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科技的威脅研究團隊揭露了一個包含249款假虛擬貨幣錢包應用程式的犯罪網路,造成了超過430萬美元被盜。鑒於還是有許多假應用程式在外肆虐,請繼續閱讀本文來了解該如何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騙局如何運作?
駭客們製作了各種假虛擬貨幣錢包應用程式,努力去完美地模仿MetaMask、imToken、Bitpie和Trust Wallet等應用程式。
駭客們很聰明,會利用各種手段來針對受害者。下面是你該注意的地方:
繼續閱讀趨勢科技的威脅研究團隊揭露了一個包含249款假虛擬貨幣錢包應用程式的犯罪網路,造成了超過430萬美元被盜。鑒於還是有許多假應用程式在外肆虐,請繼續閱讀本文來了解該如何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駭客們製作了各種假虛擬貨幣錢包應用程式,努力去完美地模仿MetaMask、imToken、Bitpie和Trust Wallet等應用程式。
駭客們很聰明,會利用各種手段來針對受害者。下面是你該注意的地方:
繼續閱讀你開始投資加密貨幣了嗎?很多人都選擇用MetaMask「小狐狸錢包」這套數位加密貨幣錢包來進行交易,不過當你要點入任何連結和輸入密碼前請務必要特別小心。
趨勢科技最近偵測到許多假的MetaMask「小狐狸錢包」郵件,主題各不相同,有電子報、通知,以及會謊稱你的MetaMask錢包將因某些安全問題而被暫停使用的安全警報:各種主題的假MetaMask郵件。
本文探討 Linux 系統上各種不同挖礦( coinmining )程式彼此爭奪運算資源的激烈戰況。此外也說明這些惡意程式已開始入侵 Docker 環境與使用開放 API 的應用程式。
在一般人的印象裡,Linux 生態系應該比其他作業系統更安全、也更穩定,所以才會連 Google、NASA 和美國國防部 (DoD) 都採用 Linux 來架設其網路基礎架構和系統。可惜的是,Linux 並非只受到知名大型機構青睞,它對網路犯罪集團來說也是相當具吸引力。
本篇部落格探討 Linux 系統上各種不同虛擬加密貨幣挖礦程式彼此爭奪運算資源的激烈戰況。此外也說明這些惡意程式已開始入侵 Docker 環境與使用開放 API 的應用程式。
虛擬加密貨幣挖礦活動本質上不算惡意行為,頂多就是像 1800 年代的淘金熱一樣。只不過當年挖礦的工具是十字鎬和鏟子,如今換成了電腦,而開採的對象從黃金變成了各種虛擬加密貨幣,如:比特幣 (Bitcoin)、門羅幣 (Monero)、乙太幣 (Ethereum)、XRP 等等。隨著虛擬加密貨幣的市值突破 3,500 億美元,虛擬加密貨幣已名符其實成為一種數位金礦。
但很不幸的,並非所有數位淘金者都會透過正當手段來賺錢。網路犯罪集團經常偷偷在一些使用者的裝置上安裝虛擬加密貨幣挖礦惡意程式,利用使用者的運算資源來幫他們挖礦,完全不經使用者同意。如此一來,他們完全不需投資任何挖礦設備就能輕鬆賺錢。
近年來, 虛擬加密貨幣挖礦惡意程式大量成長,尤其是門羅幣挖礦程式。因為這款虛擬加密貨幣提供了交易的完全匿名性與私密性,因此非常適合非法交易使用。除此之外,我們發現網路犯罪集團會利用各種手段來讓獲利最大化。他們喜歡鎖定一些運算效能強大的裝置,並且將其他競爭對手的挖礦程式清除,同時也試著擴大平台和裝置的版圖。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研究 Linux 虛擬加密貨幣挖礦惡意程式的成長趨勢。之前我們就曾分析過 KORKERDS 這個 Linux 惡意程式,它會隨附在一個 rootkit 當中,用來隱藏惡意的處理程序,不讓系統監控工具發現。此外我們也探討過 Skidmap 這個會調降受害裝置資安設定的 Linux 惡意程式,而且它還能提供後門讓駭客存取裝置。
