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科技與國際刑警組織 (INTERPOL) 合作逮捕奈及利亞網路犯罪集團首腦

在趨勢科技研究人員的協助下,國際刑警組織 (INTERPOL) 和奈及利亞經濟與金融犯罪委員會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me Commission,簡稱 EFCC) 最近破獲了一個變臉詐騙集團 (又稱為商務電子郵件入侵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 BEC)   ,並且逮捕了 40 歲的奈及利亞籍犯罪首腦「Mike」,該集團涉及了多起 BEC 詐騙、419 詐騙以及愛情詐騙等等。

Mike 旗下的犯罪集團成員遍布奈及利亞、馬來西亞與南非等國,警方相信其不法獲利超過 6,000 萬美元以上,受害者分布廣泛,其中單一受害者甚至損失 1,500 萬美元以上。

趨勢科技對於 BEC 詐騙集團的調查

我們是在 2014 下半年調查 Predator Pain 和 Limitless 兩個 BEC 詐騙惡意程式時開始注意到 Mike (他曾經化名為「Chinaka Onyeali」和「Beasley Martyn」)。我們在分析前述惡意程式幕後操縱 (C&C) 基礎架構的過程中追查到 Mike。隨後在 2014 年末,我們將所有關於 Mike 的資料轉交給國際刑警組織。國際刑警組織正是透過這份資料,再加上其他研究人員提供的資訊,循線追查到 Mike 並於 2016 年 6 月將他逮捕到案。

BEC 可說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詐騙手法,歹徒已經從各式各樣的企業手中騙到相當龐大的金額。根據估計,從 2013 年至 2015 年,BEC 已累積造成 23 億美元的損失,到了 2016 年甚至攀升至 30 億美元。這類詐騙專門鎖定企業內部掌管公司帳目的員工 (會計、行政及財務),且專門假冒成公司高層主管 ( CXX之類的)。這種詐騙手法可說是屢試不爽,許多企業都曾遭其毒手。我們先前就曾在「數十億美元的詐騙:商務電子郵件入侵 (BEC) 背後的數字」一文當中探討過這類手法。

趨勢科技從 2014 年起便 經由國際刑警組織在新加坡的全球創新總部 ( Global Complex for Innovation,簡稱 IGCI) 與國際刑警組織展開密切合作 。這項合作案已促成多個網路犯罪集團的破獲及逮捕行動,其中甚至包括一些自以為躲在法律鞭長莫及之處的歹徒。未來,我們將繼續與國際刑警組織密切合作,協助他們將更多網路犯罪集團繩之以法。

 

趨勢科技技術長 Raimund Genes 表示:「趨勢科技一向致力推動公私部門合作共同打擊網路犯罪。這群專門利用科技來犯罪的分子是我們的共同敵人,因此趨勢科技將盡力協助執法機關逮捕並起訴這些網路歹徒。這一次的成功經驗,象徵著網路資安社群合作又再度邁向另一個里程碑。」

這位奈及利亞籍嫌犯據稱是某個 40 人犯罪集團的首腦,其成員遍布奈及利亞、馬來西亞與南非,他負責提供惡意程式並執行網路攻擊。同時,警方懷疑他利用中國、歐洲與美國洗錢集團提供的人頭帳戶來存放贓款。

國際刑警組織全球創新總部 (INTERPOL Global Complex for Innovation) 執行董事 Noboru Nakatani 表示:「這次的逮捕行動全靠資安社群成員們的群策群力才能順利達成。因為,創造一個更安全的網際網路世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由於複雜性使然,變臉詐騙非常難以追查,因此公私部門合作變得非常重要。」

趨勢科技身為國際刑警組織的策略合作夥伴,經常透過該組織位於新加坡的國際刑警組織全球創新總部為該組織及其會員國提供必要的知識、資源及策略來打擊全球網路犯罪。

面對勒索病毒,醫療產業表示準備好了,但…

在年初的《資安預測準備度調查》結果顯示:醫療產業對勒索病毒的準備度最好,但之後卻出現了病人被迫轉院,醫院改採紙本作業等多則醫療產業受到勒索病毒侵襲的嚴重個案…..

