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情況下,軟體有正當的理由必須更新。有時,軟體更新是為了提供原本已宣傳、但出貨時卻來不及加入的功能。因此,裝置開箱、連上網路、下載最新軟體以獲得最新功能,對今日的消費者來說就像家常便飯。但像這樣的更新不一定每次都很順利,有時候功能遠比預期還晚推出,或者功能根本就不如原先所預期。

除此之外,一些透過更新取得的功能,也可能導致不預期或不良的後果。例如:Spectre 漏洞最初的修正就會導致某些系統的效能變慢。除了 CPU 效能問題之外,有些案例是儲存效能也受到影響,而這又可能進一步影響系統的其他效能,因為資料讀取速率突然變慢。
大體而言,裝置能自動更新對使用者來說是件好事。許多裝置軟體所發生的問題,可透過更新來修正當然最好。只不過,軟體更新有時候也可能反而讓裝置變得無法使用。這樣的問題通常是因為更新規劃不當,或是硬體上的變異所造成。例如裝置用到一些不良 (或仿冒) 的晶片 (這樣的情況並非罕見),所以才會讓裝置在更新後出現異常行為,甚至變成磚塊 (完全不能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