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終於幫自己買了一台亮晶晶的全新筆電。不論是 Mac 或 PC,你都必須安裝一些軟體來保護裝置安全,好讓它發揮生產力。本文介紹一些讓你電腦迅速發揮戰力的軟體。
繼續閱讀【2019年10月24日,台北訊】2019年「台灣最佳國際品牌調查」結果出爐,全球網路資安解決方案領導廠商趨勢科技 (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4704) 再次入榜並拿下第二名殊榮,品牌價值持續成長達美金15.32億元。經濟部工業局與國際知名英國品牌顧問公司 Interbrand 合作進行「台灣最佳國際品牌價值調查」,透過量化財務及質化構面分析為台灣企業評估品牌價值,標示其在全球市場競爭力的具體座標。從第一屆至今,趨勢科技持續位列前茅,連年位居軟體類榜首。
趨勢科技台灣區暨香港區總經理洪偉淦表示:「從網際網路、行動網路、雲端運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到萬物聯網,快速更迭的新科技引發一波波產業變革,無數品牌在科技巨浪下式微甚至泯滅,趨勢科技始終維持在台灣最佳國際品牌五強之內(軟體類之首),品牌形象更從防毒專家進化為資安巨人,背後支撐的不只是穩健的營運表現,還包含洞燭機先的前瞻性、持續創新的技術能力、與時俱進的策略佈局,將客戶與員工均視為寶貴資產的廣闊格局,還有胸懷世界、回饋社會的企業永續使命。」
趨勢科技在網際網路崛起時以空中抓毒在全球展露頭角,隨著新科技推陳出新,趨勢科技每每搶在灘頭浪尖領航國內企業,並從產品創新、員工教育、客戶溝通、產業號召等各方面因應。眼下進入萬物聯網的AI+IoT世代,趨勢科技也以One Vision全視界打造更堅強的防護網,協助客戶防禦網網相連衍生的各式威脅,並率先關注IIoT與5G 等資安領域並提出對應解決方案及資安策略建議。持續創新的技術更是趨勢科技的核心競爭力,歷年來獲獎無數,2019年趨勢科技獲選為最酷雲端防護廠商獎,並入列CRN資安百大品牌 ,在2019 TNS玩家防毒軟體調查中,也贏得付費防毒品牌第一名桂冠。
資訊安全已成為人類永續發展最關鍵議題之一,相應而生的法規遵循也強烈衝擊企業治理,針對歐盟GDPR (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趨勢科技積極提供企業所需的IT治理架構以確保客戶符合GDPR規範,例如為超過210,000人提供醫療服務的Mâcon醫院中心,常被諸多勒索軟體視為攻擊目標,趨勢科技嚴密防護惡意郵件與網路釣魚攻擊,成功協助醫院保護患者個資並遵從GDPR法規。西班牙巴塞隆納的非營利保險公司Mutua General de Catalunya擁有22家子公司,為75,000名會員提供服務。透過趨勢科技的高度防護,不但降低醫療保險遭受惡意軟體與網路攻擊的風險,也遵循GDPR法規保護客戶資訊。
客戶和員工是企業永續發展相當重要的利害關係人,趨勢科技定期每個月進行一次全球滿意度調查以確保服務品質,獲得超過85%的客戶給予滿意評價,對於趨勢科技深致力協助客戶解決問題的努力給予肯定。員工部分更是投入龐大資源培育人才並協助其自我實現,為協助全體員工從個人動機出發學習AIoT,2018年趨勢科技舉辦史上規模最大的企業內AI競賽,活動歷經20周、全球超過450支隊伍報名,近1/3趨勢人參與,入圍前300隊均獲邀到日本參加總決賽,不但營造全公司對AIoT的學習熱潮,也帶動員工從使用者發出的思維。2019年趨勢科技不但入選台灣科技類幸福企業,也奪得HR Asia 2019台灣區最佳企業雇主獎。
趨勢科技也持續關懷弱勢、回饋社會。從2008年開始持續每年推動全球公民計劃 (Global Citizenship Programs),其中愛心一加一計畫,至今參與員工超過14,000位,募集4,450,000美元並幫助120多個非營利慈善機構,同時也從自身專業出發推動資安教育,其中ISKF兒童與家庭網路安全計畫舉辦至今已屆11年,觸及336,118位學生與1,476,752位家長,全球舉辦了18,560場活動並與18,711所學校合作,趨勢科技參與志工高達966位。
趨勢科技並以頂尖資安技術協助捍衛國際安全,2018年與美國聯邦調查局 (FBI)共同終結惡名昭彰的 Scan4You 防毒反制服務,此跨國偵案歷時數年,終將兩名幕後嫌犯追緝與起訴。
更多品牌台灣發展計畫請參考:https://www.branding-taiwan.tw/
###
關於趨勢科技
趨勢科技為資訊安全解決方案全球領導廠商,致力建立一個安全的資訊交換世界。我們專為消費者、企業及政府機構設計的創新解決方案,能為資料中心、雲端環境、網路、端點裝置提供多層式安全防護。我們的產品皆彼此整合、共享威脅情報,提供環環相扣的威脅防禦與集中化的掌握及監控能力,實現更好、更快的防護。趨勢科技全球共 6,000 多名員工,遍及 50 多國,並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全球威脅情報,能妥善保護您的連網世界。如需更多資訊,請至:www.trendmicro.com。
