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四分之三的資安事件因未受管理資產所引起

【2025年6月3日,台北訊】全球網路資安領導廠商趨勢科技(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4704)發布一份最新研究註一指出,從認知到攻擊面風險、到採用專業工具來管理這項風險,兩者之間存在著令人擔憂的落差。

閱讀這份趨勢科技最新研究

一份針對全球2,000多名網路資安領導人的研究指出,有73%的企業曾因為不明或未受管理的資產而發生資安事件。隨著生成式AI的大量出現及其伴隨而來更高的複雜性,加上辦公室和員工家中使用的IoT裝置數量不斷成長,這類未受管理的資產數量也正快速增加。

結果就是,有91%的受訪者承認攻擊面管理與其公司的業務風險有直接或部分的關聯。另有一大部分受訪者認知到無法管理暴露在外的資產可能帶來的風險除了立即的資安威脅之外,還可能嚴重危及:

繼續閱讀

網路犯罪迎來三大變革 代理式AI成資安關鍵

【2025年4月14日,台北訊】生成式AI快速發展,企業導入相關工具以提升營運效率,犯罪組織也透過其輔助編寫惡意軟體,使犯罪工具更易於使用、演變威脅手法。全球網路資安領導廠商趨勢科技(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4704)指出,當前的網路犯罪態勢從「網路犯罪即服務(Cybercrime as a Service)」演進到以AI代理為基礎的「網路犯罪即代理(Cybercrime as a Servant)」,網路犯罪迎來重大變革,未來將出現全新的犯罪商業模式。趨勢科技呼籲企業應隨時關注資安態勢發展,了解當今駭客常用攻擊手法,並利用整合性資安工具如:Trend Vision One™做好網路資安曝險管理,透過生成式AI和自建的大型語言模型,讓IT團隊更精準地預測整體攻擊面的風險,主動防範來自端點、雲端、網路、電子郵件、身分、AI以及資料等各方威脅。

趨勢科技將於4月15日到17日期間於台灣資安大會中展出AI賦能資安管理平台Trend Vision One™,同時也將於現場演講議程中分享當今網路犯罪中的威脅態勢及主動式資安曝險策略等資訊,協助企業強化資安佈局。看更多關於趨勢科技在台灣資安大會的分享內容

繼續閱讀

2025 NVIDIA GTC大會- 趨勢科技分享「AI解鎖:安全創新時代的基礎」

眾所矚目的2025年NVIDIA GTC大會上週於美國舉行,趨勢科技於此大會中亦以AI 解鎖:安全創新時代的基礎」為題,由趨勢科技資安技術專家岳鵬遠以影片呈現精采分享,揭示AI時代的資安態勢。

本次演講提出全球企業對 AI應用策略思考與未來趨勢的前瞻性觀點,深入探討現今 AI 時代下的資安挑戰以及企業如何應用創新技術確保營運安全性,對於關心科技與資安議題的企業讀者而言是極具價值的內容,也希望透過此機會與您分享。

面對 AI 變革,趨勢科技提出三大洞察,助力企業游刃有餘的實現AI資安創新

繼續閱讀

網路釣魚如何利用 CAPTCHA 人機驗證來躲避偵測?

本文探討利用 CAPTCHA 人機驗證來躲避偵測的網路釣魚攻擊,並提出一套資安框架來解決這類威脅。

CAPTCHA 的全名是「Completely Automated Public Turing test to tell Computers and Humans Apart」(區分電腦與人類的全自動化公開圖靈測驗),該測驗在資安領域扮演了提升安全、防止未經授權存取的關鍵角色。它基本上是一種「質詢/應答」(challenge-response) 機制,可用於區分自動化機器人與人類使用者。

近年來,CAPTCHA 技術突飛猛進,以至於許多服務供應商都提供免費的 CAPTCHA 工具來讓客戶保護網站,以免網站遭到網路攻擊。然而,駭客也開始在網路釣魚網站上利用 CAPTCHA 來躲避資安產品的偵測。由於 CAPTCHA 的設計原本就是為了阻擋自動化機器人進入網站,所以這類服務也會讓資安產品更難自動偵測網路釣魚。

也因此,傳統的偵測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需要。本文討論趨勢科技如何解決這項挑戰:透過一套內建行為式 AI 防護技術的平台來偵測網路釣魚網站,有效應付進階躲避技巧。

延伸閱讀:【證明你不是機器人】後,竟被植入銀行木馬竊帳密, CAPTCHA 驗證機制被網路釣魚利用接收惡意網站通知、竊個資!

網路釣魚如何利用 CAPTCHA 來躲避偵測?

繼續閱讀

無線連接:了解演變中通訊管道意料之外的風險

本文探討傳統網路資安鞭長莫及的物聯網 (IoT) 裝置不斷成長所帶來的策略性風險。

主要重點

  • 本文點出了物聯網 (IoT) 裝置數量不斷成長所帶來的策略性風險,這些裝置讓駭客有機會利用可視性漏洞與側面管道來入侵企業。
  • 資安長 (CISO) 必須在風險模型、資安措施以及漏洞修補當中考量到這些挑戰,企業也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資安模型來應付持續演變的威脅。
  • 各式各樣的技術為駭客提供了非正規的連線方式與側面入侵管道道,成為室內及戶外 IoT 裝置的資安挑戰。
  • IoT 裝置的日益普及不僅引發了隱私權疑慮,也為關鍵基礎設施帶來威脅,更為企業、政府機關及一般個人帶來了網路資安風險。

簡介

這份報告深入探討企業內一些必須立即受到關注的策略性風險。我們正在見證 IoT 裝置的成長,這些裝置已超出傳統網路資安控管的範圍。掌握此一變化相當重要,因為它讓駭客有機會經由企業目前大多無法監控的可視性漏洞與側面管道入侵。
這份報告深入探討企業內一些必須立即受到關注的策略性風險。我們正在見證 IoT 裝置的成長,這些裝置已超出傳統網路資安控管的範圍。掌握此一變化相當重要,因為它讓駭客有機會經由企業目前大多無法監控的可視性漏洞與側面管道入侵。
-下載這份指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