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臉書,LINE 等社交網路安全使用守則

這個部落格的許多讀者也都是 Facebook 和 Twitter 的固定用戶,在這裡分享一下十個臉書,LINE 等社交網路安全使用守則。

手機 社群 FB 行動 Mobiel Social media

1  熟悉社交網站的隱私權設定與安全政策
如果你不滿意他們的作法,請立即停止使用其服務。

2012年Instagram 一度宣布改變其隱私權政策使用條款協議,讓他們自己有權利去分享使用者在任何目的下所公開發表的任何照片。Instagram可以有權力去從出售這些照片中獲利,而且很清楚的說明原本的擁有者將不會有任何補償。他們更進一步說明,他們對於你所提供的任何內容都沒有保密義務。
「Instagram對你所有的內容都沒有保密義務,Instagram也不會對任何你所提供的內容被使用或披露負任何責任」

請參考這篇文章 Instagram有權力出售你的照片?!
推薦閱讀:
防臉書帳號密碼被盜,必學Facebook隱私設定大全
 噓~下班後,不能在臉書說的話(多則先烈案例)~抱怨文”好友限定”設定只要一下指

隱私 個資外洩 FB

2 千萬不要照實填寫全部填寫所有的欄位
當你在建立個人網頁時,請仔細考慮你所提供的每一項資訊是否都絕對必要,是否與該網站相關。例如,你是否真的需要提供電話號碼,或許你的手機就能接收電子郵件或即時通訊,所以就不需提供電話號碼。考慮是否有實際上的必要,千萬不要只因為表格上有這些欄位就盲目填寫
再次提醒您,不管你在哪裡貼文,進行之前先問問自己:“如果有個陌生人打電話跟我索取這資料,我會很樂意地提供出去嗎?”如果你的答案是“不”,那就離你的滑鼠遠一點。

隱私 公開秘密 大聲公

推薦閱讀:

450萬名Snapchat用戶的使用者名稱和電話號碼被曝光
六個常在 Facebook上犯下的錯誤與案例(詳盡案例說明)

3回應別人的文章時,你發表的內容是公開的
當你在發表文章、聊天、寫信、回應別人的文章,或者在別人的個人網頁發表意見時,要記住你所發表的內容將完全沒有私密性。即使你已經開啟所有可用的隱私權設定,你還是無法保證你的內容不會遭到複製、轉貼、下載或透過其他方式分享至其他你所不知道的地方。

4重設密碼要小心你的「安全提示問題」

曾為美國副總統參選人的Sarah Palin莎拉裴林的案例, 2008 年駭客使用教科書中最老舊的手法之一 – 利用密碼重設功能 – 入侵了美國副總統候選人莎拉裴琳(Sarah Palin)的 Yahoo! 個人帳號(請參考:Sarah Palin’s E-Mail Hacked),還把他入侵成功的證據公諸於世。據新聞報導指出,駭客在 Yahoo! 的身分確認問題清單中正確地選擇了「你在何處遇見未來的另一半?」這個問題,然後試過一些 “Wasilla High School” 的不同表示方式之後,最後成功猜出 “Wasilla high” 這個答案。

隱私 公開秘密 密碼 帳號

大多數的網站都會提供一種方式讓你在忘記密碼時重設密碼。但這也是最常見的帳號入侵方式之一。如果你要設定所謂的「安全提示問題」來保護你的帳號,請確定這些問題是否真的安全。所謂的安全是指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問題的答案。如果可以的話,請自行建立你自己的安全提示問題。如果問題是「你寵物的名字?」,並不表示答案不能設定為「我是大美女」

如果你被迫使用一些標準問題,例如:「第一個學校」或「第一隻寵物」,請記得,你不需據實回答,只要填上你可以記住的答案就行。:你所選擇的問題,必須讓駭客無法藉由在線上搜尋你的背景資料而猜出答案,此外你還必須確定他人無法透過公開的來源取得太多關於你個人的資訊。人們現在不需花費太多功夫即可取得經常用於識別身分的資料,例如郵遞區號、就讀的高中、你的愛犬等等。
試想,你曾不曾在Facebook 張貼你寵物的名字?你就讀的學校是不是在你的個人檔案一目了然?

