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肉搜,違法嗎?如何避免被人肉搜尋?

4月底 Google 宣布擴大用戶個資保護,用戶可以要求Google從搜尋結果移除特定敏感個資的連結,以防範肉搜或被用於金錢詐騙。到底什麼是肉搜?該如何預防?

什麼是肉搜?如何避免

✍ 肉搜是什麼?

肉搜或人肉搜尋,在英文稱為doxing或doxxing,也就是dropping dox的簡稱(dox指的是文件,像是Word檔案)。這是一種惡意暴露某人身份的行為,更直白地說,就是違反受害者意願去散播受害者的敏感資訊(如電話號碼、住家地址、電子郵件地址、身分字號等)。

肉搜著名的案例


現在人肉搜尋變得越來越常見,有些形成網路公審,有些成為網路上日益嚴重的騷擾、霸凌,甚至恐嚇。著名的例子包括:

🔎 台灣案例:

  • 2011年阻擋救護車且比中指的蕭姓男子,在短時間內被網友肉搜,並公佈其就讀學校、地址、手機號碼,家門外還有記者守候。該男雖事後道歉.也無法平息網友的圍剿,其雙親個資也被曝光。
  • 2020 年一名女網友在論壇控訴,她光顧台中某間知名壽司店後在Google評論給三顆星評價,竟遭店家肉搜,不只到該網友個人臉書留言,並在凌晨打了好幾通電話企圖聯絡女網友。

🔎 中國案例:

  • 2018年四川35歲女醫生與13歲男孩在泳池起衝突,丈夫教訓朝妻子吐口水的男孩,之後男孩家長上傳衝突影片到社群媒體,使得女醫生全家被肉搜,不堪網路霸凌,女醫生吞500片安眠藥自殺身亡。

🔎 美國案例:

  • 當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發生後,Sunil Tripathi因為被誤認為是肇事者之一後遭到肉搜,導致他被迫自殺。
  • 反墮胎運動支持者在美國肉搜、羞辱和恐嚇提供墮胎的醫生。這是件嚴重的事情,因為在1993年至2016年間有八名墮胎醫生被殺
  • 在2014到2015年時的玩家門事件,有數名女權主義記者遭到網路玩家肉搜,導致嚴重的騷擾活動和死亡威脅。
  • 在2016年,福斯新聞主播Lou Dobbs對川普的性騷擾指控者之一進行肉搜
  • 2022 年 Nicki Minaj 因為對兩名報導她反疫苗觀點的記者進行肉搜而引發爭議。
繼續閱讀

FluBot 木馬發出 DHL 簡訊釣魚,竊取銀行帳密和個資

FluBot 木馬發出 DHL 簡訊釣魚,竊取銀行帳密和個資

我們之前報導過一種危險的Android木馬程式 – FluBot,它在2020年12月首次被發現。這隻惡意軟體會透過內含惡意下載連結的簡訊來感染裝置,雖然簡訊聲稱是為了安裝追蹤包裹進度的應用程式。
◾延伸閱讀: Flubot 變種假好心提醒安卓手機用戶安全更新, 當心銀行存款蒸發

不過這只是惡意軟體入侵使用者裝置的先發部隊(所以稱為木馬)。安裝之後,惡意應用程式會要求存取權限 – 讓FluBot能夠輕易地停用安全系統並竊取銀行資訊。

繼續閱讀

如何將照片從 iPhone 傳輸到 Mac?

如果你對自己的拍照成果感到滿意,你應該會需要將 iPhone 上的照片傳到 Mac 來節省行動裝置上的寶貴空間。如果只是少量的照片,那只需將照片以郵件附件寄出即可,不過在本文中,我們會分享幾種更簡單、更方便將iPhone照片傳輸到Mac的方法。

Transfer Photos From iPhone to Mac

使用USB傳輸線將照片從iPhone傳輸到Mac


使用 Lightning-to-USB 傳輸線是將照片從 iPhone 傳輸到Mac最常見的方式。下面是幾種使用不同應用程式來進行的方法。

用 Finder 將照片從 iPhone 傳輸到 Mac


從macOS Catalina開始就沒有iTunes了。但你還是可以用Finder來輕鬆地同步iPhone與Mac。操作方法如下:

繼續閱讀

回顧2020:從網路安全的角度回顧這一年

2020年度網路安全報告重點回顧:
-超過1,600萬筆跟Covid-19有關的惡意威脅,其中有近90%是垃圾郵件[TC(1] 。

-連網裝置受駭客入侵發動內部攻擊(Outbound Attack)在2020年幾乎翻倍。路由器是主要目標,有15.5%可能成為Inbound Attack的受害者,而有5.1%則可能被入侵用於進行Outbound Attack。

