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hlite IoT 惡意程式新增挖礦與後門功能,專門攻擊 WeMo 品牌裝置

最近,趨勢科技發現 Bashlite 惡意程式出現新的版本,會將其感染的物聯網(IoT ,Internet of Thing裝置收編到某個殭屍網路來發動分散式阻斷服務 (DDoS) 攻擊。趨勢科技將這些惡意程式命名為 Backdoor.Linux.BASHLITE.SMJC4、Backdoor.Linux.BASHLITE.AMF、Troj.ELF.TRX.XXELFC1DFF002 以及 Trojan.SH.BASHDLOD.AMF。根據其採用的 Metasploit 模組來看,此惡意程式專門鎖定採用 WeMo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UPnP) 通用隨插即用應用程式開發介面 (API) 的裝置來攻擊。

Bashlite 惡意程式亦稱為 Gafgyt、Lizkebab、Qbot、Torlus 或 LizardStresser,其最為人知的不良事蹟是 2014 年曾發動大規模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 (DDoS),如今它甚至開始跨界感染 IoT 裝置。先前的 Bashlite 版本會利用 Shellshock 漏洞來入侵裝置,然後再透過遠端指令遙控被入侵的裝置發動 DDoS 攻擊 (如 2016 年所發生的事件),或者再下載其它惡意檔案到被入侵的裝置。

這次發現的新版 Bashlite 相當值得關注。首先,其感染方式已不再仰賴特定 CVE 漏洞,而是使用可公開取得的 Metasploit 漏洞攻擊模組。此外,新版也支援更多 DDoS 遠端遙控指令,以及一些虛擬貨幣和後門功能。同時,還會在裝置上植入惡意程式來將競爭對手的殭屍病毒移除。

繼續閱讀

Mirai 變種 Miori 再進化:IoT殭屍網路透過ThinkPHP遠端程式碼執行漏洞散播

對許多的物聯網(IoT ,Internet of Thing使用者來說,針對智慧型設備的漏洞攻擊一直都是個問題。而最惡名昭彰的物聯網威脅或許是不斷變種的Mirai惡意軟體,一直被用在許多的攻擊活動中,會利用預設或弱帳密來入侵設備。自從它的原始碼在2016年流出之後,出現了各種不同的Mirai變種和衍生病毒。

我們分析了一個稱為「Miori」的Mirai變種,它會透過PHP框架(ThinkPHP)的遠端程式碼執行(RCE)漏洞散播。它所利用的漏洞比較新 – 相關的詳細資訊到12月11日才浮出水面。這隻IoT殭屍網路病毒會攻擊ThinkPHP 5.0.23及5.1.31之前版本的上述漏洞來進行散播。直得注意的是,我們的Smart Protection Network也顯示出ThinkPHP RCE相關資安事件在最近有所增加。我們認為駭客們會各自利用ThinkPHP漏洞來賺取好處。

除了Miori,有幾隻已知Mirai變種(如IZ1H9和APEP)也會利用相同的RCE漏洞進行散播。這些變種都會用預設帳密或暴力破解攻擊來透過Telnet入侵並散播到其他設備。一旦這些Mirai的變種感染了Linux機器,就會將其變成殭屍網路的一部分,用來進行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攻擊。

檢視Mirai變種 – Miori

Miori只是Mirai諸多分支的其中一個。Fortinet曾介紹過它跟另一個變種Shinoa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我們自己的分析顯示使用Miori病毒的駭客利用Thinkpad RCE來讓有漏洞的機器從hxxp://144[.]202[.]49[.]126/php下載並執行惡意軟體:

