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 Android 應用程式出現漏洞

支付寶是中國主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來自中國最大的網路公司 – 阿里巴巴。趨勢科技最近發現他們的Android應用程式上有兩個漏洞可被攻擊者用來進行網路釣魚(Phishing)攻擊以竊取支付寶認證。

Alipay Android App

第一個漏洞:輸出活動

Android應用程式有幾個重要的部分,其中之一是活動(Activity)。這有一個重要的屬性,android:exported。如果此屬性設定為「true」時,安裝在同一設備上的每個應用程式都可以調用這個活動(Activity)。開發者應該要小心,讓自己輸出的活動(Activity)不被濫用。

趨勢科技發現支付寶的官方Android應用程式正有此種漏洞。這特定活動(Activity)可被用來增加一個支付寶護照(稱為Alipass)。使用一特別建立Alipass的攻擊者可以用此活動(Activity)來建立一個Alipass登錄顯示。這可以用來將使用者導到網路釣魚(Phishing)網頁或顯示QR碼。在該活動(Activity)啟動前,使用者會被要求輸入支付寶解鎖密碼,這讓使用者相信該登錄畫面確實來自支付寶。

圖1、活動(Activity)所提供的網路釣魚網址

 

第二個漏洞:惡意的權限

前面我們討論過如何透過權限搶佔來取得權限。在此攻擊中,惡意應用程式在目標應用程式前安裝,取得目標應用程式的客製化權限和能存取該權限所保護的組件。

支付寶應用程式定義了權限com.alipay.mobile.push.permission.PUSHSERVICE來保護組件com.alipay.mobile.push.integration.RecvMsgIntentService。支付寶應用程式利用該組件接收來自支付寶伺服器的郵件。一種訊息是通知使用者應用程式有更新可用。

當一個惡意應用程式被給予PUSHSERVICE權限,攻擊者可以輕易地假造此一訊息,並將其送到RecvMsgIntentService以推送更新通知給使用者。

圖2、攻擊漏洞的測試通知

 

圖3、要求安裝惡意程式的通知。 繼續閱讀

iBeacons 遊走在行銷和隱私之間

超級杯賽事的比賽場地 – 大都會球場是個潛在革命性技術 – iBeacons(室內定位技術)到目前為止最大的試驗場。小型感測器和行動設備透過藍牙進行溝通,低耗能地傳達情境式通知和廣告。

NFL也不是唯一趕上位置感測器熱潮的組織。美國職棒大聯盟計劃在2014年開幕戰推出自己的iBeacons服務,零售商也都熱衷於用它來收集消費者如何在店裡移動的豐富資訊。像Estimote這樣的類似解決方案也吸引了許多開發人員的興趣,這更加強調了單一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如何更加地整合到複雜的情境網路中。

當消費者可能獲得更緊密針對性的優惠時,組織也會積累到比之前更多更精細的珍貴資料。使用者的設備基本上可以變成導引指標,同時也會成為想要入侵iBeacons和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間通訊的惡意份子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攻擊目標。處理感測器隱私或許是安全社群在物聯網時代的第一個重大挑戰。

iBeacons如何運作,為什麼消費者應該關心

智慧型手機的快速普及意味著有數百萬人現在有個快速而支援藍牙的設備在他們的口袋裡,替實體店家開啟了許多新情境式連結的可能性。當Apple公司在去年夏天推出了iOS 7,它包含了對iBeacons的支援,讓數以百萬計的iOS設備與室內定位系統相容。這系統可以安裝在超市、零售商店或其他任何地方。

儘管名稱如此,但iBeacons並非專有技術 – 它建立在開放標準的藍牙天線上,運行Android OS 4.3或以上版本的設備可以收到相同的訊號。話說如此,但在超級杯之前,最為人所知的iBeacon設置地點是在Apple Store,讓安裝有對應行動應用程式的使用者可以接收到店內通知。內容範圍可以從商品評論到符合升級資格的通知。

連鎖賣場也是技術的早期採用者,用它來推送優惠券和折扣給客戶。iBeacons取得使用者位置的能力建立起獨特的行銷機會,像是只對特定區域內的顧客提供免費商品。

「這很有可能打亂我們已知的零售經驗,」InMarket執行長Todd Dipaola告訴AppleInsider。「想想看,將所有網路購物的好處應用到現實世界裡。購物清單提醒,針對你所喜愛事物的特別優惠券,最終應用就是行動結帳。我們和iBeacon現在正處在第一局上半。

在超級杯,有裝NFL行動應用程式的iPhone使用者會收到關於NFL商品、球場內景點或是特別短排隊路線的通知。到目前為止,使用者需要安裝特定應用程式才能使用iBeacon服務可能是件好事,因為它讓人可以選擇接受資訊,而不是選擇不接受。

然而,這只是掩蓋了該技術的基本風險,就是訊息廣播可能會被截獲,或變造來提供惡意軟體,而非通知訊息。最重要的是,感測器可能會收集大量的資訊,在現在這世界,即便像簡單的會員卡也可以儲存敏感資料,可以看看Target在2012年發現一名女孩懷孕,還在她的父親知道之前。

