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未用頻寬就能輕鬆賺錢?「被動收入」軟體的資安風險

這份調查分析了幾個重要的「被動收入」軟體,看看參加這類賺錢方案可能為您帶來什麼樣的資安風險。

許多網路文章和部落格都在教人如何透過分享電腦的運算效能和/或未用到的網際網路頻寬來獲取所謂的「被動收入」。使用者只要主動或被動在自己的電腦上安裝這類軟體,電腦就會成為某個分散式網路的一個節點。這類分散式網路的經營者可能會透過銷售代理器 (proxy) 服務給付費客戶使用的方式來賺錢。

儘管提供這類被動收入軟體的網站強調其合法性,但我們發現這類軟體有可能為下載軟體的使用者帶來資安風險。這是因為,有些付費使用這類代理器服務的客戶很可能會從事不道德甚至是非法的行為。

在這份調查中,我們研究了目前市面上幾個重要的被動收入軟體,這些軟體會將電腦變成一台所謂的「在地 IP 代理器」(residential IP proxy),然後賣給客戶使用。這類軟體通常是經由轉介推薦的方式來銷售,許多知名 YouTuber 和部落客都有在推銷這類軟體。

除此之外,趨勢科技也調查了一些將被動收入軟體內含在第三方函式庫的開發者。這意味著,函式庫的下載者並不曉得函式庫中夾帶了被動收入軟體,而且收入是付給函式庫的開發者,而不是下載者。這會讓使用者暴露於不成比例的風險,因為使用者對於使用其家庭網路/行動裝置 IP 位址的活動並無法掌控。

只要分享未用到的頻寬就能輕鬆賺錢?


網路上許多公開的貼文以及 YouTube 頻道都在教人如何輕鬆賺取被動收入,並提供逐步的教學。這類教學的作者會同時轉介推薦或推銷好幾種被動收入軟體,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賺錢。

繼續閱讀

回顧這一年 ChatGPT 從 GPT-3 學到了什麼

在 2022 年 11 月開始掀起的喧囂與評論聲浪中,我們檢視了 OpenAI 的 ChatGPT 對網路資安產業將帶來的可能性與影響,並且拿它與先前的產品 (如 GPT-3) 做一番比較。

自從一年多前 GTP-3 在全球造成轟動開始,我們就仔細研究了這項 AI 技術,並分析它為網路犯罪產業帶來了什麼能力與潛力。這些討論都收錄在我們的「Codex Exposed」系列部落格文章中,該系列特別從資安的角度來探討幾個最重要的技術面向:

  1. 蒐集敏感資料:本文試圖揭露當使用者利用這套語言模型來產生程式碼時,可能看到哪些隱藏在訓練用原始程式碼中的敏感資料。
  2. 模仿遊戲:本文藉由測試 GPT Codex 產生與理解程式碼的能力極限,試圖從架構的角度了解該語言模型對電腦程式碼的理解程度如何。
  3. 工作自動化與輸出一致性:本文試圖利用 Codex 的 API 來撰寫程式看看它是否能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執行一些重複性工作。
  4. 幫忙訓練駭客:本文探討及分析利用大型語言模型來協助訓練及支援新手駭客的可能性。
繼續閱讀

LINE 跳出訊息通知時,如何不顯示內容?三招提升隱私安全設定

如果不想要讓 LINE推播提醒通知顯示訊息內容,被其他人看到的要怎麼關閉?
如果不允許 LINE 透過通訊錄或電話號碼自動幫你加好友,該怎麼設定?
本文還要教你如何拒絕外部應用程式存取,提升隱私安全設定。

LINE 跳出訊息通知時,如何不顯示內容?三招提升隱私安全設定

✅ LINE 安全設定①不允許透過通訊錄或電話號碼加為好友

繼續閱讀

2022年六款最注重隱私權,確保匿名瀏覽的搜尋引擎

在使用知名的搜尋引擎(如Google、Bing、Microsoft Edge和Firefox)時,消費者基本上已經同意一項必要之惡的交易:這些平台提供高效的瀏覽體驗,但是會收集我們的資料,甚至是追踪我們的活動。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可以接受的,但對那些更加注重隱私權的人來說,會更希望能找到可以確保隱私權和匿名性的替代方案。因為如此,趨勢科技列出了在2022年最佳(且免費)的匿名搜尋引擎。

注重隱私權的人會希望能找到可以確保隱私權和匿名性的搜尋引擎替代方案
注重隱私權的人會希望能找到可以確保隱私權和匿名性的搜尋引擎替代方案

⭕️ 延伸閱讀:
如何清除 Google 搜尋記錄?無痕模式果真來去不留痕跡?!
如何安全私密地看成人影片? 無痕模式隱私保證不走光?

#1 DuckDuckGo

DuckDuckGo(2008)是最受歡迎的匿名搜尋引擎之一,每日搜尋量達到1,000萬次。它的設計簡潔易用,最重要的是沒有廣告。

它提供了瀏覽器擴充工具,讓你可以用來保護你的瀏覽隱私。DuckDuckGo也不會追踪使用者或分享他們的資料。它還提供一個名為!bang的功能,讓使用者可以直接搜尋如維基百科和Amazon等網站。

繼續閱讀

如何清除 Google 搜尋記錄?無痕模式果真來去不留痕跡?!

「搜尋紀錄清除」 「搜尋紀錄關閉」 「搜尋紀錄不要顯示」這是很多網友詢問的問題可見這是個困惱很多人的問題。

誰知道你的行蹤?誰最了解你喜歡什麼?誰最清楚你的政治立場?不是你媽,是 Google.

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Google收集了多少關於自己的資料。每當你在網上搜尋什麼東西、在YouTube上看些什麼內容、在Google地圖上找尋某些地方時,Google都在收集你的資料 –  而這些都還只是看得到的部分!本文教你如何刪除搜尋記錄並阻止Google收集你的資料。

Google 在一場透過無痕模式紀錄用戶隱私的訴訟中,強調無痕模式不是為了保護用戶免於被監視,該模式仍能收集用戶瀏覽活動訊息,而且在打開無痕模式時便已經清楚註明。

Google 在一場透過無痕模式紀錄用戶隱私的訴訟中,強調無痕模式不是為了保護用戶免於被監視,該模式仍能收集用戶瀏覽活動訊息,而且在打開無痕模式時便已經清楚註明。

2022/11/14 更新:偷偷記錄用戶位置歷史資料,Google以近4億美元與40個州和解

誰比你媽更了解你?


誰知道你去過的每個地方?

誰最了解你的偏好?

誰最清楚你的政治立場?

不是你媽,是 Google。

如果你的行動裝置有開啟允許追蹤,那麼最了解你某年某月某時,去了哪個地方的人,一定就是 Google了。檢查看看,是不是被追蹤了

為何打開網站跳出的廣告,每個都讓你心動?這是因為你點過的廣告、看過的影片、按下的讚、搜尋過的關鍵字,等等數位足跡都讓Google對你瞭若指掌。檢視一下Google 為你打造的廣告偏好,是不是比「 Seafood」比國師還神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