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索病毒變佛心了?!~電腦病毒史上的怪咖:逼打電玩、裝萌賣可愛、找名人代言、綁架檔案不要錢….

【不付錢就把你的手機/電腦變磚塊】⁣⁣但居然有勒索病毒要的不是錢!
-專挑金融/國防產業勒索的 Darkside,在暗網公布兩張捐款收據,但旋即遭一家兒童機構拒收。
-GoodWill勒索軟體,不要你的比特幣,而是要完成指定的三件善事,並上傳相片影音至社群網站及截圖 email 給駭客,才能恢複被加密的資料。
-新冠肺炎期間,不攻擊醫療單位的勒索病毒⁣⁣
本篇為大家介紹病毒史上的九個怪咖。

怪咖一:不忍殺生?這隻病毒請你自我刪除檔案?
怪咖二:他用防毒軟體,但為了看一張照片寧可中毒
怪咖三:不要錢的三隻勒索病毒
怪咖四:不加密檔案但裝萌討比特幣的勒索病毒
怪咖五:不屑邊緣人的勒索病毒
怪咖六:不給「代言」費的名人病毒
怪咖七:武漢肺炎期間,不攻擊醫療單位的勒索病毒 
怪咖八:勒索病毒集團把部分贓款捐給慈善機構 
怪咖九:用三件善事跟Good Will 佛心勒索病毒換密鑰

怪咖一:就是想中毒的防毒軟體用戶

【離奇客訴~】就算中毒 也要看庫妮可娃的真面目!?

當年紅極一時的安娜庫妮可娃 (Anna Kournikova) 病毒 在2001年 2月11 日發病,趨勢科技曾接獲使用者因電腦遭該病毒感染而打來客訴的電話。該名使用者非常生氣,但並不是因為中毒而生氣,而是我們的PC-cillin 防毒軟體移除了病毒,讓他頗為不悅。因為他還是很想看到庫妮可娃的照片。很顯然地,感染的問題已經是其次,客戶生氣的原因是因為最後沒有看到想看的照片。以下是該病毒的電子郵件訊息:

Subject line: “Here you have, :o)”
Message text: “Hi: Check this!”
Attachment: “AnnaKournikova.jpg.vbs”.

這就是社交工程 ( Social Engineering )陷阱活生生的案例! 2008 年一封以安潔莉娜裘莉為名標題為:「安潔莉娜裘莉的裸體影片」(「Angelina Jolie nude movie」)郵件,也因為一直有人在 Google 上搜尋安潔莉娜裘莉的照片和影片,進而使得趨勢科技有關該文章相關報導創下史上點閱率最高的文章。
Angelina

怪咖二:專找名人代言但不給代言費的病毒

繼續閱讀

《電腦病毒演變史》歷年駭客/詐騙集團經典語錄

1988 年趨勢科技成立之初,你知道當年出現的病毒,是靠 5.25 英吋的磁碟片傳播的嗎?

我們一同回顧 30年病毒演變史

這篇為大家整理歷年駭客經典語錄,這些語錄可能顯現在病毒發作訊息,或是藏在病毒碼裡,或是駭客對外公開的發言

 

在切入正題前,來看一段俄羅斯性感女駭客,原來駭客不只是那個戴帽 T ,總是頭低低的宅男

  • 「小心!這是病毒,快聯絡我們拿解藥」-1986 年第一隻感染個人電腦的病毒: BRAIN 大腦病毒
    創造BRAIN大腦病毒的是一對來自巴基斯坦兩兄弟─Basit與Amjad。當時兩兄弟只有17歲和24歲共同經營一間電腦軟體公司,為了追蹤有多少人非法盜用他們開發的心臟監控系統,在軟體中加入一項新功能,會跳出一則警告訊息:「Beware of this VIRUS…. Contact us for vaccination…(小心!這是病毒,快聯絡我們拿解藥)」,訊息中也留了聯絡電話,以確認用戶的使用身分是否合法。但後來發展的變種會吃掉硬碟空間。
  • 「 希望沒有造成您的不便」– 1987 黑色星期五病毒
    黑色星期五病毒,曾經傳出嚴重的災情,當年發病時會讓 A 磁碟機一直在亮燈狀態,並顯示這段訊息:「 We hope we haven‘t inconvenienced you」,一直至 1996 年度還高居趨勢科技病毒排行榜第二名
  • 「釣魚台是中華民國的土地」– 1997年,釣魚台巨集病毒
    1997年,一名國中生寫了釣魚台病毒,中毒者每月5月20日電腦都會出現『釣魚台是中華民國的土地』等對話框 >看更多