 

iBeacon的風險來自於它的開放性

隱私倡導者們已經表達了對iBeacons的疑慮,認為企業會企圖去比對使用者和其訪問相似位置間的關連性,或用過多的廣告來轟炸使用者。企業公司堅持他們會尊重使用者隱私,人們最終會發現交出位置資訊是為了獲取更好優惠而可以接受的代價。

當然,定位技術已經出現了好一段時間了,用著無線熱點和GPS的形式,但iBeacons帶來一些新的東西。它提供了比無線熱點更精確的資料,在室內傳送訊號要比GPS好上許多,而且比這兩者都更符合成本效益。雖然在這同時,低功耗藍牙技術並不總是準確,也可能遇到很多干擾,但是這些都無法阻止店家去應用這些技術以更多地了解客戶。

繼續閱讀

行動惡意程式App數量,突破 200萬!半年內數字翻倍

趨勢科技提醒用戶     小心篩選App     並安裝有信譽的行動防護程式

【2014年4月1日台北訊】隨著行動裝置普及化,相關的惡意程式App也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成長。全球雲端資訊安全領導廠商趨勢科技今日公布,就在惡意及高風險的行動裝置 App 程式突破100萬關卡後的半年內,該數字又翻了一倍、突破200萬支的大關!有鑑於此,趨勢科技再度呼籲行動裝置用戶,務必仔細篩選 App 程式、避免開啟不明的網址、刪除可疑的訊息,以及安裝有信譽的行動防護程式等,以保障自己在行動裝置上安全。需要行動裝置防護程式的民眾,可至Google Play下載免費「安全達人」App程式,除了可防護行動裝置的隱私與個資、防止釣魚、尋找遺失手機之外,還可找到經過資安認證的多元化遊戲,一舉數得。

Mobile 手機

 

趨勢科技資深技術顧問簡勝財表示:「光是 2013 一整年,我們就發現了100萬個新的Android 威脅,可以預見未來網路犯罪者勢必繼續覬覦行動裝置。而在行動裝置惡意程式剛屆滿十週年的現在,就已經突破200萬支的大關,可以預見未來行動裝置的防護重要性越來越高,用戶務必開始提高警覺、安裝行動防護程式以保障個資。」

 

行動惡意程式App數量,正式突破 200萬!半年內數字翻倍,成長速度驚人

圖 1:惡意及高風險的 App 程式數量,已突破二百萬關卡 繼續閱讀

個人自備裝置 (BYOD):是趨勢還是威脅?中小企業應知道的五項行動裝置威脅

個人自備裝置 ( BYOD) 的出現,讓企業因而敞開大門,各種威脅得以經由員工疏失所造成的網路漏洞進入企業。所謂的 BYOD 就是員工攜帶個人裝置進入公司網路。這是 IT 消費化的潮流之一,在此潮流之下,將有更多新的消費性資訊技術進入企業環境。

每家中小企業都應知道的五項行動裝置威脅

1.即使是最小的裝置也可能成為企業最大的安全 漏洞。

SMB 人物 亞洲 女 BYOD

BYOD 的潮流銳不可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有哪些 BYOD 及行動化的風險是中小企業所必須知道的?還有,中小企業應如何盡力降低這類風險?

43%的中小企業對行動化抱持開放態度,並且認為支援行動裝置和智慧型手機是一項優先要務。BYOD對中小企業來說已無法逃避。

所謂的 IT 消費化,就是企業員工在公司內部使用消費性科技。而 BYOD則是 IT 消費化的一環,也就是員工攜帶自己的裝置,如: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到工作場所使用,而且通常會連上公司網路。

 

2.中小企業的 BYOD 時代已經來臨,中小企業必須跟上時代的腳步以維持競爭力。

研究顯示,中小企業對行動化抱持開放的態度,有 43% 的中小企業認為支援行動裝置和智慧型手機是一項優先要務。3全世界都在行動化,中小企業老闆也正利用行動 App 程式來節約時間、提高營收與生產力,並且降低成本。僅有 20%的 Android 裝置安裝了防護軟體。

 

3.中小企業應預先了解 BYOD 所帶來的安全挑戰。

不論規模大小,所有行動化的企業都應了解自己已經暴露在某些風險當中。全球使用中的 Android 裝置高達 4 億,這龐大的數字既是 Google 的商機,也是歹徒的機會。不僅如此,我們發現僅有 20% 的 Android裝置安裝了防護軟體。

從最大的跨國企業到最小的新創公司,所有擁抱 BYOD 的企業都將面臨風險。正因如此,中小企業必須知道今日 BYOD 的時代將面對最新的威脅。今年第一季顯示,網路犯罪者已將更多重心轉移至行動裝置。

網路犯罪者無時無刻不在尋找各種熱門平台,因為,越是熱門的平台,就會有越多受害者可利用。

 