Figure 1. RCE downloads and executes Miori malware

圖1.、RCE下載並執行Miori惡意軟體

繼續閱讀

Outlaw駭客集團散播殭屍網路來進行虛擬貨幣挖礦、網路掃描和暴力破解

趨勢科技在之前發表過使用IRC殭屍網路的Outlaw駭客集團。而本篇文章將會繼續介紹該集團殭屍網路的主機部分,我們發現它試圖在我們的IoT蜜罐系統上執行腳本。殭屍網路利用工具 – haiduc在網路上找尋目標並用常見的命令注入漏洞來進行攻擊。一旦成功就會在目標系統上執行腳本min.sh(趨勢科技偵測為Coinminer.SH.MALXMR.ATNJ)。

我們這次發現兩個版本的Outlaw變種。第一個版本所用的腳本有兩個功能:挖礦程式和Haiduc工具。挖礦程式也有兩種格式。一種是純文字的bash/Perl腳本,另一種是混淆過的Perl腳本來避免被內容檢測入侵防禦系統(IPS)/防火牆所偵測。

而第二個版本主要是用於暴力破解,並且會進一步攻擊Microsoft遠端桌面協定和雲端管理cPanel來提升權限。而伺服器列表也顯示出漏洞攻擊的意圖,這份列表內的伺服器執行著有已知漏洞的程式庫libc.so.6。

 

第一個版本變種概述

下載的挖礦程式會用同時可在Linux和Android上執行的程式來挖掘門羅幣。這支挖礦程式會先檢查系統上是否有其他執行中的挖礦程式。如果發現,此腳本就會終止之前挖礦程式並執行自己的程式。這表示這隻殭屍程式可以劫持其他殭屍網路的挖礦活動。要注意的是,有些Mirai變種也具有相同的功能,但跟某些Mirai變種不同的是,這隻殭屍程式不會修補受害者來保護他們避免被再次感染。

開始挖礦後,殭屍網路會檢查程序列表來確認挖礦程式確實在執行中。如果沒有,就會再次下載惡意檔案並重新啟動挖礦程序(包括檢查是否存在其他挖礦程式)。

此過程讓駭客可以從其他攻擊者手上偷走入侵的挖礦主機,並用更新版本的挖礦程式來重新感染主機,能夠在這些攻擊者的XMR錢包被劫持後繼續運作。

一旦開始進行挖礦,挖礦程式就會回報給放有隨機名稱PHP腳本的被入侵網站。

腳本的另一功能負責散播殭屍網路。它所使用的是haiduc,我們之前就注意到它是Outlaw駭客集團主要使用的工具。這支haiduc工具會先暴力攻擊運行SSH服務的有漏洞主機。它所用的列表以PHP腳本形式放在被入侵網站上。一旦暴力破解成功,就會執行擴散殭屍網路的命令。它會安裝被入侵網站所提供的min.sh腳本。接著根據PHP腳本設定來掃描目標,並用電子郵件將結果寄給殭屍網路管理員(寫在其中一個PHP腳本內)。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此集團會利用IRC bot來形成殭屍網路,但這次是利用PHP來控制殭屍網路。不過挖礦程式和haiduc工具仍來自同一組織。

殭屍網路會從hxxp://www[.]karaibe.us/.foo/min.sh下載惡意shell腳本。奇怪的是,該網域會在原始碼中嵌入Google Analytics腳本,可能是為了讓殭屍網路管理員監控攻擊活動。目前此網域會被導到籃球聯賽積分榜網站。Outlaw駭客集團一直都使用著此項技術,並且很明顯地,透過PHP漏洞攻擊更多網站來取得新的C&C或內容派送伺服器是他們的核心活動之一。 繼續閱讀

起死回生的Emotet銀行木馬程式,在全球建立了721個非重複的 C&C 伺服器

曾由趨勢科技在 2014 年所發現的「Emotet」銀行木馬程式,去年已經正起死回生,並推出自家的垃圾郵件模組來散布該程式,開始攻擊一些新的產業和地區,甚至能躲避沙盒模擬與惡意程式分析技巧。今年,我們進一步分析了 Emotet 的活動來了解這個模組化惡意程式的惡意行為。我們針對 Emotet 的相關威脅樣本進行了一番徹底的研究,包括 2018 年 6 月 1 日至 11 月 15 日這段期間所蒐集到的相關威脅樣本:8,528 個非重複網址、5,849 個文件植入程式以及 571 個執行檔,並發現了 Emotet 的幕後基礎架構以及可能的犯罪集團資訊。

