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妹電玩實況主「視訊鏡頭被駭」,你準備做這件事了嗎?

近日知名實況主 Sandy 珊迪「視訊鏡頭被駭」,導致私密影片外流。以下這兩件事,你會做哪一項?
◻1.用關鍵字蒐尋找外流影片
◻ 2.先把鏡頭遮蓋住
其實.如果你不確定是否有瀏覽過惡意網站,擔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駭客暗中安裝偷窺木馬程式,建議你選擇
◻ 3.用防毒軟體掃描你的手機和電腦。

擔心在不知情下被偷偷安裝偷窺木馬? 立即掃描你的手機和電腦!

選擇 ✅1.「用關鍵字蒐尋找外流影片」的人,請先緩緩,本文會告訴你那些年的女星裸照外流事件發生了什麼事。😪

選擇✅ 2.「先把鏡頭遮蓋住」,想必你是很重視個人隱私的人,因為從好萊塢巨星到台灣電玩實況主;從女大生到餵母乳的媽媽,都有被偷窺案例,遮住鏡頭確實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

美國聯邦調查局長康梅( James Comey )在一場演講時表示,他會把筆電上的視訊鏡頭用不透明膠帶貼起來,以防電腦被駭客入侵、行蹤被偷窺。

其實你可以多個更安全的選擇✅ 3.如果你不確定是否有瀏覽過惡意網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偷偷安裝木馬程式,建議你用防毒軟體掃描你的手機和電腦。

🔴 趨勢科技 PC-cillin 雲端版,搶先攔截詐騙網址,防止誤上惡意網站,被安裝遠端偷窺木馬程式
》即刻免費下載試用

訂閱資安趨勢電子報


◼延伸閱讀:
《小三與情人們的手機間諜戰》追蹤手機位置與簡訊的Android間諜軟體下載次數高達10萬次,趨勢科技呼籲行動裝置安全不可輕忽!
手機成竊聽器?愈來愈多的手機間諜軟體公開販售!!
開啟朋友簡訊,手機間諜軟體即附身,簡訊、電話、手機定位和電子郵件全都露

惡意程式能操作受害者的螢幕、攝影機、和麥克風以及檔案

繼續閱讀

改名「鮭魚」和上傳身分證,都需要三思

知名壽司品牌年初舉辦「愛的迴鮭,尋人啟事」,公告在活動期間,來店者只要姓名讀音與「鮭魚」相關便可獲得折扣,引起這波「鮭魚之亂」的是名字如果完全同音同字則享有整桌免費的優惠。此消息一出雖被批評沒誠意因為「誰會真的叫鮭魚?」但事實證明,全台超過225人被「鮭化」紛紛前往戶政事務所改名。一夕之間多「X鮭魚」身分證在新聞版面中露出。

台中一名男大生,拿到「張鮭魚之夢」新的身分證後,戶政人員告知他:「你已改名三次,不能再改了」,讓他當場慌張傻眼。「人民一生可有3次改名機會,但即使之後將名字改回,改名還是會在戶籍謄本留下一輩子紀錄,之後如果找工作,需要提供戶籍謄本時,公司就會看見曾經的改名紀錄。」除了戶政事務所提醒之外,我們也要提醒大家,將身分證、駕照、身分證、信用卡等照片上傳網路會有哪些隱私風險,本文介紹七個聰明分享原則,保護個資不被貼文出賣,「鮭組駭了了」,避免逞一時PO 文分享之快「血本無鮭」。

< 青少年網路安全 >別把新駕照、信用卡和身分證拍照上傳了~告訴孩子七個聰明分享原則,避免「鮭組駭了了」

在網路上可以輕易地搜尋到駕照,身分證,信用卡等照片,中外皆然,尤其是初次拿到駕照的朋友,總是迫不及待地拍照上傳,現在社交網站與智慧型手機大受歡迎,可以隨時拍照隨時上傳,更使得這個不經意的動作充滿個資外洩的危險性。 拿到駕照的第一天,台灣也有很多網友把它放網路昭告世人

