打詐四步驟   OneGeek

網路詐騙通報統計 上周下架1,495則詐騙廣告、高風險商品641筆     工商時報電子報

騙個資再誘財|湖內警分局|新詐騙法 以「全家好賣+」客服詐個資誘匯款     很角色時報

台南出現新式不動產詐騙 謊稱「幫國外女朋友家人買靈骨塔」地政與警方合力阻詐成功     地產天下

先付訂金可優先看房?暗藏假房東的詐騙圈套 教你防詐小撇步          台灣好報

首見!假代購真洗錢悄入台 刑事局啟動「五大」虛幣聯防機制          奇摩新聞

台灣警示帳戶狂增3萬戶!詐騙最愛用金融機構出爐 這銀行不再是「人頭戶冠軍」     風傳媒

中華郵政去年攔阻2281件詐騙 金額上看8.9億元       ETtoday新聞雲

採購高價海產後搞失蹤! 水產公司詐騙17家廠商、2492萬元 鏡週刊Mirror Media

看到「這款電郵」千萬別點開!165詐騙揭「竊取信用卡資料」手法 連政府機關也被冒名  風傳媒

家有長輩注意!最新詐騙手法「近3百萬元險被騙光」,警教1招避免養老金落入他人手中          風傳媒

良心何在?她在交友軟體遇「感情詐騙」:還以為要自創品牌          udn 聯合新聞網


「假載具歸戶信」騙刷卡 男點「連結」驚覺詐騙          tvbs新聞

不少人的發票習慣設定載具歸戶,但有民眾收到一封假信件,要他點連結去更新信用卡或簽帳金融卡資訊,而這寄件者的網域不是政府單位的gov.tw結尾,甚至隨便打密碼就能登入,所幸最終沒上當。165統計,這類釣魚簡訊、惡意連結詐騙,去年就有超過3千件申訴,資安專家提醒,記得查證,掌握主控權。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快刪!高利貸詐騙偽裝「金融App」竊個資做裸照 下載量破10萬次     ETtoday新聞雲

網路情報公司Cyfirma近期發現,一款名為「Finance Simplified」的安卓應用程式實際上是高利貸詐騙軟體 SpyLend 偽裝而成,表面上提供金融計算或貸款服務,但實際上會竊取用戶個資、製作不雅照片,並利用外部鏈接進行高利貸詐騙,下載量已超過10萬次。對此,Google Play已緊急下架這款應用程式,並呼籲用戶立即刪除。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最新詐騙手法!輸入1資料「信用卡密碼被盜、存款瞬間蒸發」,警方教1招徹底防詐  風傳媒

近期詐騙集團假冒台電名義,透過釣魚郵件聲稱「節電獎勵」,誘導民眾輸入信用卡資料,導致盜刷風險。金門警方提醒,台電不會透過郵件索取個資,收到可疑郵件應立即刪除,避免上當。如誤點擊連結,應立刻聯絡銀行並報警。台電強調,官方簡訊無外部連結,獎勵金直接折抵電費,切勿輕信陌生訊息。如有疑問,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詢。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幫朋友小孩按讚「LINE帳號被盜走」!律師曝詐騙手法:一堆人受害     ETtoday新聞雲

現今詐騙手法多樣,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誤入陷阱。網紅律師林智群分享,他也好幾個朋友跟客戶的LINE帳號都被盜走,原因竟只是「幫忙按讚」,提醒民眾如果有人放連結要求點進去,「不要理他,就對了。」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簽帳金融卡風險高?專家:使用跟信用卡相同、遭盜刷程序較麻煩     tvbs新聞網

不過專家提醒,簽帳金融卡的風險不其實跟信用卡一樣,而且一旦遭到盜刷,帳戶內的資金可能會被直接扣除,處理起來甚至比信用卡更麻煩。所以建議不管是信用卡還是簽帳金融卡,使用時都應提要避免在不安全的網站輸入卡號,並開啟雙重驗證與銀行交易通知,才能降低盜刷風險。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詐團每月騙119億元 凱擘攜手趨勢科技防詐有撇步        LineToday

