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並非唯一受害者, iOS 也遭遇漏洞攻擊

惡意 App 程式和網站威脅在經過多年的急速成長之後,行動裝置威脅在2014年第一季終於開始出現成熟的跡象。除了原本的行動裝置威脅之外,Android™ 平台還出現了可能讓裝置「變成磚塊」(完全無法使用) 的軟體漏洞。

 

最近,一些軟體漏洞相關的事件證明,即使是自訂的 App 程式權限也可能被駭客躲過。一個最新發現的 Android 平台漏洞可能導致裝置陷入永無止境的重新開機循環,變成完全無法使用的「磚塊」

不過,Android 並非唯一的受害者,第一季 iOS 使用者也同樣遭遇到所謂的「goto fail」漏洞。此漏洞一旦被攻擊成功,iOS 系統上用來將網際網路連線加密以防止網站連線遭到竊聽或挾持的 Secure Sockets Layer (SSL) 功能將因而失效。結果呢?任何使用者透過公共 Wi-Fi 網路發送、張貼的資料或任何線上活動,都可能被歹徒看光光,甚至遭到惡意篡改。

IOE Bricks and bugs showed a more mature mobile threat landscape.docx
「越來越多的網路犯罪者開始轉移目標,紛紛搭上行動裝置的熱潮與普及列車,更何況行動裝置不像電腦那樣受到嚴密防護。未來我們勢必看到更多行動裝置平台的漏洞,尤其是 Android,因為該平台擁有廣大的使用族群。」

—Kenny Ye (行動裝置威脅研究員)

 

851 215 FB Cover promotion812

萬物聯網時代,企業必要掌握的資安四大面向

萬物聯網資訊安全中心  多層次的資訊安全中心控管
萬物聯網駭客攻防手法  深度分析APT攻擊,建立完整的防禦架構
萬物聯網雲端防護架構  私有雲 、公有雲、混合雲的資訊安全
萬物聯網行動安全機制  企業行動裝置安全策略

當萬物聯網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正待崛起,美國著名研究機構更看到比現今經濟大上30倍的發展契機;引領企業資安布局的您,該如何預見具前瞻價值的資安趨勢,為「萬物可聯網‧無處不資安」的時代及早準備?【即刻報名!!CLOUDSEC 2014企業資安高峰論壇】

 

物聯網 (IoT)安全趨勢:駭客經由銷售櫃台 (POS) 系統發動大規模資料外洩奇襲

IOE 萬物聯網 (IoE)可能的攻擊:駭客經由銷售櫃台 (POS) 系統發動大規模資料外洩奇襲

在零售業一起可能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資料外洩事件當中,駭客竊取了大約 4,000 萬名客戶的信用卡/現金卡資料。該零售業者總計大約有 7,000 萬名客戶的個人資料落入駭客手中,歹徒成功入侵了數十年如一日的老舊銷售櫃台 (POS) 系統網路。

IoE :重大資料外洩時間表 事件Attackers went on an unexpected spree with massive breaches via PoS systems.docx

然而,資料外洩事件並非僅侷限於美國,南韓一家金融監理機構也在一場類似的攻擊當中損失了大約 20 萬名客戶的信用卡資料。

POS 系統防護不易,但攻擊上卻相對簡單。這類系統有三種可能的攻擊管道:駭入 POS 裝置、駭入網路通訊、攻擊特定伺服器。事實上,光是本季我們就看到多個 POS 惡意程式家族,包括:會檢查是否有信用卡資訊可竊取的 ALINA、會運用 Tor 洋蔥路由器來隱藏行蹤的 FYSNA,以及會將竊取到的資料上傳至幕後操縱 (C&C) 伺服器的 HESETOX。更糟的是,我們在 2014 年第一季所發現的 POS 惡意程式數量是 2013 年一整年的七倍有餘。

此外,大型資料外洩事件還需花費龐大的資源來處理,因為銀行必須將每張信用卡的更換成本 ( 3 至 5 美元) 乘上受害者數量。

所幸,網路系統管理員可採取一些進階威脅防護方案來保護其 POS 系統網路以防範資料外洩,進而避免發生嚴重的後果。由於每一個網路皆有其獨特性,因此他們可以利用客製化的解決方案和防禦策略來防範攻擊。

「資訊及通訊技術 (ICT) 產業的大多數人在心態上都應假設自己已經遭到入侵。有了入侵應變與矯正措施,企業就能維持正常營運而不怕被疲勞轟炸,也不怕因事件而倒閉。」