    繼續閱讀

《1987-2018 資安威脅演變史 》回顧主動事件應變策略的發展與對企業的意義

本文回顧威脅情勢發展上一些促使企業開始採取主動事件應變策略以強化其網路資安防禦的重大事件。

 

今日的威脅既複雜又猖獗,光靠防範似乎已經不夠。事實上,根據專家指出,威脅已經無可避免除此之外,再加上網路資安技術上的缺口也使得資安威脅對企業的營運、獲利和商譽帶來龐大的風險。為了因應這樣的情況,企業開始改懸易轍,建置一些主動偵測技術與事件應變策略來強化其防禦。換句話說,企業或許無法完全避免所有的資料外洩或網路攻擊,但卻能夠針對這類可能帶來重大損失的事件做好更周全的準備,進而降低、控制損害並從中復原。

然而,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這樣的改變?促使企業在網路資安防禦當中加入主動偵測、回應及矯正技術的因素為何?讓我們來回顧威脅情勢發展上一些促使企業開始採取主動事件應變策略以強化其網路資安防禦的重大事件。

1987 年 10 月

Cascade (瀑布) 病毒現身 (德國稱為「Herbstlaub」),其名稱的由來是:當該病毒啟動時,螢幕畫面上的文字會像瀑布一樣往下墜落到畫面底部。Cascade 當初原本打算避開 IBM 電腦不加以感染,但卻因為一個程式錯誤而讓它幾乎擴散至比利時某個辦公室中的所有電腦。Cascade 病毒的出現,也促使了防毒軟體的問世。

 

1987 年 11 月

Lehigh (理海) 病毒 (或稱為「command.com」病毒) 感染了 DOS 作業系統開機所需的系統檔案。該病毒是以當初發現病毒的美國理海大學 (Lehigh University) 來命名,是第一個會將電腦資料清除的病毒。為了因應這個病毒,該大學的電腦中心還對全校學生和教職員發出了緊急通告。此外,病毒的作者也通知了其他大學有關該病毒可能帶來的影響。

 

1988 年

Morris 蠕蟲發動阻斷服務 (DoS) 攻擊並大量散布,根據報導,網際網路上約有 10% 的電腦因而當機。這是當時第一個對網際網路骨幹造成重大影響的病毒之一。這起事件也因而讓人意識到網路緊急事件聯合應變的必要性,促使專家們成立了後來的「電腦緊急應變小組」(CERT)。而 Morris 蠕蟲也為隨後數十年企業所遭遇的惡意程式打下重要基礎。 繼續閱讀

12 個惡名昭彰的網路銀行木馬與五個不讓存款人間蒸發的方法

你在擁擠的馬路上行走時會小心扒手,那在網路呢?

網路銀行提供了許多便利性,也帶給詐騙份子可乘之機,為了避免Google的索引雷達,網路銀行扒手沒有註冊任何主機名稱/網域;他們假裝來自正常銀行的網路釣魚是用來獲取敏感資料;利用間諜軟體竊聽網路封包;甚至會試圖置換某些銀行的聯絡電話成攻擊者所控制的惡意號碼….

以下是一些攻擊者使用過並繼續讓許多網銀用戶存款人間蒸發的著名銀行木馬列表:

 

ZBOT(又名ZeuS): 監視使用者的瀏覽狀況以觸發攻擊

ZBOT是公認透過 HTTP POST 到遠端網址來收集資訊。網路犯罪分子可能會用取得的資料來從受害者身上竊取金錢或到地下市場出售。此外,一旦電腦受到感染,它也會成為「Botnet傀儡殭屍網路」網路的一部分。

2011年,ZBOT的原始碼在檔案分享網站流傳,並且在地下論壇迅速地蔓延。在ZBOT問世後幾年,許多網路犯罪分子利用它的程式碼來建立具備類似功能的變種。ZBOT變種常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行為,像是結合檔案感染型病毒,有些變種還會透過點擊付費(per-pay-click)模式收錢。

有些ZBOT變種會調整行為來躲避偵測,包括使用隨機標頭和不同副檔名,還會改變其加密方式。此外,它也加強其連到C&C伺服器的方法,像是使用Tor和點對點網路。

 

GOZI利用螢幕擷取和鍵盤側錄功能,取得登錄認證

GOZI銀行木馬是會監視網路流量的間諜軟體。利用其螢幕擷取和鍵盤記錄功能,它可以取得存在瀏覽器和郵件應用程式的登錄認證。GOZI利用Rootkit組件來隱藏相關進程、檔案和註冊表資訊。

在2015年9月,拉脫維亞的Deniss Calovskis在美國聯邦法院承認關於製造和散播網路銀行木馬GOZI的罪名。他在2015年2月從家鄉引渡到美國,Calovskis面臨60年以上的求刑,但認罪可能讓它大大縮短至10年再加上巨額罰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