根據報導,有人一時興起將朋友貼在臉書上的登機證截圖,上傳一個免費條碼解讀網站,結果發現不少個資在上頭;也有人把從機場垃圾桶撈出的登機證做實驗,果然獲得乘客的護照號碼和出生年月日等資料,很快就在網路上找到這名乘客的住家地址。

拿到駕照的第一天,很多人都把它放到網路昭告世人

分享在網路的照片很可能會被被身份竊賊、跟蹤狂和其他犯罪分子拿來做惡意用途

根據研究機構 –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 一項關於手機使用的研究,有82%的受訪者表示會使用手機拍照,80%用來收發簡訊。這些是目前手機最常被用到的用途,如果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而有網路連線,56%的受訪著表示會去使用。

雖然這研究的對象是18歲以上,但是青少年的趨勢跟態度也大概差不多。根據Pew研究機構,有超過75%的青少年擁有手機,其中有一半平均每個月會發送一千五百則簡訊。

在網路上找得到家庭住址甚至帳戶號碼清晰可見的照片


社群網站的成長和全球影響力證明了我們愛跟其他人分享,大概就跟我們愛用手機的程度一樣。唯一可以超越這兩件事的,或許就是同時使用它們。

使用行動社群應用程式非常簡單,像是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和Tumblr。我們可以馬上將所看到的事物捕捉起來,然後立即跟朋友和家人分享,這真是件了不起的功能。只要一點就有一張照片,而且還會有一大堆的觀眾。

比方說珊迪颱風在 Instagram上有大約130萬張照片被標記了關鍵字#sandy(珊迪)。這些都是被大眾所拍攝並跟全世界來分享,所以其他人可以看見發生了什麼事,如此近距離且幾乎即時。

這也是另一個證明社群媒體的有效性和可用來行善的光輝榜樣。

但相同的工具也可能被誤用,反而傷害到使用它的人。

趨勢科技的研究人員一直在追蹤目前全世界年輕人將他們的新駕照、信用卡和金融簽帳卡拍照並傳上網路給大家看的這趨勢。帳戶號碼和家庭住址都清晰可見。只要做個簡單的搜尋就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一大堆,比如底下這張已經被我們馬賽克後的照片。

年輕人將他們的新駕照、信用卡和金融簽帳卡拍照並傳上網路
年輕人將他們的新駕照、信用卡和金融簽帳卡拍照並傳上網路

這些照片很可能會被有不良企圖的人看到,像是被身份竊賊、跟蹤狂和其他犯罪分子拿來做惡意用途。

我們還不能確定這是不是個很大的趨勢 – 我們當然希望不是 – 但這是個危險的行為。也是另一個例子告訴我們需要在提供青少年新技術前,要先教導他們如何安全、負責任地使用。 繼續閱讀

維護資料隱私的 12 個祕訣

在日常生活當中好好保護自己的資料隱私?哪些資料才算是個人隱私?怎樣才是良好的資料隱私安全習慣?你有哪些工具可以協助你做好防範工作?以下將逐一檢視這些問題,並提供相關的祕訣和工具。

哪些資料才算是個人隱私?


要討論如何確保資料隱私,你首先必須了解數位生活當中通常會被蒐集哪些資料以及這些資料存放在哪裡?

  • 身分資料:
    這是與你身體跟心理相關的核心資料,包括你的個人特徵 (性別、人種) 以及各種身分追蹤或識別系統所用到的生物辨識資料,此外也包括你的學識、信仰、偏好、取向,以及你的人生歷程、種族、地區、私人及工作人際關係、家庭等資料。
  • 機敏資料:
    這類資料是有關你國籍、健康、財務、商業交易等等的資料,包括你的身分證、駕照、護照等身分識別碼,還有你的就醫記錄、存款、貸款、信用卡、退休金、投資帳戶等帳戶的狀況,以及其他所有你用於商業交易與買賣的網路帳號 (以及身分存取資料)。
  • 資料存放在哪裡:
    這正是問題癥結所在,以上的所有資料都會一直在多個地點之間儲存和移動,有可能在家中、在行動裝置上、在應用程式內部、在網路傳輸途中,或是在線上儲存庫。
    這一路上你都必須保障你的資料隱私,不論是當你在設定裝置時、下載和安裝應用程式時、透過電子郵件、訊息或銀行應用程式收發這些資料時,以及當你同意讓你往來的醫院、政府機關、私人企業保存這些資料時。
    但是,要記住並追蹤這麼多的資料實在是一件很難的事,不僅需要一些知識,也需要一定的勤奮程度。

