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份子拿你的護照號碼可以做什麼?

對詐騙份子來說,護照可能是最讓他們垂涎的身份證明文件了,因為到哪都可以使用。由於護照在詐騙份子眼中的巨大價值,你更應該了解當護照/護照號碼落入壞人手中的危險。接下來,我們會介紹所有你該知道的資訊。

護照在詐騙份子眼中的巨大價值,你更應該了解當護照/護照號碼落入壞人手中的危險

詐騙份子拿你的護照號碼可以做什麼?


幸運的是,如果犯罪分子只能拿到你的護照號碼,那情況並不像護照正本那樣糟糕。犯罪分子有多種方式可以利用護照正本(比方說用你的名義入境他國),而護照號碼對他們來說就沒那麼有價值。

但如果結合了其他個人資訊,如姓名、地址和照片(這些資訊很可能在網路上就能輕鬆找到),犯罪分子就能做出許多非法事情。例如,有了你的護照號碼加上夠多的個人資訊,犯罪分子就有可能入侵你的網路帳號,或是針對你和你的親友設計詐騙攻擊。

繼續閱讀

疫後報復性出遊潮來襲 趨勢科技提醒民眾小心旅遊常見三大網路陷阱

【2022年7月27日,台北訊】全球迎來後疫情時代,政府宣布縮短入境隔離天數。為了迎接期盼已久的出遊假期,國內飯店、民宿訂房率大增,更有不少民眾選擇踏出國門,根據桃園機場統計,7月暑假第一天的出境人數便爆衝3倍,顯見旅遊市場復甦景象。然而,民眾在享受美好旅程之餘,也要留心旅遊相關的網路陷阱,全球網路資安解決方案領導廠商趨勢科技 (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4704) 彙整三大旅遊網路資安危機,以及各種個資外洩遭盜用的風險,並建議使用趨勢科技防毒軟體工具,提醒民眾下半年規劃出遊時加強行動裝置安全,別讓網路罪犯破壞了難得出遊的好興致。

【圖說一】疫情趨緩迎來旅遊潮,趨勢科技提醒民眾留意旅遊相關的網路陷阱,避免個資外洩,破壞出遊好興致。

風險一、網路訂房、線上購票暗藏個資外洩陷阱 詐騙電話接不停

網路訂房、購票網站非常方便,也有不少人喜歡搶購優惠及促銷的旅遊行程,但其中卻可能存在著詐騙風險,近來有知名旅遊網站、旅宿業者遭到駭客入侵,導致民眾個資外洩。提醒民眾如果接獲自稱是旅遊業者或訂房網站的電話,請先向業者求證,千萬不要輕易透露個資或卡號,並應定期檢查信用卡刷卡紀錄、定期更改密碼,同時建議民眾可使用免費個資保鑣App檢測自己的Email、電話、信用卡號碼等個資是否在暗網遭外洩過,成為詐騙集團的目標。

繼續閱讀

美政府示警:勿使用公共USB站充電

美國洛杉磯郡地方檢察院辦公室 11/12發出警告,為免感染惡意程式,呼籲大眾應避免在機場、飯店等場所使用公用USB充電站為手機或其他裝置充電。因為可能遭遇名為充電陷阱(juice jacking)的駭客手法攻擊 。
歹徒可能守株待兔的在充電站或充電線中預先植入惡意程式( 還記得這個新聞嗎?外觀跟蘋果原廠一模一樣的Lightning 線,一接上就被駭! ),用戶在輸入的信用卡、銀行帳號密碼、居住地址等敏感個資,可能經由惡意程式傳送到駭客架設的伺服器。

美國政府建議如果無法避免使用公共電源,使用 AC(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電流) 電源插座會比較安全。

使用公共充電器安全的三個小提醒

澳洲網站的科技新聞網站 Cyber Shack 指出,有一種新型態的駭客手法,可以利用公用充電站,把個人資料從行動裝置擷取出來。而且駭客無論是在架設仿冒的公共充電站還是入侵現有的充電站都相當輕鬆簡單。

 

繼續閱讀

《看漫畫談資安》旅行時,使用標註記號(#)有何不妥?