4.行動裝置上的重要資料正面臨危險。

根據 Ponemon Institute 的一項研究顯示,企業自身的員工是企業資料的最大威脅。員工的個人裝置一旦遺失或做好防護措施以防範資料竊取程式,企業資料就可能遭到外洩。同一份調查也發現,員工疏失是許多資料外洩事件的根源。而且中小企業因員工疏失或內賊的惡意行為而造成資料外洩的比例也較高。

此外,行動裝置還有很高的失竊風險。事實上,智慧型手機與一般手機占了美國主要城市所有搶案的 30%至 40%,共 27,000 起。中小企業必須了解,行動裝置需要與桌上型電腦至少相同等級的防護。由於消費者傾向使用智慧型手機來快速存取個人資訊,商用智慧型手機一旦遺失,將使得網路犯罪者完全掌握企業的重要資料。

員工可能經由下列方式從其行動裝置洩漏公司重要資料:

‧ 連上不安全的無線網路

‧ 下載和安裝未經核准的 App程式

‧ 造訪可能惡意的網站

‧ 將手機隨意放置而未加留意

上述情況,再加上裝置的意外遺失,將對中小企業資料帶來嚴重風險。

資訊竊盜惡意程式是最常見的 Android 惡意程式類型之一。影響 BYOD 裝置的惡意程式確實存在。

網路犯罪者已擴大了活動範圍。除了桌上型電腦之外,他們同樣也會攻擊行動裝置,因為其普及率和使用者數量正不斷攀升。裝置一旦感染惡意程式,受害的將不只是員工自己,還將波及員工所屬的企業。

行動惡意程式可能對企業造成許多傷害。Android 最常見的惡意程式之一就是資訊竊盜程式,這類程式幾乎可記錄、竊取、公開員工在行動裝置上的所有活動資訊。其竊取的資料包括:來電和去電、簡訊、通訊錄、使用者的 GPS 定位資訊等等。這類惡意程式很可能導致後續的資料外洩事件。

Rooter (解機) 惡意程式一旦進入 Android行動裝置,即可控制裝置並操作其功能,讓網路犯罪者從遠端遙控被感染的裝置。此外,一旦該裝置連上中小企業網路,此惡意程式就能存取其網路。

駭客非常熱愛 Android 作業系統,光是 2012 年第一季就出現 5,000個新的惡意 App 程式。

 

5. Android 是最常遭到攻擊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

網路犯罪者一向鎖定最熱門的作業系統以盡可能擄獲最多受害者。Android 高達 50.9%的市場占有率 (一般使用者和企業) 使該作業系統成為網路犯罪者長期最愛的目標之一。11駭客非常熱愛 Android 作業系統,光是 2012 年第一季就出現了 5,000 個新的惡意 App 程式。而且 Android 是今日中小企業最常支援的第二大行動裝置作業系統,讓它更令人垂涎。事實上,趨勢科技已發現 129,000 種專門針對 Android 使用者的惡意 App 程式。 繼續閱讀

AV-Test 2014最新評比: 趨勢科技「行動安全防護」偵測率高達100%

2014年擴大防護範圍    Andriod與iOS皆可受惠

 【2014年2月25日台北訊】根據資安評鑑機構AV-Test的最新評比 (或參考中文相關文章), 趨勢科技行動安全防護軟體擁有100%的最高病毒偵測率以及零誤判的水準,超越業界平均值!由於行動裝置惡意軟體在2014年將可能暴增到300萬個,且iOS和Android同樣可能受到感染,因此趨勢科技宣布,2014年「行動安全防護」進一步擴大防護範圍,不只是Android用戶,現在連 iOS 的使用者都能安心防護了。

在2014年1月公布的AV-Test行動裝置評比報告中,趨勢科技行動安全防護被證實在30種不同品牌的行動資安軟體中表現傑出,不但擁有100%偵測惡意App的強大防護能力,超越業界的95.98%的防禦平均值,而且其中的「手機遺失防護」功能,更獲得極高評價。整體而言,今年趨勢科技「行動安全防護」提昇了13%的潛在惡意程式防禦能力,並且擁有零誤判的水準,能提供消費者更安全的行動裝置與個資防護。

 

趨勢科技「行動安全防護」擁有100%防禦惡意App的強大防護能力,超越業界平均值!
趨勢科技「行動安全防護」擁有100%防禦惡意App的強大防護能力,超越業界平均值!

趨勢科技產品行銷經理朱芳薇表示:「趨勢科技行動安全防護之所以有100%的防禦率,主要是使用了趨勢科技開發的新一代雲端技術產品『行動裝置應用程式信譽評等技術 (Mobile Application Reputation Service)』,能交叉分析手機app的程式碼與該程式實際行為,並運用趨勢科技的龐大全球智慧資料庫(Smart Protection Network),因此能精準判斷App 中是否含有惡意程式並評估可能造成個資洩漏的風險。此外,『行動裝置應用程式信譽評等技術』也能判別電池、記憶體和資料是否有被惡意程式濫用的情形,是消費者最佳的行動資安夥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