維護資料隱私的 12 個祕訣


培養良好的資料使用習慣有助於你監控自己的資料隱私,以下提供一些祕訣來協助你達成目標。

繼續閱讀

2020 要留意的五大資安威脅

過去 12 個月,對於一般數位科技使用者日常生活所遭遇的網路犯罪來說,可說又是蓬勃發展的一年,趨勢科技光 2019 上半年就偵測到 268 億次這類日常威脅。但不幸的是,網路上還有更多威脅等著竊取您的個人資料以便冒用您的身分、進入您的銀行帳戶、挾持您的電腦或透過其他方式來向您勒索。

為了協助您在未來一年能隨時保持安全,我們整理了 2019 年最大的一些威脅與趨勢,讓大家在邁入全新十年之際能夠特別加以留意。您將發現,未來許多最危險的攻擊都會和我們 2019 年所見的極為相似。

隨著時序邁入 2020 年,過去的原則依然適用:保持警戒、抱持懷疑、做好防護,就能讓您確保安全。

2019 年五大威脅

網路犯罪是一個混亂又詭譎多變的領域,為了從過去 12 個月的狂亂中理出頭緒,以下我們整理了消費者曾經遭遇的五種主要威脅類型:

  1. 家庭網路威脅:我們的家庭越來越仰賴網路科技,有超過三分之二 (69%) 的美國家庭至少擁有一項智慧裝置:從具備語音助理功能的智慧喇叭、家庭保全系統到連網嬰兒監視器等等。然而安全上的漏洞,卻可能讓這些裝置成為駭客的鎖定目標,特別是擔任家庭網路進出閘道的路由器更是面臨重大危險。令人擔憂的是,83% 的路由器都含有可攻擊的資安漏洞。根據統計,光 2019 上半年就出現了大約 1.05 億次針對智慧家庭的攻擊。
  2. 端點威脅:這是直接針對使用者而來的威脅,通常經由電子郵件散布。2019 上半年,趨勢科技偵測並攔截了超過 260 億次這類電子郵件威脅,約占所有網路威脅的 91%,這包括專為誘騙您點選惡意連結以竊取您個人資料或帳號登入憑證或者下載勒索病毒的網路釣魚攻擊。還有一些是透過幾可亂真的冒牌網站來誘騙您提供自己的個人資料。端點威脅有時也會使用社群媒體網路釣魚訊息,甚至是經由一些已經遭駭客植入惡意程式的正常網站來發動攻擊。
  3. 行動裝置威脅:駭客也會攻擊智慧型手機和平板,而且甚至更為積極。行動裝置使用者通常是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下載到惡意程式,因為它們會暗藏在一些看似正常的 Android 應用程式內,例如在全球感染超過 2,500 萬台手機的 Agent Smith 廣告程式。使用者除了超級容易遭到社群媒體攻擊之外,那些使用無安全性公共 Wi-Fi 網路上網的裝置也特別危險。不管駭客的手段為何,其目標就是為了賺錢:不論是竊取您的個人資料和登入憑證、大量顯示廣告、植入勒索病毒,或是強迫裝置撥打歹徒經營的高費率付費電話號碼等等。
  4. 網路帳戶已成為攻擊目標:近來有越來越多駭客開始盯上使用者的帳號登入憑證,因為這是進入使用者數位生活的虛擬鑰匙。從 Netflix 到 Uber,從網頁郵件到網路銀行,這些帳號的登入憑證都能拿到黑暗網路地下市場上販售,或者用來蒐集個人身分資料。而針對個人的網路釣魚攻擊是取得這類帳號登入憑證的方式之一,不過 2019 年逐漸興起了另一種方式,那就是使用自動化工具來嘗試數萬筆帳號登入憑證是否套用到您的帳戶上。從 201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3 月底為止,這類攻擊的偵測數量高達 550 億次。
  5. 資料外洩無所不在:能讓詐騙集團進入您網路帳號並且從事身分冒用詐騙所需的材料,都儲存在您網路帳號所屬的企業內。不幸的是,2019 年一再發生企業資料外洩的事件。截至 2019 年 11 月為止,美國有超過 1,200 起資料外洩事件,外洩的客戶資料筆數更高達 1.63 億。更糟糕的是,駭客現在還會竊取信用卡資料,他們會利用所謂的「數位盜卡」惡意程式,趁您在購物網站上輸入信用卡資料時直接加以盜取。
[延伸閱讀:就像在ATM 上安裝盜卡裝置一樣, 「Magecart」專偷線上刷卡資料 ]