每年,趨勢科技的技術長 (CTO) Raimund Genes 都會和研究人員以及來自全球的資安專家面對面坐下來,針對未來一年的資安情勢提出一些預測。

今年,我們決定調查一下大家對今年預測的情勢做了多少防範的準備。從一月起,趨勢科技便開始進行一項有關今年各項資安預測準備度的網路問卷調查

目前我們已分析完今年 1 月至 5 月所收到的問卷,並且從中發現了不少有趣的結果。同時,我們也根據受訪者所處的地區和產業歸納出一些結論。

所以,這份報告供了一些值得參考的訊息。

Raimund 之前所做的預測之一就是:「2016 年將成為網路勒索之年」,就當前的勒索病毒 Ransomware (勒索軟體/綁架病毒)危機看來,這項預測可說是完全獲得印證。此外,從受訪者的回答以及近期所發生的一些事件,也能給我們不少啟示。

 

在因勒索病毒侵襲上新聞之前,醫療產業:我們已做好準備防禦網路勒索

就這次的問卷調查來看,各產業受訪者對於網路勒索問題的準備度以醫療產業表現最好。下表顯示各產業受訪者在「網路勒索」問題上回答「準備度最為不足」的比例:

網路勒索
1 通訊/媒體 32%
2 銀行、金融、保險 22%
3 教育 21%
4 其他 (餐飲、快速消費品、房地產、材料) 20%
5 公共事業、交通運輸、能源、電信 19%
6 科技 17%
7 零售 17%
8 政府機關 16%
9 醫療 6%
10 製造 0%

然而,我們卻在新聞媒體上多次看到醫療產業受到勒索病毒 Ransomware侵襲的嚴重個案,甚至付出高額贖金。

延伸閱讀:
刪除備份,逼迫就範!! 新勒索軟體 SAMSAM ,攻擊伺服器漏洞,鎖定醫院
Locky 勒索軟體迫使醫院緊急將所有電腦關機,改用紙本作業

我們該如何解釋這準備度與現實情況的差異?很簡單:面對勒索病毒,其實我們的準備並不如自己想像中那麼充分。

我們問卷調查的方式是請受訪者評量自己的資安準備度,因此受訪者的回答代表他們對自己的認知。

 

cloudsec

繼續閱讀

CEO(執行長) 最常遭冒名;CFO (財務長)是最常遭到詐騙

CEO 最常遭冒名發信;CFO 最常收到詐騙信-變臉詐騙案件猖獗,全球損失金額兩年飆長13倍

執行長、總裁及總經理為詐騙者最愛假冒前三名  財務長名列遭詐騙郵件攻擊首位

變臉詐騙案件規模逐年擴張成長,根據最新FBI 6月14日發佈的報告指出, 自2015 年1月以來,企業機構通報的變臉詐騙損失金額成長13倍,造成全球近31 億美元的損失,其中資料顯示多數詐欺性轉帳皆流向位於中國與香港的亞洲銀行。

趨勢科技資深技術顧問簡勝財指出:「最常見的變臉詐騙手法為社交工程攻擊,主要鎖定需與國外廠商合作,並定期匯款的國際貿易公司,透過入侵其電子郵件帳號方式,進行詐欺性轉帳。根據趨勢科技進一步針對變臉詐騙的全球監控資料研究分析顯示,最常遭詐騙份子假冒的職務是執行長,其次為總裁和總經理。詐騙份子會入侵企業高層主管電子郵件帳號,並假冒該主管名義進行公司內部電子郵件發送,要求員工將款項匯至歹徒掌控的帳戶進行詐騙,通常具有匯款權限的財務長(CFO)則是歹徒最常鎖定的目標,高達40.38%。」

因應近年來變臉詐騙案件不斷翻新,趨勢科技提供企業6個小秘訣,杜絕變臉詐騙找上門!

  1. 仔細檢查所有的電子郵件:小心來自高階主管的不尋常郵件,詐騙郵件最常使用簡短而含糊的主旨,有時甚至只有一個字,這些都可能為詐騙份子誘騙的動作。此外,針對要求資金轉移的電子郵件需加以確認是否為正確郵件。
  2. 提升員工防詐意識:員工往往是企業資安環節中最脆弱的一環,積極做好員工訓練,仔細審視公司政策,並且培養良好的資安習慣。
  3. 任何廠商變更的匯款資訊,皆必須經由公司另一位人員複核。
  4. 掌握合作廠商的習慣:包括匯款的詳細資料和原因。
  5. 使用電話做為雙重認證機制:透過電話撥打原本已登記的慣用電話號碼,做為雙重認證機制,而非撥打電子郵件當中提供的連絡資訊。
  6. 一旦遇到任何詐騙事件,立即報警或向165反詐騙專線檢舉。

 