根據警方「165打詐儀錶板」公布資訊顯示,自去年8月起,台灣平均每月詐團犯罪所造成的民眾財產損失,至少新台幣119億元,光是2月16日至2月22日短短7天時間,全台被詐騙總金額竟超過16億元。近日更常見駭客藉AI技術再造新型詐騙手法,繞過原有安全機制誘騙用戶誤信電子郵件帳號遭駭,進而點入假認證網站,導致個資被竊取,甚至造成財物損失。凱擘攜手趨勢科技全方位防範個資外洩、網路詐騙,成功攔阻數百萬次惡意攻擊。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打詐有成效!數發部長黃彥男:四大平台詐騙廣告數量下降九成 AI變臉詐騙成新挑戰    雅虎奇摩

他親赴美國交涉後,成功強制Facebook等平台24小時內下架可疑廣告,半年內已移除6萬則詐騙內容。黃彥男警告預算遭刪恐削弱打詐能力,特別是AI變臉詐騙已難辨識,建議民眾設通關密語防騙,並提醒含「立即加入」字樣廣告詐騙機率高。他強調台灣AI發展應重質不重量,「未來關鍵不在模型,而在高品質資料」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交給誰? 民眾憂填高鐵捐款洩漏「金融個資」     tvbs新聞網

台灣高鐵攜手與唐氏症基金會合作推出助學計劃,只是有民眾發現,想要捐款做善事,不過在捐款單的信用卡資料,填寫完卻沒有明確說明要交給誰,憂心是否有金融個資外洩,對此高鐵強調,可交給站務人員或是投入捐款箱,不會有個資外洩問題!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AI成詐騙利器 區塊鏈研究機構CHAINALYSIS指出,2024年加密幣詐騙收入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就是來自網路交友詐騙。     工商時報

近年網路交友詐騙層出不窮,手法也愈來愈細膩。過去詐欺犯愛用的「特務」、「美國軍醫」等神秘人設已退流行,反而是平易近人又熱愛分享生活照的「陽光優質男女」假人設當道,這些看似真實的照片其實都是AI生成。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TikTok 揭露平台打詐四步驟   OneGeek

首先,TikTok 除了不允許平台上存在任何形式的詐騙內容,平台會在用戶搜尋特定關鍵字時被引導至教育資源;第二,用戶也能在 TikTok 的安全中心找到常見網路詐騙類型的詳盡介紹,幫助用戶知敵、禦敵,更全面的防範危機。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網路詐騙通報統計 上周下架1,495則詐騙廣告、高風險商品641筆     工商時報電子報

高風險廣告部分,近一周金融投資占39.6%、第二多為身分冒充,產品服務與其他詐騙分別占約一成。數產署表示,新一周高風險廣告有許多投資詐騙廣告聲稱「穩賺不賠」或「翻倍收益」。此外,還有詐騙分子假借專家名義,透過「免費名師指導」或「高勝率投資策略」吸引大眾報名課程。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騙個資再誘財|湖內警分局|新詐騙法 以「全家好賣+」客服詐個資誘匯款     很角色時報

高市警湖內分局日前破獲一起利用虛假客服連結,詐騙民眾個資後,再進行誘導被害民眾匯款的詐騙集團,共騙取金額有近80萬元。經過警方比對監視器和現有線索追蹤,成功在屏東一家廉價旅社鎖定嫌犯並且給予逮捕。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台南出現新式不動產詐騙 謊稱「幫國外女朋友家人買靈骨塔」地政與警方合力阻詐成功     地產天下

近來詐騙手法不斷翻新,不動產詐騙案件更層出不窮,不少民眾因一時不察遭到詐騙集團設局,蒙受鉅額財產損失。為遏止此類不法行為,日前由南市府警察局永康分局與永康地政事務所建立雙向聯繫合作,遇可疑案件地政機關可立即通報警方,全力攔阻可疑交易。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先付訂金可優先看房?暗藏假房東的詐騙圈套 教你防詐小撇步          台灣好報

詐騙手法日新又益,開學前後急於租屋的大學生們,不要因為心急而隨便聽信房東要求先付訂金再看房的不合理要求,落入圈套。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首見!假代購真洗錢悄入台 刑事局啟動「五大」虛幣聯防機制          奇摩新聞