2020 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1. 智慧家庭已成為攻擊目標:
    當我們投資更多錢為家中添購更多智慧裝置時,請記住駭客也正加倍努力發動網路攻擊。因為有一項豐厚的報酬在向他們招手,那就是:利用某個暴露在外的智慧端點裝置入侵您的家用網路,進而蒐集您的個人資料和網路帳戶。或者,他們也可入侵您的保全攝影機來監控您家中情況,了解闖空門的最佳時機。此外,您被駭的裝置甚至可能被收編至殭屍網路當中,成為駭客攻擊他人的幫兇。
  2. 網路與電話社交工程攻擊:
    專門利用使用者心理弱點的攻擊,一直以來都相當有效。相信 2020 年這類攻擊也不會缺席,不論是傳統的網路釣魚電子郵件,或是與日俱增的電話詐騙。美國民眾每天都會接到 2 億通「自動語音電話」,其中約 30% 是疑似詐騙電話。而且有時候電話詐騙也可能一轉眼就變成網路詐騙,例如那些刻意讓使用者以為自己的電腦出現問題的技術支援詐騙就是很好的例子。除此之外,歹徒也會利用社交工程技巧來詐騙錢財,例如,性愛勒索集團會宣稱他們手上握有受害者的性愛影片,並威脅要公開這些影片來要脅受害者。根據趨勢科技的偵測資料,這類攻擊從 2018 下半年至 2019 上半年成長了 319%。
  3. 行動裝置威脅:
    2020 年須小心行動裝置威脅將越來越猖狂。這當中有許多會來自於缺乏安全性的公共 Wi-Fi 網路,這類網路可讓駭客輕易暗中監視您上網的一舉一動並竊取您的身分資料和登入憑證。甚至一些公共的充電站都有可能遭人預先植入惡意程式,美國洛杉磯郡最近即發出這樣的警告。除此之外,別忘了還有惡意行動應用程式所帶來的威脅。
  4. 所有網路帳號都可能成為攻擊目標:
    請注意,您今日開設並儲存了個人資料的任何網路帳號,明日都可能成為駭客攻擊的目標。當然,這意味著 2020 年您必須特別留意您的網路銀行帳號。此外,您還要小心針對遊戲帳號的攻擊。讓歹徒垂涎的不光只有您的個資和登入憑證而已,遊戲內的虛擬代幣也是歹徒豐厚獲利的來源。在所有偵測到的 550 億次登入憑證填充 (credential stuffing) 攻擊當中,有 120 億次鎖定的正是遊戲產業。
  5. 蠕蟲捲土重來:
    電腦蠕蟲之所以危險,在於它們會不斷自我繁殖,這讓駭客不需自己動手,攻擊就能不斷擴大。2017 年 WannaCry 勒索病毒攻擊的情況就是如此。2020 年,一個外界稱為「BlueKeep」的 Microsoft 漏洞很可能會讓同樣的情況再度重演,而且未來可能還有更多像這樣的未爆彈。

[延伸閱讀: 搜尋「Amazon」第一個連結竟連向詐騙網頁!]

如何維護安全?