》 延伸閱讀: 假冒銀行轉帳通知耍詐!!銀行惡意軟體會利用網路監聽來竊取資料

以下是幾項重要的研發現:

  1. 至少有兩組並行的基礎架構在背後支撐 Emotet 的殭屍網路
    當我們將該惡意程式的幕後操縱 (C&C) 伺服器和 RSA 金鑰進行分類之後就能清出看出兩組不同的基礎架構。此外我們也發現歹徒每個月都換更換一次 RSA 金鑰。而不同基礎架構所推送的下一階段惡意程式在用途和攻擊目標上並無重大差異,因此分開兩組基礎架構的用意應該只是為了讓 Emotet 更不容易被追查,同時也提供容錯備援的能力。
  2. Emotet 的相關樣本可能是經由多個分層負責的不同單位所製作
    從活動模式不一致的情況可以看出,負責製作及散布文件植入程式的幕後單位,似乎與負責壓縮及部署 Emotet 執行檔的單位不同。文件植入程式在非上班時間 (UTC 時間凌晨 1:00 至 6:00) 會停止製作。此時很可能有三組不同的電腦正在壓縮及部署 Emotet 的執行檔,其中兩組的系統時區可能分別設定在 UTC +0 以及 UTC +7。
  3. Emotet 惡意程式的作者很可能住在 UTC+10 或者更往東邊一點的時區內
    當我們根據每個執行檔樣本所解壓縮出來的惡意程式組譯時間戳記來將這些執行檔分類時,我們可歸納出兩個樣本群組,其組譯時間戳記與惡意程式首次在外發現的時間一致。這原因很可能是組譯時間戳記使用的是惡意程式作者的電腦當地時間。如果這些當地時間正確無誤的話,那就可推論出惡意程式作者很可能住在 UTC +10 或更往東邊一點的時區內。

繼續閱讀

新型態網路釣魚:以熟人回信手法散發病毒, 教育、金融及能源產業為攻擊目標

雖然,絕大多數的網路釣魚(Phishing)行攻擊動本質上都相當單純,也容易辨識,因為它們通常都假冒某個合法機構發信,然後隨附惡意檔案或者在內文當中包含惡意連結。不過,我們在今年 9 月發現了一波垃圾郵件採用了一種更精密的網路釣魚手法。這波垃圾郵件使用了預先駭入的電子郵件帳號,以回覆現有電子郵件對話串的方式來散布惡意程式。由於該郵件是發到既存的對話串當中,因此很容易讓收件人不知不覺上當。等到受害者發現自己遭到網路攻擊時,通常為時已晚。

此波攻擊非常類似 Talos 在今年稍早所發現的 URSNIF/GOZI 垃圾郵件攻擊行動,後者使用的是預先駭入並收編至 Dark Cloud 殭屍網路(botnet)的電腦來發送電子郵件至已經存在的對話串當中。因此,這波行動很可能是上一波攻擊的延續或衍生攻擊。

趨勢科技從目前蒐集到的所有資料當中發現,這波行動主要攻擊北美和歐洲地區,但我們也在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發現一些零星的類似攻擊。而攻擊的目標以教育、金融及能源產業為主,不過也出現在房地產、運輸、製造和政府機關等其他產業。

留意警訊

為了說明這波網路釣魚攻擊的可信度有多高,我們在下面附了一個電子郵件樣本 (如圖):

 Figure 1. Example of a malicious email that is used to reply to a conversation

圖 1:回覆某電子郵件對話串的惡意電子郵件樣本。

由於信件是來自熟人,而且是回覆現有的對話串,因此很容易讓收件人不疑有詐。除此之外,信件的主旨和文法也似乎沒什麼錯誤,甚至信件結尾還附上個人簽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