企業也可透過趨勢科技「變臉詐騙解決方案」來預防變臉詐騙者的攻擊:其包含能在企業網路外部預先阻擋垃圾郵件和惡意程式的電子郵件防禦方案、進行防毒監控與電腦防駭的端點安全防護,及可到府服務協助釐清詐騙事件的資安專家鑑識服務,有效協助企業因應與預防變臉詐騙。

 

更多關於趨勢科技所研究變臉詐騙監控資料的詳細訊息,請參考以下文章

 

商務電子郵件入侵 (BEC),數十億美元的詐騙: 背後的數字

根據 FBI 的最新統計,過去兩年當中,變臉詐騙攻擊或稱為商務電子郵件入侵 (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簡稱 BEC) 詐騙案例總計已至少造成了將近 31 億美元的損失,全球約有22,000家企業受害。從 2015 年 1 月至今,企業機構通報的損失金額已成長了1,300%,平均每一詐騙案例的損失高達 140,000 美元,由於這類詐騙行動的潛在損失與影響驚人,FBI 不得不發出一份民眾服務公告來詳述 BEC 詐騙的運作過程,以及可能對受害員工和企業造成多大的損失。

 

BEC 詐騙如何運作?

根據 FBI 的定義,所謂的「商務電子郵件入侵」(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簡稱 BEC) 是一種精密電子郵件詐騙,專門鎖定有外國合作廠商且需定期匯款給廠商的企業。BEC 其實就是之前大家所知道的中間人電子郵件詐騙,這類詐騙一開始都是先入侵企業高層主管的電子郵件帳號,然後假冒該主管名義發送電子郵件給不知情的員工,指示他們電匯一大筆款項到外國帳戶。

儘管有些案例會運用到惡意程式,但絕大多數的 BEC 詐騙都是單純利用所謂的「社交工程技巧」,因此一時很難察覺,從近期的一些案例可以看到,員工很容易被假冒公司高層主管要求提供資訊的電子郵件所騙。

BEC 詐騙大致分成三種版本:

第一種版本:假發票詐騙

此版本通常稱為「假發票詐騙」、「假供應商詐騙」或「發票更改詐騙」,受害的一般都是跟國外供應商有往來的企業。企業通常會接到歹徒的電話、傳真或電子郵件要求更改發票中的匯款目的地,或者要求將發票上的金額匯到另一個歹徒所掌控的帳戶。

第二種版本:執行長 (CEO) 詐騙

此版本通常是冒用企業高層主管的電子郵件帳號,假借高層主管的名義要求某員工將款項匯至歹徒掌控的帳戶。在某些案例中,這類要求「緊急匯款」的電子郵件是直接發給金融機構,指示金融機構緊急匯款給某家銀行,這類詐騙一般稱為「執行長詐騙」、「企業高層主管詐騙」、「假冒名義」或「金融產業匯款詐騙」。

第三種版本:入侵電子郵件帳號

某家企業的某位員工電子郵件帳號遭到歹徒直接入侵,而非冒名,歹徒利用此員工的帳號發送電子郵件給該員工通訊錄中的廠商,請廠商將發票上的金額匯到歹徒掌控的帳戶。

BEC 詐騙受害最嚴重的國家

美國及美國以外受害地區

 

第四種版本:假冒律師

在這個版本當中,歹徒會假冒成律師或法律事務所的代表,透過電話或電子郵件的方式,和企業的員工或執行長聯絡,宣稱自己正在處理某項機密的緊急事務,催促對方盡快將款項暗中匯到某個帳戶。這類 BEC 詐騙會刻意安排在營業日結束或周末前夕,也就是員工正準備下班、容易慌亂的時候。

第五種版本:偷竊資料

此手法會入侵企業內特定員工 (通常是人力部門) 的電子郵件帳號,然後利用這個帳號發送郵件給其他員工或高層主管,要求提供個人身分識別資訊,而非要求匯款。再利用取得的資訊對該公司進行下一階段的 BEC 攻擊。

 

最常遭到 BEC 詐騙冒名的公司職位

BEC 詐騙利用的是社交工程技巧,它們通常是假冒受害者公司內的某位員工,根據趨勢科技的 BEC 詐騙電子郵件監控資料顯示,網路犯罪集團最常假冒的公司職務是執行長。網路犯罪集團喜歡假冒執行長的名義發出電子郵件指示目標對象執行匯款,其他 BEC 詐騙經常假冒的公司職位還有企業總裁和總經理。

 

