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長的雲端隨筆/網路無疆界 資安大挑戰

Eva

4月14號的夜晚,我坐在加州家中的後院裡,看著血紅色的月亮和月蝕。橘紅色的月亮500年中只會出現三次,看它懸掛在夜空中,是那麼的美麗又令人著迷,我就這樣一直看著月蝕變化整整一晚,並且…得了感冒!
我從很小時候就熱愛無垠的太空。每當有煩惱的事困擾著我,不論是學校課堂上的問題、同儕間的相處,或是各式親子問題…,我總是喜歡在台中老家的後院坐著仰望星星,思考著宇宙何其遼闊,以及和那無邊無際的宇宙相較之下,我的煩惱是如何的微不足道。雲端運算 影響網路設施宇宙最讓我著迷的地方就在於它沒有疆界。我總是喜歡想像,到底哪裡才是宇宙的邊際,然後我又會告訴自己,在那邊際之外,還有更多、更深、更廣的未知。這樣的想像可以讓我樂此不疲看上整晚的星空,直至父母喚我上床休息才肯罷休。
moon

之後在學校,我學到了另一個讓人驚奇、「無窮無盡」的東西──,也就是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例(圓周率),其數值等於3.14159265358979323846…(小數點後數值永遠持續無窮盡)。沒有終點、沒有邊界,「無窮無盡」的確存在於我們的世界,但對人類而言(至少,對我來說)還是很難去想像它的全貌。

這幾年的資訊科技,從封閉式的計算能力突破發展到近乎沒有極限和邊際的雲端運算、行動應用和巨量資料分析。

這已大大影響所有網路基礎設施、生態系統,以及人們該如何應用電腦人工智慧,並與其互動。

資訊安全主要強調的原則是:「定義資訊擁有權的範疇」,在這個「沒有邊界的網路」和「半無限計算能力」的新時代,這著實是一大挑戰。 繼續閱讀

< 執行長雲端隨筆 > 信念.傳統.創新

Eva
■趨勢科技執行長 陳怡樺

最近微軟選了新CEO,雖然Nadella是內升的,已在微軟工作了22年,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來自目前在微軟內仍只占小部分盈收的雲端部門。

在他曾說過的話中,我很喜歡的一段是,「在這個行業裏,我們不尊敬傳統,只尊敬創新!」

真是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我喜歡他這句話,是因為以一個內升的新掌舵者而言,這股霸氣和堅持是絕對必要的,尤其在資訊行業正以一秒億兆速度改變的雲端時代裡,微軟,曾幾何時已悄悄成為傳統的代表!

傳統與創新,不一定是對立的,也不一定不能並存,但墨守成規、安於現狀,絕對是創新的大敵人!如何在傳統和創新中找到平衡,是每個現有公司的課題,就連以創新為命的蘋果,也必須面對是否要繼續尊敬「賈伯斯傳統」(Big screen or not ? 【註】)的課題!

微軟新領導 放手一搏

創新,是個無法用管理、用程序去規範出來的東西,能成功與否也不能用公式計算出來,有很多未知、不可測的過程,所以創新絕不只是有個好點子而已,它需要非常的堅持,百折不撓的毅力,敢破壞一切的勇氣,而這些,唯有在主事者有一個非常強烈的信念時,才可能有這樣的傻勁與放手一搏的拚勁!

所有創新的公司,在初始時都是創始者有這樣強烈的信念和傻勁才可能成功的。

但當許多人堅持相同的信念,共同奮鬥,必會因此形成某種做事的方法,也就是所謂的公司傳統。

不幸的是,傳統和信念很容易混淆,於是,當初激發創新的強烈信念,一不小心就成了禁錮創新的傳統!

傳統和信念 ( vision ) 是不同的!信念是一種想要達成的境界,傳統則常是行事的方式。

公司要有一個很強的信念,是大家可以共同信服而願意長期努力的;為達成這信念,可以「不擇手段」!舉微軟的例子來說,我覺得微軟整個公司和業界就是混亂了所謂的信念和傳統了。

微軟的信念應該是在於「information on your fingertips (資訊觸手可及)」,為達成這信念於是有了「PC on every desktop (人人用電腦,也就是電腦普及化)」的階段性目標,因此可授權給所有硬體使用的 DOS/Windows 作業系統因之產生,平價的PC果然使「PC on every desktop」成真。

我認為,那是微軟最偉大的創新,開創了人類世界 「information on your fingertips」 的第一步!

錯失雲端契機 吊車尾 

不幸的是,視窗作業系統的成功,讓其凌駕而上成了微軟的「信念」,「Windows on every device (每台終端設備搭載視窗作業系統)」 成了微軟的傳統,於是創新偏離軌道,忽視了要掌握行動資訊的Fingertips,Win/Tel 已不是最好的架構,一再錯失「雲」和「端」兩方的大創新,讓Google、Android,Apple、Amazon 紛紛超前!