—JD Sherry (技術暨解決方案副總裁)

 

新的物聯網 (IoT) 裝置出現瑕疵
市面上多款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 IoT) 裝置成了人們放大檢視的焦點,因為研究人員在上面發現了一些大剌剌的漏洞。 繼續閱讀

雲端讓資料外洩的機率和成本越來越高

資料外洩一直是企業必須面對的一項風險。一位不滿的員工,或者單純的檔案櫃沒有上鎖,就能造成敏感資料外洩,導致高昂的財務、信譽與法律損失。

 

DLP3

IT 不斷演化的結果為網路犯罪者帶來許許多多的攻擊管道
儘管如此,隨著 IT 逐漸成為企業各單位的營運核心,這類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只會不斷擴大。現在,光是利用網站平台的一個小小漏洞 (如 Adobe Flash),駭客就能取得寶貴的資訊,掌握登入資訊,或者找出供應鏈上的弱點。近年來的一些大型資料外洩事件包括:

  • 美國 Target 連鎖超市的銷售櫃台系統 (POS) 去年冬天遭網路犯罪者透過一位維護 Target 基礎架構的 HVAC 承包商的人員入侵。
  • 2012 年 LinkedIn 社群網站因網路遭駭客入侵而洩漏超過 6 百萬筆未使用加料雜湊值的密碼 (Unsulted Password)。
  • 可口可樂 (Coca-Cola) 因多部筆記型電腦失竊而遭到突襲,導致 74,000 多筆現職與離職員工資料外洩。

上述資料外洩事件的原因,從 PC 實體安全措施不足到企業網路弱點不等,顯示今日科技化企業在防範攻擊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涵蓋範圍廣泛。除此之外,雲端運算正逐漸融入 IT 系統當中,使得網路安全工作變得更加複雜,即使雲端現已增加了新的功能來減少 IT 流程與成本,情況依然相同。

根據 IDC 估計,未來六年雲端相關技術將占網際網路及通訊資產支出的 90%。儘管雲端正快速崛起,但它仍舊是多數企業最頭痛的安全問題。

雲端如何導致資料外洩
為何雲端和資料外洩的風險息息相關?基本上,使用某種雲端服務,不論是偏向消費導向 (如 Dropbox) 或是屬於專業人士工具 (如 Adobe Creative Cloud) 或者是企業自動化平台,IT 部門至少必須將一部分的掌控權交給第三方供應商。

Cloud7

JumpCloud 共同創辦人 Rajat Bhargava 告訴紐約時報記者:「毫無爭議地,當您不擁有該網路時,基本上就等於對外開放,而且您無法掌控其軟體。基本上,相較於將資料儲存在企業內部,雲端就是較不安全。」

企業的安全也越來越受制於員工,因為員工會使用一些普遍缺乏安全機制的雲端應用程式與工作流程,進而危及企業敏感資料。例如,2014 年 Ponemon Institute 研究機構發表的「雲端加密趨勢」(Trends in Cloud Encryption) 研究報告指出,雖然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計劃將公司資訊移轉到雲端,但他們的作法卻很隨便

  • 59%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基礎架構服務 (IaaS) 和平台服務 (PaaS) 上存放的資料皆未經過加密。同樣的數字對軟體服務 (SaaS) 而言則是 45%。
  • 26% 的 IaaS/PaaS 資料與 39% 的 SaaS 資料已經過加密,其他資料安全機制則分別涵蓋 15% 與 16% 的應用程式資訊。
  • 19% 的受訪者視 SaaS 安全為客戶和供應商的共同責任。此數字在 IaaS/PaaS 方面則有所不同,僅有 22% 認為供應商須負起完全的責任,這類雲端的安全 (如果稱得上安全的話) 基本上還是靠使用者自己來保障。

如同該機構的研究發現,當企業必須承擔雲端安全的責任時,許多企業做的並不夠。未加密的資料根本就是招人覬覦,一旦失竊,資料便立即可用。想到這點,就不難理解為何雲端能大幅提高動輒數百萬美元的大型資料外洩事件發生風險。

使用雲端可能提高大型資料外洩的發生機率
Ponemon Institute 另一份由 Netskope 贊助的報告提出了一項所謂的「雲端加乘效應」,隨著企業使用越來越多的雲端服務,企業暴露在資安事件的風險就越高。基本上,每增加 1% 的雲端服務,資料外洩的機率就上升 3%。

Netskope 創辦人暨執行長 Sanjay Beri 指出:「想像一下,若資料外洩的機率會因為您使用雲端而增加三倍的話,這就是企業 IT 人員將面臨的挑戰,而他們也開始意識到自己必須調整安全措施來因應。」 繼續閱讀

該讓您的 XP 走了但為何難以分手?