在許多情況下,軟體有正當的理由必須更新。有時,軟體更新是為了提供原本已宣傳、但出貨時卻來不及加入的功能。因此,裝置開箱、連上網路、下載最新軟體以獲得最新功能,對今日的消費者來說就像家常便飯。但像這樣的更新不一定每次都很順利,有時候功能遠比預期還晚推出,或者功能根本就不如原先所預期。
除此之外,一些透過更新取得的功能,也可能導致不預期或不良的後果。例如:Spectre 漏洞最初的修正就會導致某些系統的效能變慢。除了 CPU 效能問題之外,有些案例是儲存效能也受到影響,而這又可能進一步影響系統的其他效能,因為資料讀取速率突然變慢。
大體而言,裝置能自動更新對使用者來說是件好事。許多裝置軟體所發生的問題,可透過更新來修正當然最好。只不過,軟體更新有時候也可能反而讓裝置變得無法使用。這樣的問題通常是因為更新規劃不當,或是硬體上的變異所造成。例如裝置用到一些不良 (或仿冒) 的晶片 (這樣的情況並非罕見),所以才會讓裝置在更新後出現異常行為,甚至變成磚塊 (完全不能用)。
繼續閱讀今日的微處理器內部還有一層比所有軟體使用的機器碼更低階的程式在運作,那就是所謂的微指令 (microcode)。這些微指令通常隨處理器而異,不過當微處理器出現問題時,可透過修改微指令的方式來修正機器碼的錯誤。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 Spectre 和 Meltdown 處理器漏洞,就是透過修改微指令的方式來修正。不過,這樣的修改也存在著風險,因為如果沒有改好,很可能會讓微處理器徹底毀於一旦。由於伺服器通常不能任意重新開機,因為它們必須執行一些重要的企業流程,基於這一點,前述的修補絕不能等閒視之。
微指令既然可以修改,意味著就連微處理器晶片也可被視為軟體。且近來似乎更掀起了一股認識如何重新程式化微處理器的風潮。不僅如此,還有其他幾種類型的處理器也可被程式化,例如:可針對特定工作單次程式化的「特殊應用晶片」(ASIC)、可隨時重新程式化的「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PGA),以及專門處理類比訊號的「數位訊號處理器」(DSP)。
FPGA 正逐漸被當成特化的協作處理器來使用,例如:影像處理、網路資料過濾,或是其他高效能運算。一些較單純的 CPU 也已經可以用 FPGA 來實做。雖然未來的裝置應該不會由一系列可重新程式化通用晶片所構成,但在某些應用上確實可行。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沒有太多人關注的特化 DSP。行動電話和某些裝置為了應付各種版本的無線射頻標準,都將其無線射頻模組設計成所謂的「軟體定義無線射頻」(SDR) 裝置,如此一來,只需單一模組就能透過程式的修改來應付各種不同標準。市面上有許多 DVB-T 電視訊號 USB 接收器都採用 Realtek 的晶片,事實上,這就是一種寬頻 SDR 裝置。許多專案也都利用這款極便宜的接收器來接收無線訊號,少了它,就得使用價格更昂貴的其他套件。
隨著這些不同的可程式化處理器逐漸廣為人知、日益普及,再加上人們對它們的興趣逐漸提高,這類處理器也越來越有可能被用於惡意攻擊。
下期待續:【 軟體無所不在 5-3】-擁有軟體存取權限的車廠等製造商,才知道的隱藏版功能
精密複雜的軟體是工業成長的動力,讓工業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茁壯,但最新的科技卻也伴隨著風險和後果。
軟體更新一旦出了問題,有可能會危及生命安全,例如交通運輸便是一例。針對軟體的安全性,全球航空產業已制定了嚴格的規範,但仍舊過度依賴一套無法預見所有情況的系統。
才不過數十年前,系統的邏輯設計還在使用機械開關來控制。要將一輛列車停止,駕駛員必須扳動一個控制桿,經由電力或機械方式將列車切換至「危險」狀態 (代表列車應該停止)。在進入隧道之前,若列車的高度超過隧道的限高,列車就會撞壞隧道前方某處的一個水銀管,使得該列車的電力被切斷。倫敦地鐵北線 (Northen Line) 就時常發生這樣的情況。這類控制邏輯相對上容易理解、也容易確認。
但隨著系統的日益複雜,系統慢慢開始改用電機零件來控制,再複雜一點的邏輯,就用離散電路來控制。如果訊號必須經過中繼轉送,那系統會發出聲音來確認操作已確實執行。因此,只要按部就班執行各樣動作,就能確保邏輯的正常運作。
到了今日,系統上的電機零件已經很少,因為,為了提升效能和效率,系統必須具備更複雜的邏輯。為了實現關鍵系統所需要的複雜邏輯,製造商開始在系統內導入微處理器。微處理器不僅擁有更大的彈性,而且比離散電路更容易透過程式控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