也因此,新上任的執行長要在他發給全員工的第一封信中,強調這句話:「在這行業中,我們不尊敬傳統,只尊敬創新!」 但創新,需要強烈的信念,但願微軟重拾「information on your fingertips」的熱情吧!

中國人說,「莫忘初心」,趨勢科技去年也慶祝25周年了,資安世界變化多端,多年來我常被問,PC變成手機了,沒電腦病毒了,怎麼辨?不要錢的防毒軟體來了,怎麼辨?英特爾買了賣咖啡(McAfee在業界的別稱),怎麼辨?某競爭對手又來高薪挖角,怎麼辨?

當個CEO,每天都有無數的「怎麼辨」四面八方而來,有時真會覺得筋疲力盡,疲於應付!

所幸,有這麼一個「怎麼辨?」,卻總是會讓我挺直腰板,重拾熱情,那就是「最近客戶的資安面對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怎麼辨?」

緊扣客戶需求 不落伍

因為這個「怎麼辦」,正擊向我們的信念:「a world safe for exchanging digital information (安心自在交換數位資訊的美好世界)」的核心,我們熱愛資訊科技,「information on everyone’s fingertips」是如此美好、讓世界更寬廣、讓人類更平等、更互相瞭解的美麗願景,每一個來自客戶的「怎麼辦」,讓我們洞悉客戶的安全弱點,並預測駭客下一步攻擊手段,激發我們永不涸竭的創新動力!
找回初心,用創新去創造傳奇,別讓傳統禁錮了創新的熱情

(原文刊載於經濟日報) 

執行長的雲端隨筆/通往行動世界的旅程

趨勢科技公司執行長/陳怡樺

 

 Eva column -mobile

坐在台北飛往巴塞隆納參加MWC 2014(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4)大會的飛機上,座無虛席的機艙內,幾乎人人手上都有些手機樣板或新平板樣品,甚至是行李箱裡的全尺寸模型,電話中不是和公司討論最後一段的DEMO稿,就是新產品交期。感覺就像回到20年前,當我飛往PC EXPO或是COMDEX大展時被所有PC製造廠包圍的景況!

行動浪潮 聲勢浩大

在巴黎轉機時,更多人從全世界蜂擁至巴塞隆納,這些人來自日本、韓國、以色列、愛沙尼亞,印度,但最多的是,來自中國!世界各地的企業家正爭先恐後地飛向這個行動世界,向世人展示他們最新的發明、最新的工具,以及最新的應用程式。

我已經感覺到,這波行動浪潮,聲勢和影響力遠遠大過PC時代!

終於到了Mobile World Congress大會會場,八個大型展區充斥了無以計數的攤位及會議中心,我利用行動電話應用程式完成了註冊,進入第三展區後,放眼望去都是電信廠商、行動載具和骨幹設備廠,每個人談的都是頻寬、速度、網路通訊協定這一類的話題,我彷彿回到1995年的Interop大展,那是網際網路剛快速崛起,蓬勃發展的年代。

資安防禦 必須應變

令我玩味再三的是,PC Expo或是 Comdex與Interop這二種不同類型的大展,曾經各據山頭,有著截然不同的參展廠商,如今這二類型廠商卻出現在同一個Mobile World Congress大會中。

接著到了第四展區,令人瞠目結舌的竟看到了VISA、MasterCasd這些信用卡公司,以及各種類型的銀行參展廠商,這可是我在之前那些IT大秀中未曾見過的。

我開始了解到,行動,是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它結合了電腦運算(不論是電腦還是行動裝置)、通訊(電信廠商以及骨幹設備),還有交易(信用卡及銀行)。這彷彿是由多首饒舌歌匯集而成的交響樂,一種我尚未完全領會卻已經愛上的新樂章!

在這樣的行動生態中,資訊安全的防禦同樣也需要改變,不論是商業模式還是技術!

mobile

先從使用者輪廓來看,這波行動浪潮正以更快更廣的力道席捲全球,不論是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年齡分布從5歲小娃到80歲銀髮,行動裝置成為許多使用者第一個、甚至是唯一的一個連網裝置。因此,資安解決方案需要變得非常簡單,非常容易使用,畢竟隨機搭載個代理人恐怕是個不太可能也不盡理想的方法。

三大面向 值得關注

再從商業模式來看,我們可以發現有幾個面向非常值得關注:

首先看到的一點就是,行動代表了位置識別!行動裝置不同於PC,因為你到哪都會隨身帶著它,一個簡單的例子,你是否曾痛恨你的Windows系統,只因為在你遊走各地時它沒法自動調整時間?我就是!WiFi已是Windows電腦的基本配備,沒道理它不能判別時區,我想微軟在桌上型電腦轉變為筆記型電腦,再到現在行動裝置的過程中,大概忘記做出改變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