-手機病毒/惡意行動應用程式的數量從2019年的近6,000萬到2020年下降到略超過3,500萬。然後關於惡意行動裝置的樣本數卻遽增了近70%,這表示駭客可能放棄使用惡意行動應用程式,轉向使用其他如網路釣魚等技術。

從發生過的事情來看,2020年可說是前無來者了。新冠肺炎(COVID-19)的爆發加上其他在這一年內所發生的大事件對網路安全格局造成了長遠的影響,為許多方面帶來劇烈的改變。隨著進入了2021,讓我們回顧在過去一年最值得關注的資安故事以及趨勢,這些都會包含在我們的2020年度網路安全報告裡。

Covid-19對重塑網路安全格局扮演著重要角色

hindsight-is-2020-1
圖1. 我們在2020年偵測到超過1,600萬筆跟Covid-19有關的惡意威脅,其中有近90%是垃圾郵件[TC(2] 。

攻擊者利用疫情爆發製作了一連串新冠肺炎(COVID-19)為主題的惡意威脅(包括惡意網址、垃圾郵件和惡意軟體)。這些惡意威脅多數是垃圾郵件,占所偵測超過1,600萬筆惡意威脅的近90%。

疫情迫使許多組織讓員工轉變成在家上班,這也造成在運作和資安政策上的重大變化,並且要採用遠端工作所需的技術。特別是虛擬專用網路(VPN)成為許多組織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即使這些技術被用來保護系統安全,技術本身也無法倖免於攻擊,光是一個VPN漏洞(CVE-2019-11510)就在2020年造成近80萬次的偵測數。

雙重威脅勒索病毒繼續危害企業


勒索病毒運營者繼續追求高價值目標,期望從受害者榨取更多的贖金。2020年最新的一個趨勢是雙管齊下的勒索計畫,攻擊者除了加密受害者系統上的檔案外,還威脅要將被竊資料公開在洩密網站上。

最先使用這類手法的勒索病毒之一是Ryuk,它在年中曾安靜了幾個月。但到了年底又強勢回歸,帶有更多功能的新變種(包括用來載入其他惡意檔案的BazarLoader)將目標放在醫療產業

延伸閱讀:《勒索病毒》專挑金融國防產業,偷極敏感資訊的Ryuk,為何總能取得巨額贖金?

hindsight-is-2020-2圖2. 經過4月到8月一段不活躍期後,Ryuk的偵測數量在10月份達到高峰。

Egregor是另一隻會使用雙重勒索手法而值得注意的勒索病毒家族。它最先是在9月出現,最終在12月份的時候對大型零售業者進行一波高調的攻擊。

延伸閱讀: 專攻擊知名企業的「雙重勒索」Egregor勒索病毒不只加密資料,還會主動通知媒體,讓被駭企業消息曝光

關鍵產業,如疫情對策直接相關的產業(醫療產業和製造業等)是勒索病毒運營者經常針對的目標。對這些產業進行攻擊可能會導致可怕的後果。例如,當醫院遭受勒索病毒感染可能會導致病患死亡,而疫苗生產設備遭受破壞可能會造成本已緊張的全球供應鏈中斷。

雲端技術、物聯網和行動環境的風險成為焦點


雲端技術、物聯網(IoT ,Internet of Thing)和行動裝置對遭受疫情影響的工作環境來說相當重要,也更加凸顯出這些技術所涉及的風險和資安挑戰。

設定不當仍是雲端基礎設施所遇到的主要問題。我們看到有許多因為雲端部署設定不當所導致的資安事件,後果往往會導致虛擬貨幣挖礦( coinmining )病毒。

根據我們的資料顯示,跟2019年相較起來,連網裝置直接遭受外部攻擊(Inbound Attack)在2020年成長了超過三倍,而連網裝置受駭客入侵發動內部攻擊(Outbound Attack)在2020年也幾乎翻倍。路由器是主要目標,有15.5%可能成為Inbound Attack的受害者,而有5.1%則可能被入侵用於進行Outbound Attack。

我們觀察到惡意行動應用程式的數量從2019年的近6,000萬到2020年下降到略超過3,500萬。然後關於惡意行動裝置的樣本數卻遽增了近70%,這表示駭客可能放棄使用惡意行動應用程式,轉向使用其他如網路釣魚等技術。

以上以及更多的內容都可以從趨勢科技2020年度網路安全報吿(A Constant State of Flux: Trend Micro 2020 Annual Cybersecurity Report)中找到,從網路安全的角度重新審視了定義這一年的故事、趨勢和數字。

@原文出處:Hindsight is 2020: Looking Back on the Year From a Cybersecurity Perspective


 [TC(1]

 [T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