最常遭詐騙份子鎖定,入侵其電子郵件系統進行變臉詐騙攻擊的對象為CEO(31%),依序為總裁(17%)及總經理(15%)
最常遭詐騙份子鎖定,入侵其電子郵件系統進行變臉詐騙攻擊的對象為CEO(31%),依序為總裁(17%)及總經理(15%)

 

 

最常成為 BEC 詐騙電子郵件目標的公司人員

企業財務部門的員工是最常收到 BEC 詐騙電子郵件的人員。而財務長 (CFO) 是歹徒最常鎖定的目標,這很合理,因為財務長是最可能握有匯款權限的人員。

 

最常收到假冒企業高層的變臉詐騙郵件對象為CFO(40.38%)
最常收到假冒企業高層的變臉詐騙郵件對象為CFO(40.38%)


BEC 詐騙最常使用的電子郵件主旨

BEC 詐騙的後果儘管嚴重,但根據我們的分析,其構成要素卻意外地單純。BEC 詐騙電子郵件最常使用簡短而含糊的主旨,有時甚至只有一個字,但這招卻非常管用,顯然歹徒完全掌握了引誘目標採取行動的技巧。

BEC詐騙最常用的電子郵件詐騙主旨
BEC詐騙最常用的電子郵件詐騙主旨

 

BEC 詐騙所用的網路犯罪工具

從 BEC 詐騙所用的工具我們再度看到網路犯罪集團要發動這類攻擊有多麼容易,絕大多數的 BEC 詐騙使用的惡意程式都是現成的惡意程式變種,只要少許的金額就能在網路上買到,某些惡意程式最多只需 50 美元就能買到,其他的則更便宜,甚至可以免費取得。

從 2014 年間的案例可以看出,網路犯罪集團除了常見的攻擊手法之外,還會利用一些其他方法來竊取資訊。例如,在 Predator Pain 與 Limitless 的攻擊行動中,受害目標所收到的電子郵件含有可將資訊傳回給網路犯罪集團的鍵盤側錄程式。同樣地,2015 年 6 月,兩位奈及利亞網路犯罪份子也利用了一個叫做 HawkEye 的簡單鍵盤側錄程式來攻擊中小企業,另一個在 2016 年 3 月出現的 BEC 行動則攻擊了美國、中東、亞洲的 18 家企業,使用的是 Olympic Vision 這個在網路上只需 25 美元就能買到的簡單鍵盤側錄程式。

2016 年 3 月,陸陸續續有多家機構和企業都遭遇到了類似的攻擊手法,一些知名的企業,如:SeagateSnapchat 都遭到了相同手法的電子郵件詐騙。

BEC詐騙最常使用的工具
BEC詐騙最常使用的工具

 

您的企業該如何防範 BEC?

我們建議企業應該教育員工有關 BEC 詐騙及其他類似攻擊手法的運作過程。這類詐騙並不需要高深的技術能力,而且使用的工具和服務在網路犯罪地下市場上皆唾手可得,只需掌握一個已入侵的電子郵件帳號就能從企業當中竊取資訊。以下是一些如何防範這類網路詐騙的祕訣:

 BEC-icon -email


所有的電子郵件都要小心查看。尤其要注意一些高層主管所發出的緊急郵件,因為這很可能是歹徒用來迫使員工在緊迫狀況下行動的伎倆,對於所有要求匯款的電子郵件都應再三檢查並重複確認是否有任何異常之處。
 
BEC-icon
提升員工意識。雖然說,員工是公司的最大資產,但在資安方面,卻可能成為公司最脆弱的環節,因此請積極做好員工訓練,仔細審視公司政策,並且培養良好的資安習慣。
 BEC-icon4 所有廠商變更匯款資訊的情況,都必須經由公司另一位人員複核。
 BEC-icon5 隨時掌握合作廠商的習慣,包括匯款的詳細資料和原因。
 BEC-icon6 再次確認匯款要求,把透過電話再次確認當成一種雙重認證機制,而且應撥打原本登記的慣用電話號碼,而非電子郵件當中提供的連絡資訊。
 BEC-icon7 一旦遇到任何詐騙事件,立即報警或向 IC3 檢舉。

 

BEC 詐騙的構成要素以及您如何防範

 

BEC-email

 

電子郵件

趨勢科技的 User ProtectionNetwork Defense 解決方案的電子郵件防護能力,可攔截 BEC 詐騙所使用的電子郵件。

 

 

 

社交工程BEC-Social Engineering

InterScan Messaging Security 虛擬裝置是趨勢科技 User Protection 解決方案的其中一環,可提供先進的社交工程攻擊防護,有效防止 BEC 詐騙所使用的社交工程電子郵件。

 

 

 

惡意程式BEC-Mailware

趨勢科技的 User ProtectionNetwork Defense 解決方案的端點裝置防護能力,可偵測 BEC 詐騙所使用的進階惡意程式及其他威脅。

 

 

 

原文出處:Billion-Dollar Scams: The Numbers Behind 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

財務部門匯款前請注意,冒充高階主管的執行長詐騙(CEO Fraud)正流行 !