前述兩個挖礦惡意程式都展現了高超的技巧,利用受害裝置的資源幫駭客賺錢。今日,我們要特別點出我們從自家誘捕網路和網際網路上都觀察到的一項日益普遍的現象,那就是現在的挖礦程式都會將受害裝置、系統及環境內其他類似的惡意程式停用或移除。
根據我們所分析到的樣本,這類挖礦程式在感染裝置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裝置上是否有其他競爭對手的挖礦程式。如果偵測到其他挖礦程式,就會清除競爭對手的處理程序,並從系統上將其程式徹底清除,確保它們無法再次啟動。
繼續閱讀趨勢科技架設的某個誘捕環境在一個遭到入侵的網站 (hxxps://upajmeter[.]com/assets/.style/min) 上偵測到虛擬加密貨幣挖礦攻擊。歹徒在該網站上插入一些指令來下載其主要指令列腳本 (shell script),也就是趨勢科技偵測到的 Trojan.SH.MALXMR.UWEJS。這個挖礦程式由多個元件所組成,包括不同的 Perl 和 Bash 腳本、二進位檔案、應用程式隱藏工具 Xhide 以及一個掃瞄工具。此挖礦程式在散布時會掃瞄電腦是否含有某些漏洞,且會利用暴力登入方式 (主要是使用預設的登入帳號和密碼) 來入侵電腦。
根據我們對該威脅的分析顯示,惡意檔案會在一天當中執行多次,定期將受感染電腦的最新狀況回報給幕後操縱 (C&C) 伺服器。感染過程當中使用的指令列腳本也會下載一些包含其掃瞄工具、執行程序隱藏工具,以及最終惡意檔案的壓縮檔。
除此之外,這項威脅還會利用一個執行程序隱藏工具來隱藏挖礦程式的二進位檔案,讓一般使用者更不容易注意到歹徒的挖礦活動,頂多只會發現電腦效能變慢,以及某些可疑的網路流量。這是歹徒用來掩蓋其掃瞄、暴力登入與挖礦活動的一種已知手法。
繼續閱讀12月 13日是2019年的最後一個黑色星期五, Friday 13th 黑色星期五在 1987 年發病以來已經超過 30歲。黑色星期五,這是個被西方社會認為是不幸、不吉利的日子。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黑色星期五當天發生的交通事故比平日高出 13 個百分點。
根據趨勢科技統計,13 號星期五當天發病的已知病毒也有五隻。但是這些病毒屬於低度風險的病毒,相較於隱藏在頁面後面看不到的威脅,它的傳播力與破壞力已經不足以構成威脅了。取而代之的是近年超熱門的五大類型網路詐騙 。
雖然「黑色星期五」病毒,曾經傳出嚴重的災情,甚至在 1996 年度高居趨勢科技病毒排行榜第二名,當年發病時會讓 A 磁碟機一直在亮燈狀態,並顯示 “ We hope we haven‘t inconvenienced you” 訊息的黑色星期五,已經邁入毫無戰鬥力的退休狀態。
33歲對電腦病毒而言,卻是人瑞級電腦病毒,甚至可說是大量病毒爆發時代走入歷史的時刻,當年「Friday 13th-13號星期五」病毒上身時,A磁碟機會一直在亮燈狀態。「Friday 13th-13號星期五」的變種病毒很多,包括,Edge、Friday 13th- 540C、Friday 13th-978、Friday13th-B、Friday 13th-C、Friday 13th-D、Friday 13th-NZ、QFresh、Virus-B 等。事實上,感染方式相差無幾,包括增加文件長度、擴大感染範圍、出現令人哭笑不得的訊息。
另外一隻專門在13號星期五發病的知名病毒是「耶路撒冷病毒」,1987年11月耶路撒冷病毒在以色列的Hebrew大學被發現。雖然它和「13號星期五」的生日只差一個月,但感染的後遺症卻比前者嚴重。中毒電腦會出現系統執行速度變慢的現象,每逢13號星期五會在螢幕左下方出現黑色視窗,並會刪除正在執行的程式。
-2018年7月13 日黑色星期五當天,宜蘭在地十年漫畫店因為勒索病毒宣布結束營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