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 (PDA) 等行動裝置在企業環境當中盛行了數十年。然而,隨著 Apple 的智慧型手機的推出,沒多久,企業員工就人手一台自己購買或公司配發的智慧型手機,而企業行動化的樣貌也徹底改觀。
儘管行動裝置管理領域多年來已有長足的進展,但仍有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例如,許多企業的資安措施多年來未曾更新,但駭客的技巧和手法卻不斷日新月異。
根據 2016 年 Ponemon Institute 針對企業資安人員所做的一份調查,67% 的受訪者表示其企業肯定或很可能已經發生資料外洩。此外,有 64% 的受訪者承認其企業在敏感資訊的防護方面缺乏戒心,有 63% 對於哪些公司資料可以儲存在員工行動裝置缺乏明確規範。
有四種情況,行動裝置很可能威脅企業並洩漏敏感資料:
1.使用者未能落實企業政策
員工是網路攻擊最大的外洩管道之一。儘管員工並非心懷惡意,但員工若未確實遵守公司或產業規範,就很可能讓公司大門敞開並引來駭客。根據 2016 年 Ponemon Institute 針對「全球 2000 大」(Global 2000) 企業所做的一份調查,67% 的受訪者表示其公司肯定或很可能已經因為使用行動裝置而發生資料外洩。此外,有 64% 的受訪者承認其企業在敏感資訊的防護方面缺乏戒心,有 63% 對於哪些公司資料可以儲存在員工行動裝置缺乏明確規範。
某些智慧型手機用戶並未使用鎖定畫面或者使用者驗證。
即使企業已經制定了良好的規範,但使用者若未能落實,還是會讓企業陷於資料外洩的風險當中。根據 2017 年 Pew Research Center 的一份報告指出,有些智慧型手機用戶並未養成一些簡單的良好習慣,例如隨時保持裝置更新,或是啟用裝置的使用者驗證功能。事實上,28% 的智慧型手機用戶未使用鎖定螢幕,40% 的用戶只有在覺得方便的時候才會更新裝置。這些懶惰的習慣,會讓不肖人士很容易掌握裝置並取得敏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