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疫情穩定的台灣,近日確診人數升溫,提醒您如果接到衛生單位的電話表示:您可能與疫情感染源接觸,要求回報個人資料。若您和確診者有過接觸,的確會被匡列為衛生局通知的對象,也會詢問個人資料。但為了安全起見,防止詐騙集團用恐慌心態犯案,165 建議民眾可將來電者『電話號碼』記錄,並重新查詢衛生局電話是否相同,或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
近日台灣某電視台主播在臉書貼文指出她的外送平台帳戶被連續盜刷4筆訂單!除了這類時有所聞的信用卡盜刷或外送平台帳號被盜事件,在巴西有一種新型的詐騙手法,以取消錯誤訂單為名,竟靠著一台螢幕刻意摔破的手持PoS機,讓外送餐點金額暴增100倍!
許多實體詐騙手法都因為犯罪分子跟目標受害者都一樣被封鎖在家而無法進行,所以犯罪份子也進行了數位化,將詐騙活動網路化。
與一年前相比,今天的使用者更加容易信任新科技。自從疫情爆發開始,行動裝置和應用程式已經成為學校、工作、購物甚至和親朋好友保持聯繫不可或缺的工具。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變得更加數位化。
不幸的是,犯罪活動也跟著進化了。許多實體詐騙手法都因為犯罪分子跟目標受害者都一樣被封鎖在家而無法進行.所以犯罪份子也進行了數位化,將詐騙活動網路化。
疫情加速詐騙集團數位轉型,四種新詐騙手法導致數百萬美元損失
疫情期間各種類型的外送服務變得很受歡迎,歪腦筋動得快的詐騙份子,如何靠著一台螢幕刻意摔破的行動版PoS機器,讓外送餐點金額暴增100倍?
詐騙網路商店,如何巧妙的處理投訴,使其不被歸類為假商店,使得追踪詐騙者變得非常困難?
不只買家要當心,案例顯示有人利用假轉帳畫面進行購物詐騙!
針對這些疫情時代的新形態網路詐騙,該如何應對?
這些犯罪演變顯示出犯罪分子利用疫情趁機賺黑心錢,以及因全球性的封鎖而轉向數位化。我們將其分為四類:
外送服務
網路購物
通訊軟體
政府補助
這些詐騙出現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出犯罪份子如何針對不同地區的人們進行詐騙。除了關於這些新詐騙手法的運作資訊外,我們還提供了一些建議以幫助使用者避免成為受害者。同時也會預測這些新形式的犯罪在世界重啟後是否會繼續活動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