密碼提示問題1.:我寵物的名字? 設定的答案1:現在是下午5:00

密碼提示問題2.:我就讀的高中? 設定的答案2:今年冬天會很冷

粉絲建議:

「你母親的姓氏?」我覺得還不錯啊…但我設定的答案是…”卡好”。
「我寵物的名字?」我都寫 我老婆英文名字。

推薦閱讀:
1位副總統候選人,2位總統 , 3位大明星,猜猜哪位用 12345 當密碼?

 

5 切勿在不同的網站使用相同的密碼

萬一有某個帳號遭到入侵,你才不必擔心其他帳號的安全問題。建立複雜的密碼,混合使用大小寫、數字和特殊字元,如:$%&!。想辦法區分你每個網站所用的密碼,例如,將網站名稱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字母分別加在密碼的開頭和結尾。
(秘訣:許多自動化暴力破解工具都沒有將 £ 符號列入清單當中,因此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要在非英國鍵盤上打出這個符號,可以按住 Alt 鍵然後再輸入 0163)。

alt0613  £ 符號 密碼

推薦閱讀:
密碼別再12345,521314(我愛你一生一世)了~PE_MUSTAN.A 病毒鎖定 246 組弱密碼刪除檔案
密碼管理 e 指通,再多的密碼也不用記小抄(含七個密碼帳號管理小秘訣)

6 如果你收到不認識的人所發的請求,請先直接和那個人連絡,再決定要不要將該人加入你的好友圈。

高雄一名清秀女大生,接受陌生女子邀請加入朋友,結果身份、照片遭到盜用,對方就把姓名、照片都改得和她一樣,發送不堪入目的色情照片以及援交訊息,讓他被親朋好友誤會,女大生不堪其擾只好報警處理。報導指稱因為陌生人是表哥共同好友,不疑有他接受確認邀請,卻展開了一場惡夢,對方拷貝盜用她照片和個資,在交友網站留言,還邀請女大生朋友加她為好友,之後亂標記朋友在不堪入目的照片裡。

警方推測可能是色情業者假冒李同學的身分在臉書上公然攬客。

網路危機女主角名字春光乍洩防毒廣告隱私妹白歆

提醒大家若收到交友邀請,勿貿然加入,問問他如何知道你的聯絡資料,看看是否有詐。這不僅是為了保護你自己的隱私,也是保護你朋友。 繼續閱讀

如何保護你社群媒體上的隱私?

你如何在社群網站上保持資料隱私?根據趨勢科技的調查顯示,只有38%的人知道如何限制自己在網路上所分享的內容。這樣低的數據代表了有許多使用者可能會分享出比自己預期還更多的資訊。

fb smile face on fingers

在網路上過度分享可能會損傷到你自己的名譽。比方說,你的家人或老闆可能會看到被大意張貼出來的不雅照片。你的詳細資料也可能被用做身份竊盜,讓網路犯罪份子利用來冒充你。身份竊盜已經如此的猖獗,去年在美國,每三秒鐘就有一位身份詐騙的受害者

利用網站的隱私設定只是個開始。雖然嚴格的帳戶設定和工具可以幫你保護隱私,但還有其他會讓你的個人資料洩漏出去的方法。認識和解決這些潛在的隱私風險可以幫你保護自己的資料。

社群網路上可能會出現第三方應用程式,像是星座或智力測驗,但並非由網站本身所創造。這些應用程式通常會要求存取你的資料,以便個人化你的使用者體驗。如果你擔心應用程式所要求的資料數量,最好就不要安裝。

社群隱私how-to-protect-your-privacy-on-social-media
下載電子書

檢查你的應用程式設定以避免分享過多資訊:

Facebook:透過隱私設定內的應用程式選項來控制你動態時報和最新動態上應用程式活動的可見度。同時刪除或管理各應用程式的設定。

Google+:透過應用程式與活動來管理應用程式的可見度或刪除應用程式。

Twitter:透過應用程式選項來移除可以存取你Twitter帳號的第三方應用程式。
繼續閱讀

讚、連結和經驗教訓 關於社群網路,中小企業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龐大到媒體帝國,平民至便利商店,每家公司都紛紛將自己推到網路上,用最快也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來接觸他們的客戶。這是社群網路所帶來的好處,也是企業們駐足的地方。但你知道社群網路對企業來說是有風險的嗎?不管它們的規模大小。