管理您的老舊作業系統,Windows XP 終止支援之後,未來的日子將變得如何?

Microsoft 長達十多年的 WindowsR XP 支援在 2014 年 4 月 8 日劃下句點。使用者再也不會收到安全更新、非安全相關修正,以及免費或付費的支援,同時線上技術資訊也不再更新。

企業 商務 IT SMB Man

 

支援終止意味著仍在使用 Windows XP 的企業系統將面臨嚴重的後果。本文探討企業繼續使用這套作業系統所將面臨的威脅、潛在損失、法規遵循問題以及更高的使用者運算成本。

Windows XP 全球使用率在過去一年逐步下滑的趨勢。儘管該作業系統的市場占有率已經大幅滑落,但 Windows XP 在市場上仍占有一席之地。Microsoft 至今已雄霸用戶端作業系統市場長達二十多年。根據 IDC的調查,每十台 PC 就有一台是使用 Windows 作業系統。此外,根據Spiceworks 所作的一篇研究也發現,截至 2013 年 12 月為止,有 76% 的IT 人員仍得支援 Windows XP 作業系統。其中,97% 支援的是桌上型電腦,68% 支援的是筆記型電腦。 

「該讓您的 XP 走了但為何難以分手?」

儘管 Windows XP 作業系統即將終止支援,但其使用率仍非常普遍。Microsoft 過去也曾有許多 Windows 版本已終止支援,但沒有一個版本至今仍在普遍使用。Windows XP 之所以雄霸至今,原因之一可能是 2008 年的經濟危機造成許多企業資金短絀、裁員和撙節成本。此外,WindowsXP 和其後繼系統 Windows Vista 之間只有五年的間隔,也或許還不足以讓企業有升級的動機,導致桌上型電腦汰換週期遲緩。

Windows XP

「金融危機釋疑:為何我們還不曉得到底發生了什麼?」

為仍有一大部分的桌上型電腦市場將暴露在與日俱增的威脅當中。當年 Windows XP 在 2001 年上市時,行動使用者的數量非常稀少,而且都是透過有線網路連線。當時,使用者大多經由企業掌握的網路上網,遠端存取則通常透過撥號連線。當年的 PC 威脅大多只會讓使用者困擾或是浪費時間,而非竊取重要資料。簡單言之,今日之所以要淘汰 Windows XP,正因為它是針對當年的時空背景設計的產品。

儘管迫在眉睫,但更換作業系統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IT 人員需預先料到升級會遇到哪些問題。根據 Dell 的一項研究顯示,作業系統移轉總是會帶來一些頭痛問題,4 例如應用程式相容性 (41%) 及使用者教育訓練和支援 (33%) 等等都是受訪者所指出的問題。此外,升級也可能會需要採購新的硬體,讓轉換過程不如想像順利。

2013 年 2 月,當 Oracle 宣布 Java. 6 終止支援,不再提供安全更新來修補任何漏洞之後,駭客即開始強力鎖定該軟體未修補的版本。就在 Java 6 終止支援幾個月後,駭客便試圖攻擊 Java 的CVE-2013-2463 漏洞,影響的範圍包括 Java 6 在內的多個版本。

由於 Java 6 已不再獲得支援,Oracle 便不提供 (未來也不會提供) 安全更新給使用者。更糟的是,此漏洞攻擊已整合到 Neutrino 漏洞攻擊套件當中,未來將有更多同樣的攻擊得逞。

2014 年 4 月 8 日之後,Java 6 的情況同樣也將發生在 Windows XP 使用者身上,但 Windows XP 的威脅將遠勝於此。因為, Windows XP 和後繼 Windows 作業系統版本之間的共用程式碼,將成為駭客尋找待修補漏洞的「線索」。

總而言之,今日的威脅已和以往大不相同。事實上 Windows XP 的漏洞很可能讓整體企業及企業資料陷入危險當中。要防範這類已不再釋出修補程式的軟體漏洞,我們建議企業採用一套像趨勢科技 OfficeScan. Intrusion Defense Firewall 入侵防禦防火牆這類的漏洞防護方案。漏洞防護技術的運作原理是,漏洞攻擊都會透過特定的網路途徑來攻擊應用程式。因此,我們可以藉由一些網路層的控管規則來管制進出目標軟體的通訊。