由於 2020 年電腦使用者可能遭遇的網路威脅相當廣泛,因此您的防護必須面面俱到才能確保系統與資料的安全,包括:

  1. 保護智慧家庭:
    部署網路監控機制、定期檢查裝置與路由器是否有安全更新、將出廠預設密碼換成高強度的密碼、將所有裝置集中在一個訪客網路上。
  2. 對付資料竊取惡意程式、勒索病毒與其他蠕蟲式威脅:
    採用一套強大又信譽可靠的資安產品、定期修補電腦/行動裝置、強化密碼安全。
  3. 保護行動裝置安全:
    當連上公共 Wi-Fi 網路時務必使用 VPN、在裝置上安裝一套資安軟體、僅造訪官方應用程式商店、確保裝置作業系統版本隨時保持更新、避免使用公共的充電站。
  4. 保護帳號安全:
    使用一套密碼管理員來產生及保管高強度的密碼、盡可能啟用雙重認證,如此就能防範登入憑證填充攻擊,以避免他人偷偷登入您的帳號。此外,切勿在公用電腦上登入自己的網頁郵件或其他帳號。
  5. 小心社交工程攻擊:
    對於不請自來的電子郵件、簡訊或社群媒體訊息,切勿輕易點選其中的連結或開啟附件檔案,千萬別在電話上提供個人資訊。

趨勢科技能提供什麼協助

所幸,趨勢科技全盤掌握了現代威脅的各種來源,提供完整的資安產品線來保護您數位生活的所有層面,從智慧家庭、家用電腦、行動裝置,到電子郵件與社群媒體等網路帳號,以及上網瀏覽。

  • 趨勢科技 Home Network Security為所有連上家用網路的裝置提供資安防護,防止網路入侵、路由器駭入、網站威脅、危險檔案下載,以及身份冒用。

  • 趨勢科技PC-cillin雲端版:保護您的 PC 和 Mac 電腦,防範網站威脅、網路釣魚、社群網站威脅、資料竊盜、網路銀行威脅、數位盜卡、勒索病毒,以及其他惡意程式。除此之外,還能避免您在社群媒體上分享過多資訊。
  • 趨勢科技行動安全防護防範惡意應用程式下載、勒索病毒、危險網站,以及不安全的 Wi-Fi 網路。
  • 「趨勢科技密碼管理通」提供一個讓您安心儲存、管理及更新密碼的地方,幫您記住您的登入憑證,針對您需要登入的每一個網站和應用程式建立較長、安全、且非重複的密碼。
  • 趨勢科技 WiFi Protection在您連上無安全性的公共 WiFi 網路時提供虛擬私人網路 (VPN),將您的流量加密以防範中間人 (MITM) 攻擊。
  • 趨勢科技 ID Security (AndroidiOS):隨時監控網路犯罪地下市集,檢查您的個人資訊是否在黑暗網路上流通,並且在發現該狀況時立即通知您。

原文出處: The Everyday Cyber Threat Landscape: Trends from 2019 to 2020

 PC-cillin2020 不只防毒也防詐騙 ✓手機✓電腦✓平板,跨平台防護3到位➔ 》即刻免費下載試用

加入趨勢科技 IG 帳號, 3C 冷知識/ 3C Fun 新聞 不定時 Fun 映
💝▎每月7 日下午 4 點 , Fun 送粉絲獨享禮 ▎💝
本月送出威秀電影票十組(每組 2 張) 快進來看看 🙂

FB IG Youtube LINE 官網

Alexa 和Google 智慧家居裝置可能被用來竊聽或進行網路釣魚

Alexa 和Google 智慧家居裝置可能被用來竊聽或進行網路釣魚

安全研究實驗室(SRL)的研究人員展示了應用程式(Amazon Alexa上的 Skills和Google Home上的 Actions)如何經由某些裝置功能來產生安全問題。

SRL的報告顯示可以利用下列方式來偷走帳號密碼或付款資訊等敏感資料:

  • 製作一個正常的應用程式並通過Amazon或Google的審查
  • 在審查通過後修改應用程式,將歡迎訊息偽裝成錯誤訊息(如「你所在的國家/地區目前不提供此功能」),並且加上長時間的暫停(如讓應用程式讀無法發音的字元)
  • 透過在應用程式內設定訊息來欺騙使用者(像是「裝置有重要的安全更新可用。請先說開始更新,接著輸入密碼。」),這會讓使用者洩露敏感資料
  • 將取得的資料作為槽值(slot value,使用者的語音輸入)傳送給攻擊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