全家計畫出遠門旅行度假時,大多數人都會花點時間去確認房子是安全的。我們可能會請鄰居過來幫忙收信、開關窗簾,並且會全部巡過一遍。我們會鎖好所有的門窗,甚至可能會設定計時器來定時開關燈,讓別人以為房子內還是有人在的。但是當我們旅行時,我們會同樣精明地去維護我們數位生活的安全嗎?

家裡長時間空著沒人的這段期間,在Facebook 或 Twitter、 Instagram、實況直播應用程式等社群網站上進行貼文時應特別留意,一不小心極可能被闖空門。

旅行時,使用標註記號(#)有何不妥?旅遊時的社群安全備忘錄
旅行時,使用標註記號(#)有何不妥?旅遊時的社群安全備忘錄
旅行時,使用標註記號(#)有何不妥?旅遊時的社群安全備忘錄
旅行時,使用標註記號(#)有何不妥?旅遊時的社群安全備忘錄

 利用 Facebook 臉書等社群網站來秀自己的假期有多精采是讓人無法拒絕的誘惑。炫耀自己的旅遊體驗肯定是很有樂趣的。但是不要忘了,你在社群網路上所分享的內容可能會比你預期的被分享得更加廣泛。分享照片、利用GPS來打卡自己的位置或是敘述自己會享受多久的陽光等細節,就像是在你家屋頂上架一個超大的霓虹燈,亮著「沒人在家」。

想要分享自己的旅程,就等到回家再來做。而且,幹嘛要花假期的時間來上社群網站呢,不是應該好好享受嗎?

你是否會在多數不特定的社群網站上寫下,「旅行中」、「從O號至O號為止停留在O」等的留言呢?在社群網站上,不知會被誰?為了何種目的所瀏覽。在網路上公開旅途中所發生的事或是旅行計畫內容,宛如在你家屋頂樹立個大跑馬燈大肆昭告天下: 「現在家裡沒有人!」。不但可從過去的社群貼文及個人簡介、追蹤資訊或是交友關係等被判斷出住家地址,極可能被歹徒闖空門。

繼續閱讀

觀光業遭殭屍網路攻擊比例上升 身份資料被竊危險指數升高

近期研究指出觀光產業是目前最容易遭受網路攻擊的產業。這項研究分析從2017年11月到2018年8月的紀錄,並發現惡意假帳號透過傀儡殭屍網路(botnet)攻擊飯店、航空公司、郵輪和旅行社的比例在部分國家有上升的趨勢,其中超過1120億的登入請求和39億次的惡意登入,超過 4成的攻擊是來自“假瀏覽器”或已知的欺詐媒介。

 

這些網站因為幫助儲存偷來的個資和提供駭客發動攻擊平台為這些犯罪集團賺取了龐大的資金。這些偷來的信用卡資料和個人身分資料(PII)可以在黑市裡低價販售或是用來盜刷賺取不法獲利。然而駭客更可以利用這些個人身分資料去登入其他線上的帳號,或是修改帳號密碼進而登陸其他的相關的帳號。飯店和航空公司提供的獎勵措施也都是駭客們下手的目標。

[延伸閱讀: 網路犯罪集團環遊世界的省錢花招]

專家亦提出警告,表示駭客認為觀光產業的資安等級是“唾手可得”,這更提醒產業需要更重視資訊安全這塊。專家也提醒出門在外必須小心使用公共空間的免費無線網路,這是駭客最常使用來投放病毒和竊取資料的途徑。

隨著科技進步,線上的資料傳輸與存取也更加方便,無論是企業或是個人用戶都應該更加的小心使用網路並保護自己免於受到駭客攻擊或是被竊取資料。以下是幾點建議確保你的系統是安全的:

給企業使用者:

  • 小心跨國客戶的線上購買或預約,他們可能使用著不同的名字其實背後都是相同的人在操作。
  • 當仲介在非他們上班時間或不同時區的半夜等時間想要談生意也要特別小心,正常的合法業者是不會在下班時間聯絡客戶的。
  • 建立員工和夥伴們的資安常識,確保他們了解各種網路威脅,並與當地警方合作,一有任何可疑交易行為立刻聯絡警方。
  • 完整安裝多層式的防毒安全系統,任何資料的泄露都可能造成對企業造成傷害和名聲的受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