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國慶日起,Line上就出現一款「國旗女孩」免費貼圖。有很多藉著假日出現的免費貼圖,其實根本是來騙個資的假貼圖,千萬別再當作好康分享給朋友
最近防詐達人的後台每日都偵測到一組詐騙貼圖被瘋狂轉發,叫做「國旗女孩」,但其實這是一種騙人個資的「假貼圖」,到底他的詐騙手法是什麼,免費貼圖的背後潛藏什麼危險,讓我們帶你深入了解!
繼續閱讀資料外洩事件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果你已經成為資料外洩的受害者(或者說,你已經被pwned了),這時就必須要充分了解資料外洩帶來的後果以及應該採取的行動。
Pwned起源於網路遊戲魔獸爭霸內owned的拼寫錯誤,意思是被擊敗或羞辱。隨著時間過去,它也被用來描述未經授權的存取或數位資產外洩。所以,如果你的電子郵件地址或密碼被pwned,這代表它在資料外洩事件中被洩露,你的帳號安全已經受到威脅。
個人可識別資訊(PII)是指任何能夠用來識別你的資料,例如你的姓名和地址、身分證字號或銀行帳號。隨著網路科技的普及,個人可識別資訊(PII)也變得更加容易被盜取或濫用。所以了解分享個人資訊的風險以及該如何確保這些資訊安全就變得相當重要了。
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見的個人可識別資訊(PII):
➤ 包裹出現這特徵,超商店員警告是詐騙!詐騙集團為何會寄包裹給你?
繼續閱讀火紅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自幾個月前發表以來一直都是新聞的焦點,正面和負面的報導都有。雖然使用者可以用ChatGPT做出許多令人驚奇的事情,但人們也因為安全、隱私問題以及網路犯罪分子和線上詐騙者的使用而感到擔憂。三星公司和義大利政府等不同機構都已經開始禁止使用ChatGPT,也有專家呼籲暫停AI的開發。
最近,當AI教父Geoffrey Hinton公開退出Google,以便以客觀身份警告ChatGPT和Google Bard等AI系統的潛在風險時,也讓這類報導達到巔峰。Hinton指出:「這項技術會帶來龐大好處,但全世界也必須在AI安全及控制方面進行大量且緊急的投資。」
如果這些對母公司OpenAI來說還不算什麼,那現在ChatGPT遭遇了第一次資料外洩事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