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仍是最愛,但青少年正在尋找臉書替代品,以避免父母監視

作者:Vic Hargrave(趨勢科技OSSEC社群經理)

如果你對於十幾歲小孩在網上主要擔心的是他們可能會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那麼圍繞著照片和影片分享的新社群網路會讓你很擔心。至少當你和你的孩子在Facebook上時(你有堅持要他們加你好友,對吧?),你可以很容易地了解他們做了什麼。

iskf

皮尤網路研究其他研究發現,絕大多數接受調查的青少年仍然使用Facebook,但這趨勢可能已經到達了高峰。青少年正在尋找替代的社群媒體論壇來和朋友互動,以避免來自他們父母的監視。因為他們的父母都是狂熱的Facebook使用者。

Y Combinator的一位合作夥伴Garry Tan對1,038名青少年進行一項問卷調查,詢問他們所使用的社群網路服務,結果顯示在下面圖表。

 

來源:Tumblr在青少年間比Facebook更突出嗎?

 

根據這項研究顯示,Tumblr似乎比Facebook更受歡迎,Twitter、Instagram和SnapChat也都吸引了相當數量的青少年。我敢肯定你聽過Twitter,限制用140內的字數來推文的微網誌服務。Instagram是照片張貼服務,最近被Facebook收購,每天有四千萬照片被貼出。

其他青少年喜歡的社群網路

你可能對其他幾個不大熟悉,所以這裡對這些社群網路服務做個簡短的介紹,有一些我沒有在任何調查中讀到過,但曾經上過些新聞。

Tumblr

 

Tumblr是個部落格平台,特色是簡短的貼文跟大量的使用圖片。在25歲以下的人之間非常受歡迎。Tumblr社群最為人注意的是其使用者的熱情,每天會在這服務花上大量的時間,這是Facebook所渴望的東西。

SnapChat

  繼續閱讀

如何教導孩子避開網路犯罪

作者:Lynette Owens

駭客、垃圾郵件(SPAM)郵件散發者、身分竊賊。這些都比不上網路霸凌bully、性愛簡訊或網路變態來得更讓家長擔心或害怕。但是,就我從事資訊安全產業十幾年的經驗,加上身為家長及網際網路安全代言人的角色的觀點,我可以告訴各位,您的孩子 (還有您自己) 碰上網路犯罪的機率遠大於任何其他線上安全威脅。

兒童安心上網

儘管這類犯罪的目標並非針對兒童 (除非是兒童身分竊盜),但網路犯罪者在人們聚集之處設下了重重陷阱來增加其成功機率。社交網路、行動應用程式商店、熱門網站、下載遊戲、甚至是文字簡訊,凡是年輕人會在網路上逗留的地方,都無法免於網路犯罪的入侵。

很重要的一點是,這樣的危險並不只侷限於個人電腦或 Windows 裝置。Android 手機和 Mac 電腦也同樣危險 (如最近發生的蘋果電腦Flashback 惡意程式)。

網路犯罪的手法包羅萬象,從引誘您下載監視軟體到您的電腦、竊取您的個人資料,到利用您的電腦來散發垃圾郵件 (並藉此賺錢) 或攻擊某個網站來達成他們的目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方法,多得不勝枚舉。每一種都可以花上一至二篇的部落格文章來說明。

以下是幾種兒童容易掉入網路犯罪陷阱的方式:

  • 搜尋引擎連結。通常,每當全世界有重大事件發生時,例如:驚爆頭條、期待已久的電影、最新的 iPhone 或電玩遊戲發表等等,人們就會急著上網尋找進一步的消息。而利用 Google 之類的搜尋引擎來查詢資訊,就是您獲得情報的絕佳方法。因此,網路犯罪者會隨時留意這類消息,然後在您的搜尋結果當中設下陷阱。他們會建立許多貌似提供您所需資訊的正常網站,然後設法讓這些網站連結出現在您的搜尋結果當中,而且排在前面,讓您更可能點到。歹徒可能利用這些連結進一步引誘您下載一些意想不到的內容,或者,光是點選這些連結,就能讓您的系統感染惡意程式。
  • 好康的誘惑兒童可能會被網路上一些好康的熱門產品、電影、音樂或遊戲所吸引,網路犯罪者會利用一些聰明的技巧讓兒童點選、下載或提供個人資訊以取得這些好康物品。有時候,這些訊息會透過簡訊、假冒好友在您Facebook上按「讚」,或者假冒成遊戲的廣告讓您點選。
  • 假手機應用程式今日手機應用程式非常普遍,因此,網路犯罪者無不想盡辦法製造一些假冒的熱門應用程式來進入您的手機。應用程式商店當中的程式琳瑯滿目,有時很難判斷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因為假的程式偽裝得幾可亂真。TrendLabs 研究人員最近在 Android 應用程式商店當中發現一些假冒熱門相片應用程式 Instagram 與最新版 Angry Birds Space 遊戲的應用程式。這些假的應用程式會做一些對您不利的事 (例如要您提供個人資訊,或下載惡意程式到您手機)。 繼續閱讀

家有宅童必備六個自保小絕招

 

電玩與線上遊戲夯,卻可能是戕害孩子成長的隱形殺手!行動裝置遊戲 與線上遊戲在近年掀起巨大風潮,更成為台灣家庭的另類保母,但這樣的「科技保母」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形成電玩或網路成癮症,更可能讓孩子成為網路霸凌的對象!根據趨勢科技的調查,近1/3的青少年曾於上網時遭受過網路霸凌,更有13%表示曾接收過威脅訊息或成為網路謠言散播的受害者。長期關心兒童網路安全的趨勢科技從資安專家的角度出發,提供六大秘訣,有效確保孩子能夠安全遊玩而不會成為網路霸凌的犧牲者。

根據兒福聯盟的最新調查,台灣幾乎所有家庭都有電玩、遊戲3C產品,超過20%的兒童每天與這些產品相處1-3個小時;電玩與遊戲產品對台灣兒童更有致命的吸引力,高達90%以上的台灣孩子都曾主動要求玩相關產品[1]。電玩、3C遊戲產品與線上遊戲雖可引起孩童適度的愉悅感,但您知道嗎?根據趨勢科技調查顯示,有近1/3 的青少年曾是網路霸凌的受害者,電玩、3C與線上遊戲既是現代孩童與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但要如何讓孩子能玩的開心、健康,相信是現代繁忙家長們最頭痛的問題之一。趨勢科技特別從資訊安全專家的角度出發,提供家長六大秘訣,防範來自3C電玩與線上遊戲的威脅:

 

任何曾經試圖打斷小孩玩憤怒鳥 (Angry Birds) 或農場鄉村 (Farmville) 的家長都會發現兒童對於行動裝置遊戲和線上遊戲有多麼著迷。

以下是一些讓您確保孩子能夠安全遊玩而不會遭到霸凌、下載到病毒或者將生活預算浪費在遊戲上的方法。

 

1.       電玩主機放在公共空間,共同參與。
將電玩主機放在家中的公共空間,或者在孩子使用時待在旁邊。如果是多人對戰遊戲,您甚至可以一起加入,說不定您也會發現樂趣,但更重要的是,您會更了解孩子在迷些什麼。
 

2.       使用電玩主機內建的家長監護功能。
電玩主機通常會具備家長監護功能,讓您防止孩童玩到不適合其年齡的遊戲。此外,您也可以限制遊戲的時間及遊戲對象。

3.       教孩子網路代號也不應透露其年齡、性別或地點。
您的孩子不應將自己的住址或就讀學校告訴從未謀面的線上朋友。同樣地,孩子的網路代號也不應透露其年齡、性別或地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