關於社群網路,中小企業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關於社群網路,中小企業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事實一

各種規模、類型的企業都正在採用社群媒體。

並不是只有大型企業才會使用社群媒體,小型企業也會。在美國,大多數(58%)中小企業主會在社群媒體管道上發展網路及進行互動。註1

Facebook上的公司網頁對中小企業來說是排名最高的社群媒體管道(29%),其次是在Facebook社團上互動或張貼消息(23%),然後是在產業相關社群上互動(19%)。這不難知道原因,因為這些基本上都是免費的行銷,只需要有電腦跟網路就可以了。

中小企業肯定能夠透過社群媒體來接觸到大量的消費者。跟據ComScore統計,全球的網路人口中有84%會使用社群網站。註2 大多數人會花費五分之一的網路時間在社群網站上。在美國,社群網路的使用量幾乎增加了一倍,而在中國也增加了一半(53%)。註3

事實二

越來越多人在工作時瀏覽社群網站。

Salary.com最近一項關於浪費工作時間的全球性調查中發現,幾乎有三分之二的人(64%)承認自己在工作時連上與工作無關的網站。在這些網站中,Facebook是最受歡迎的虛擬聚會場所(41%),其次是LinkedIn(37%)。註4

這消息其實並不令人驚訝。事實上,一項趨勢科技在美國針對709名受訪者所做的IT資安人員問卷調查中發現,有54%的員工在工作時因為個人因素而使用社群媒體。而中小型企業的員工中有超過五分之三這樣做。註5

圖一、使用者會否因為個人因素而在工作時使用社群媒體的比例
圖一、使用者會否因為個人因素而在工作時使用社群媒體的比例

46%的人:在工作時不會因為個人因素使用社群媒體

54%的人:在工作時會因為個人因素使用社群媒體

事實三

社群網路威脅即使對小型企業也是一視同仁。

中小企業應該要知道,不管是大是小,它們也不能倖免於社群媒體威脅。中小企業員工就跟其他多數使用者一樣,也會落入社群媒體上的惡意陷阱。

假WhatsApp Facebook網頁>詐騙訊息顯示其他應該是WhatsApp的使用者>網頁導向偽造的星巴克行銷網頁>假Facebook版WhatsApp網頁 繼續閱讀

WhatsApp違反隱私法

作者:趨勢科技資深分析師Rik Ferguson

WhatsApp上會出現一些敏感的通訊
WhatsApp上會出現一些敏感的通訊

WhatsApp Inc.,一家非常成功的跨 (行動)平台訊息應用程式。被荷蘭資料保護機構(Dutch Data Protection Authority,CBP)和加拿大隱私委員會辦公室(The Office of the Privacy Commissioner of Canada,OPC)展開聯合調查。他們在一月廿八日所發表的聯合聲明裡指出WhatsApp有下列違規行為:

「違反國際公認的隱私原則,主要在對個人資料的保留、維護與揭露方面」。

這些發現進一步地強調了David Sancho在去年研究行動應用程式安全時所作出的結論。以及最近所發表關於資料隱私的Ponemon研究結論。

這項調查展開了有數個月,主要有三個發現,其中兩個問題已經被WhatsApp公司相當程度地解決了,但另外一個仍然尚未解決。

WhatsApp公司已經採取行動去解決的兩個問題,是關於他們網路通訊安全的部分。調查機構發現,使用WhatsApp發送的所有訊息都未經過加密,這意味著要攔截私人通訊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些通訊往往不只包含文字訊息,還會有圖片、聲音、視訊和位置資訊。在二〇一二年九月,為了回應這些調查,WhatsApp開始對其通訊加密。

另外,調查還發現WhatsApp用來產生「訊息交換用的密碼」的方式十分脆弱。基本上,訊息發送者的身份是由MAC地址或發送裝置IMEI號碼來加以確認。調查得出(正確地)結論,因為這些資訊相對上都很容易外洩或被竊取,要用來作為身份驗證機制並不可靠的,也非常容易就能夠偽造WhatsApp通訊的發送者。由於這個發現,WhatsApp公司已經改進驗證訊息發送者身份的技術,現在是使用隨機生成的金鑰進行簽章。

為了要能夠享受到這些重要的安全增強功能,WhatsApp用戶,不管是不是活躍的使用者,都強烈建議要確保自己所運行的是最新的版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