 

 

bec

美國聯邦調查局已經對變臉詐騙攻擊或稱為商務電子郵件入侵 (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簡稱 BEC)的劇增提出警告,全球企業遭詐騙金額超過23億美元,特別是美國和歐洲企業。這些詐騙攻擊並不偏好特定目標,從小型公司到大型企業都出現了受害者。攻擊者之所以得逞,所需的只是公司高層或是貼身助理的電子郵件地址,以及能夠做出假以亂真郵件的能力。這類冒充高階主管的網路騙局也被稱為「執行長詐騙(CEO Fraud)」。

 

會計轉出542,000美元,只因假 CEO 的一封信 

從遭受執行長詐騙(CEO Fraud)的案例可以看出這種騙局對公司會產生多大的威脅。在FACC Operations GmBH一例,這家飛機零件製造商承認遭受「網路詐騙」攻擊,損失超過5,400萬美元。另一個案例是法國的Etna Industrie,其執行官Carole Gratzmuller回到公司發現她的會計轉出542,000美元到未知的外國銀行帳號,只是因為來自冒稱Carole名義郵件的命令。

其他利用惡意軟體的變臉詐騙攻擊或稱為商務電子郵件入侵 (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簡稱 BEC)詐騙類型也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們所報導過的Olympic Vision企業郵件受駭(BEC)活動利用了只要25美元就可以買到的工具包來攻擊全球三個不同區域的國家。

因為其所造成的影響,英國已經進一步地成立聯合詐騙防治小組來打擊金融詐騙,並且提供更多意識宣導給廣大企業及公眾。

 

【延伸閱讀:一封高階主管的正式信函,導致連鎖超市 21,000 名員工報稅資料外洩

 

繼續閱讀

《資安新聞週報》國際駭客殺入台灣 變臉詐騙鎖定名人 /Flash曝嚴重安全漏洞 影響全球10多億用戶

本周資安新聞週報重點摘要,本文分享上週資安新聞及事件。你將會看到新聞的簡短摘要及原文連結來閱讀更詳細的見解。

【壹週刊】國際駭客殺入台灣 變臉詐騙鎖定名人  台灣蘋果日報網

駭客盯上 任賢齊上億財產險飛了  台灣時報

iPhone 被破解的秘密曝光?FBI 疑似找「灰帽駭客」代勞!  自由時報電子報

[專訪] 趨勢安全專家Kyle Wilhoit:企業以暴制暴解決數位犯罪恐成趨勢  網路資訊雜誌

詐騙手法 兩岸大不同 台以ATM解除分期付款居首 陸多為假冒公務機關  台灣時報

陸偽基站多點傳輸 1台可騙10萬人  旺報

兩岸詐騙黑色供應鏈 產值4千億 網路駭客補習班、月付500個資吃到飽 產業應運而生  旺報

美中協議後 駭客襲美收斂  聯合新聞網

美擬立法 強制科技業協助解碼  人間福報網

ICJI總監:洩密者身分若曝光 性命堪慮  中時電子報網

news2

 

趨勢科技實習開跑 徵召資安新秀  聯合新聞網

巴拿馬警方突襲洩密律師事務所  中國廣播公司全球資訊網

信用卡盜刷風險  專家教你這樣避免  中央社即時新聞網

網路商城用戶多 成駭客竊個資目標  tvbs新聞網

不想被駭!FBI局長教你這樣做  中時電子報網

蘋果iOS現漏洞!駭客設假wifi 產品連上將死機  中時電子報網

Flash曝嚴重安全漏洞 影響全球10多億用戶  新浪網(科技)

CIA情資   駭客車手橫行   台灣已成「犯罪天堂」  壹電視

張明正看AlphaGo:台灣得趕上人工智慧潮流,這比鴻海買夏普還重要100倍!  關鍵評論網

鉅款闖關不單純!變臉詐騙鎖定名人、CEO 傳首富險受害  iSET 2011三立網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