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連結也能駭你進入假銀行網頁! 小心以 HTML附件躲避偵測的網路釣魚手法

駭客現在不再需要用連結將受害者導向假的雲端或銀行登入網頁,而是誘使使用者下載假的登入網頁

網路犯罪分子經常會在網路釣魚郵件裡加入HTML檔案。這樣就不用在郵件內文裡包含可能被防毒軟體或防垃圾郵件技術輕易偵測到的連結。與電子郵件內文比起來,HTML檔案有更多方法來隱藏自身資訊。

在釣魚郵件中,HTML檔案經常被用來將訪客導向危險網站、下載檔案,甚至是直接在瀏覽器顯示網路釣魚表單。電子郵件防護軟體經常會忽略掉附件檔案,因為HTML檔案本身並不危險,使得這類惡意郵件得以進入目標受害者的收件夾。

小心 HTML附件躲避網路釣魚偵測的攻擊手法
網路犯罪分子經常會在網路釣魚郵件裡加入HTML檔案。這樣就不用在郵件內文裡包含可能被防毒軟體或防垃圾郵件技術輕易偵測到的連結。與電子郵件內文比起來,HTML檔案有更多方法來隱藏自身資訊。
惡意 HTML 附件釣魚網頁範例

HTML附件攻擊如何運作?

繼續閱讀

別等買爆再後悔!入侵多家網購平台嫌犯表示:遭盜刷者都做了這件事


年底購物季開打,關於購物季節的安全建議,本部落格已經提過很多次,今天來認識憑證填充攻擊與如何保護你的帳密安全。
根據Okta的「安全身份狀況報告(State of Secure Identity Report)」,零售平台受憑證填充攻擊的影響最大,比率達 80%。還在每個購物平台使用相同的帳號和密碼嗎?內文分享一則國內知名購物網站盜刷會員信用卡的案例。

機器人跟你一樣喜歡購物?報告:有三分之一登入嘗試是憑證填充攻擊,其中零售平台比率達 80%

身份和存取管理公司Okta的報告指出,僅在2022年前三個月就記錄到超過100億次的憑證填充(Credential Stuffing)攻擊。這佔了所有登入嘗試網路流量的34%。
根據Okta的「安全身份狀況報告(State of Secure Identity Report)」,零售平台受憑證填充攻擊的影響最大,比率達 80%

Okta指出:有三分之一的登入嘗試是憑證填充(Credential Stuffing)攻擊

繼續閱讀

每 11 秒就發生一次勒索病毒攻擊!最新勒索病毒預防和清除指南

勒索病毒攻擊在去年為全球經濟造成約200億美元的損失 – 每11秒就發生一次攻擊。攻擊的起點通常是受害者透過電子郵件附件檔或未知、惡意來源連結下載了惡意軟體。

重點預覽:


🔻什麼是勒索病毒?
🔻勒索病毒的四個攻擊目標

🔻勒索病毒的預防措施
-使用電子郵件注意事項
-使用手機和應用程式注意事項
🔻勒索病毒清除五步驟
🔻七個關於勒索病毒的注意事項



繼續閱讀

如何更新 Windows、Mac 和 Chrome 的 DNS 快取?


越用變得越慢的電腦讓人心情煩悶,有辦法讓你的電腦速度跟你拿到它的那天一樣快嗎?
如果你在上網時遇到惱人的連線問題,但在嘗試一些方法後都沒有效果,那麼清理電腦和瀏覽器的DNS快取就(cache)是相當值得一試!如果你不確定該怎麼做,那麼這篇文章正是你所需要的!

越用變得越慢的電腦讓人心情煩悶,有辦法讓你的電腦速度跟你拿到它的那天一樣快嗎?
越用變得越慢的電腦讓人心情煩悶,有辦法讓你的電腦速度跟你拿到它的那天一樣快嗎?

什麼是DNS和DNS快取?


DNS(Domain Name System)指的是網域名稱系統,它提供網際網路上所有網站及其對應IP位址的索引。每當你要訪問網站時,你的瀏覽器都需要執行DNS查詢,然後才能在螢幕上看到該網站。因為執行DNS查詢需要時間,因此你的電腦和瀏覽器會將資料儲存在DNS快取(cache)中,減少開啟經常訪問網站所需的時間並改善你的瀏覽體驗。

雖然DNS快取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正常運作,但隨著時間推移,它可能會損壞並拖慢你的網路連線速度。在此情況下,清理DNS快取會是個好主意。下面會介紹該如何為Windows、Mac和Chrome更新DNS快取。

繼續閱讀

如何清除 Google 搜尋記錄?無痕模式果真來去不留痕跡?!

「搜尋紀錄清除」 「搜尋紀錄關閉」 「搜尋紀錄不要顯示」這是很多網友詢問的問題可見這是個困惱很多人的問題。

誰知道你的行蹤?誰最了解你喜歡什麼?誰最清楚你的政治立場?不是你媽,是 Google.

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Google收集了多少關於自己的資料。每當你在網上搜尋什麼東西、在YouTube上看些什麼內容、在Google地圖上找尋某些地方時,Google都在收集你的資料 –  而這些都還只是看得到的部分!本文教你如何刪除搜尋記錄並阻止Google收集你的資料。

Google 在一場透過無痕模式紀錄用戶隱私的訴訟中,強調無痕模式不是為了保護用戶免於被監視,該模式仍能收集用戶瀏覽活動訊息,而且在打開無痕模式時便已經清楚註明。

Google 在一場透過無痕模式紀錄用戶隱私的訴訟中,強調無痕模式不是為了保護用戶免於被監視,該模式仍能收集用戶瀏覽活動訊息,而且在打開無痕模式時便已經清楚註明。

2022/11/14 更新:偷偷記錄用戶位置歷史資料,Google以近4億美元與40個州和解

誰比你媽更了解你?


誰知道你去過的每個地方?

誰最了解你的偏好?

誰最清楚你的政治立場?

不是你媽,是 Google。

如果你的行動裝置有開啟允許追蹤,那麼最了解你某年某月某時,去了哪個地方的人,一定就是 Google了。檢查看看,是不是被追蹤了

為何打開網站跳出的廣告,每個都讓你心動?這是因為你點過的廣告、看過的影片、按下的讚、搜尋過的關鍵字,等等數位足跡都讓Google對你瞭若指掌。檢視一下Google 為你打造的廣告偏好,是不是比「 Seafood」比國師還神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