2013 年 10 月 Microsoft 公布一項消息表示 Windows XP 終止支援之後,該系統的感染情況將增加 66%,顯示駭客很可能會利用這段感染空窗期。6 駭客將試圖利用後續新版作業的安全更新來進行反向工程,藉此尋找Windows XP 的漏洞。網路犯罪者甚至將「囤積」各種漏洞攻擊,待Windows XP 支援終止時全面傾巢而出。

一旦 Windows XP 支援終止,Internet ExplorerR (IE) 也將成為另一個風險因素。該瀏覽器從 IE 8 之後的版本就不再支援舊版作業系統,這表示舊版作業系統的使用者將被打入冷宮。當然,使用者也可改用其他瀏覽器,不過,光更換瀏覽器仍不能 100% 防止瀏覽器漏洞。

另一項可能的技術風險是含有漏洞的端點裝置很可能被當成新一代惡意程式的攻擊跳板,因為舊系統很難對抗這些新的威脅。鎖定目標攻擊即經常利用軟體漏洞來入侵系統,讓企業暴露在資料竊盜和商業間諜的風險中,此外,任何使用 Windows XP 的 PC 對駭客來說都是一個明顯的弱點。

老舊的系統和軟體若不淘汰,將帶來嚴重的企業風險,包括一些不可預期的潛在成本和後果。然而,也有人認為繼續使用 Windows XP 可以讓使用者不必再學一套新的作業系統,因為他們已經很熟悉系統的使用介面,而開發人員也對其瞭若指掌,這樣的主張看起來也很合理。

那麼,為何一定要更換系統?首先,IT 系統管理員應考量一下在終止支援之後繼續維護 Windows XP 的財務成本。決定繼續使用該系統的企業很可能必須加入客製化支援服務,也就是必須成為 Microsoft Premier Online 線上服務的會員。

看完整文章請下載白皮書 :Windows XP 終止支援之後 未來的日子將變得如何?

Windows XP 終止服務後,如何管理就系統?

 

<更新版>第一個 Windows XP 系統終止支援後出現的重大IE漏洞

 此篇文章的原始版本裡提到Windows XP不會有針對此弱點的修補程式。不過微軟已經發佈了針對此弱點的安全更新(MS14-021),其中也包含了Windows XP。本文也隨之更動相應段落。

 

 漏洞 弱點攻擊

在上週末,微軟發布了安全通報2963983,內容描述一個Internet Explorer的新零時差漏洞。(它被分配CVE編號為CVE-2014-1776)。

 

這個遠端執行程式碼漏洞讓攻擊者可以在受害者系統內執行程式碼,如果該使用者連上了攻擊者所控制的網站。雖然已知的攻擊針對了三個版本的IE(IE9到IE11),但是它相關的漏洞存在於今日還在使用中的所有IE瀏覽器版本(從IE6一直到IE11)。

這樣一個嚴重的漏洞並不完全只有壞消息。首先,該漏洞只會用系統登入使用者的相同權限來執行程式碼。因此,如果使用者帳號沒有系統管理者權限,惡意程式碼就不會以系統管理者權限執行,這部分地降低了風險。(當然,這僅僅是當使用者帳號沒有被設定為系統管理者時才成立。)

其次,一些解決方法已經被提供在微軟的通報內;其中以啟用增強地受保護模式(一個只存在於IE10和IE11的功能)最容易做到。漏洞攻擊碼需要使用Adobe Flash才能執行,因此停用或移除IE瀏覽器的Flash Player也會降低此漏洞的威脅。

更新於2014年4月28日,美西時間中午12:30

Windows XP

這是第一個會影響Windows XP而不會被修補的漏洞。停止了對軟體和作業系統的支援,讓使用者和和組織更容易受到威脅。不過,也有一些解決方案可以幫助解決或減輕此一困境。虛擬修補可以補足傳統的修補程式管理策略,因為它可以在實際修補程式可用前,先「虛擬修補」受影響的系統。另一個好處是,它可以「虛擬修補」支援終止的應用程式。例如,趨勢科技Deep Security就一直在支援Windows 2000上的漏洞問題,甚至在此作業系統支援終止之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