刑事局今天發表「全國同步打擊詐欺、掃蕩地下錢莊及查緝虛擬資產洗錢行動專案」成果記者會,內政部次長馬士元親臨主持,這次還找來虛幣業者,共同啟動虛擬貨幣聯防機制,象徵政府與民間攜手防制詐欺犯罪的重要里程碑。只不過,這次專案期間,檢警首次發現,有洗錢水房利用假精品代購來招攬人頭戶,藉由合法交易金錢來購買虛擬貨幣,替詐團、博弈集團洗錢。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台灣警示帳戶狂增3萬戶!詐騙最愛用金融機構出爐 這銀行不再是「人頭戶冠軍」     風傳媒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2024年全國銀行與信用合作社的警示帳戶數(含中華郵政公司)為14萬8523戶,信用合作社為751戶,合計共14萬9274戶。與前年相比,2023年警示帳戶為11萬7830戶,信用合作社526戶,合計11萬8356戶,等同1年增加超過3萬戶,詐騙警訊紅燈亮起。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中華郵政去年攔阻2281件詐騙 金額上看8.9億元       ETtoday新聞雲

近年詐騙案件頻傳,且手法不斷翻新,根據統計,去(113)年中華郵政成為詐騙集團最愛用的帳戶,中華郵政也全力打詐,根據統計,去年中華郵政有效攔阻詐騙件數達2281件,攔下詐騙金額上看8.9億元,中華郵政表示,今年與內政部和檢調等單位合作,加強運用科技來防制詐騙。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採購高價海產後搞失蹤! 水產公司詐騙17家廠商、2492萬元 鏡週刊Mirror Media

新北市板橋警分局近期破獲一起海產詐騙案,一家水產公司假借合法營業名義,結合網路直播與實體店面作為掩護,短短數月內利用大量採購高價水產如干貝、鮑魚、魚翅等,詐騙供應商高達2492萬元,受害廠商多達17家,嚴重擾亂水產市場秩序。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看到「這款電郵」千萬別點開!165詐騙揭「竊取信用卡資料」手法 連政府機關也被冒名  風傳媒

近日公布一起詐騙案例,一位民眾查閱電郵時,發現信件匣內有一封逾期罰單通知的信件,發件人為「guy.toelen1@telenet.be」,內容是監理站通知他有一張罰單未繳,行句間還強調如果不立即處理,後續將會衍伸許多不必要的法律問題。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家有長輩注意!最新詐騙手法「近3百萬元險被騙光」,警教1招避免養老金落入他人手中          風傳媒

北市警方指出,一名76歲胡姓婦人到銀行臨櫃要提領286萬元,並向行員出示裝潢工程報價單,幸經細心行員察覺有異報案,員警到場協查為虛設公司,即時成功攔阻詐騙集團惡行,對此,警方也呼籲,民眾如果收到不明來電或陌生訊息務必查證,切勿輕易將個資告知陌生人,尤其家中有長輩也要特別留意。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良心何在?她在交友軟體遇「感情詐騙」:還以為要自創品牌          udn 聯合新聞網

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多有心人士會透過交友軟體實施詐騙。一名女網友發文,透露自己分手後利用交友軟體認識一名男生,每天講電話一小時,讓她成功「暈船」,未料對方表明在做網拍,提出要原PO在電商平台開店的想法,並教她申請帳號、架設店鋪,女網友發覺苗頭不對,才驚覺是詐騙手段,她提醒網友,「這種跟閃電一樣又快又猛的戀情推展要小心」。 

<回到新聞條列重點>


◎瞭解更多 趨勢科技AI 防詐達人
Android用戶請立即免費下載iOS用戶請立即免費下載

IG 趨勢科技不只是網路安全守護者,還提供各種實用3C冷知識追蹤我們的IG 帳號看更多讓你數位生活更便利、更安全的貼文

⭕️獨家!每週精選最火紅的詐騙與資安新聞,讓您隨時掌握資安警訊 不想成為下一個受害者嗎?立即訂閱,搶先一步防範

FB IG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