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安新聞週報】AI幫詐騙團寫信、做分工:我們正在對抗的是一個「自動化犯罪集團」

當你以為資安威脅只是「電腦病毒」那麼簡單,詐騙集團早已用AI寫信、偽造聲音、製作假官網,甚至一步步設計劇本騙光你的錢。本週十大資安新聞揭露:從YouTube假廣告彈窗、Google Workspace與ChatGPT漏洞、到LINE假警察指導你「錯過救援時機」,每一則都在提醒我們——資訊安全早已不只是IT的責任,而是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面對多段式詐騙與AI深偽技術,唯有掌握最新手法與自保知識,才能在資訊洪流中不被攻破。

⭕️ 資安趨勢部落格精選

⭕️ 本週十大資安重點新聞

✅ 1.假廣告騙點擊!YouTube冒出「中毒警告彈窗」騙人掃毒
→ 詐騙廣告進軍影音平台,點下去就掉坑!

✅ 2.Google Workspace重大漏洞!一鍵總結變成釣魚工具
→ 郵件摘要功能遭濫用,小心一點就中招!

✅ 3.瀏覽器外掛又出包!230萬次下載的18款擴充程式含惡意程式碼
→ 用得越多,風險越高!

繼續閱讀

投票詐騙再升級,假朋友用「假破解教學」阻止你救回LINE帳號/水電行變詐團?聲音+影片都能假

【打詐週報】從假投票連結到AI深偽語音,從普發現金釣魚網站到仿冒iPad與假水電工詐術,本週的詐騙案件不只手法更多元,還結合政策話題與最新技術,一步步誘使民眾放下戒心。
尤其令人警惕的是,詐騙不再只靠一次攻擊,而是設計成「多段式劇本」進行洗腦與誤導——像是LINE帳號被盜後,還被詐團假冒警察傳錯誤破解教學,導致受害者錯失救回帳號的黃金機會。
這些詐騙案例提醒我們:在資訊與技術瞬息萬變的時代,真正該升級的,不只是防毒軟體,而是我們的警覺心與判斷力。

繼續閱讀

揭發 AI 代理的漏洞 (5-5):保護 LLM 服務

這是有關代理式 AI 漏洞議題的最後一篇文章,本文探討對 AI 代理造成威脅的各種新興漏洞,主要是提供主動式資安建議來防範程式碼執行、資料外傳以及資料庫存取等方面的漏洞。

大型語言模型 (LLM) 已日益成為現代化應用程式的一環,其安全性比以往更加重要。我們在先前幾篇文章已討論過可能對 AI 代理造成威脅的新興漏洞,主要聚焦在程式碼執行、資料外傳以及資料庫存取等領域。

本系列的最後一篇,我們將探討如何應對這些威脅所帶來的挑戰,以及我們為何需要嚴密的多層式策略來保護這些系統。本系列其他文章還有:

  • 第一篇:揭發 AI 代理的漏洞 ─ 介紹 AI 代理的主要資安風險,例如:提示注入與執行未經授權的程式碼,並摘要說明後續討論的議題架構,包括:資料外傳、資料庫漏洞攻擊,以及防範策略。
  • 第二篇:程式碼執行漏洞 ─ 探討駭客將如何利用 LLM 驅動服務的弱點來執行未經授權的程式碼、避開沙盒模擬環境的限制,以及利用錯誤處理機制的漏洞,進而導致資料外洩、未經授權的資料傳輸,以及取得執行環境的永久存取權限。
  • 第三篇:資料外傳:探討駭客如何利用間接提示注入,讓 GPT-4o 這類多模態 LLM 在遇到看似無害的惡意檔案時將機敏資料外傳。這種所謂的「零點選」(zero-click) 漏洞可讓駭客在網頁、圖片及文件中暗藏指令,誘騙 AI 代理洩露使用者互動記錄、上傳檔案,以及聊天記錄當中的機密資訊。
  • 第四篇:資料庫存取漏洞 ─ 探討駭客如何攻擊與 LLM 整合的資料庫系統,透過 SQL 隱碼注入、預先儲存的提示注入,以及向量儲存下毒來取得管制的資料,同時還能避開認證機制。駭客可利用提示篡改來影響查詢結果、取得機密資訊,或者插入永久性漏洞來影響未來的查詢。

防範程式碼執行漏洞

繼續閱讀

揭發 AI 代理的漏洞 (5-4):資料庫存取漏洞

駭客如何攻擊具備資料庫存取能力的 AI 代理?本文探討駭客如何利用 SQL 生成漏洞、預先儲存的提示注入,以及向量儲存下毒等手法來從事詐騙活動。

大型語言模型 (LLM) 服務有可能變成網路攻擊的入口嗎?可執行程式碼的 LLM 有可能被挾持用來執行有害指令嗎?Microsoft Office 文件中暗藏的指令能不能騙過 LLM,讓它洩漏敏感的資料?駭客有多容易篡改資料庫查詢敘述來取得管制的資訊?

這些都是 LLM 服務今日面臨的一些基本問題。本系列文章討論 LLM 服務的重大漏洞,深入揭發其看似聰明的回應底下所潛藏的威脅。

下載研究報告

Technical Brief
繼續閱讀

gov 網址也可能是假的?收到「普發萬元」簡訊別急著點!一眼看破真偽關鍵就在「這一點」

認明「.gov.tw」位置,看穿「假政府網站」破綻

近期又有「普發現金1萬元」的詐騙簡訊流竄,看似政府發送的連結,其實是假冒網站!網址中夾帶了「gov」字樣試圖混淆視聽,這種假借看似政府網址散播釣魚簡訊的手法並非新鮮事,假冒監理所的交通罰款簡訊詐騙中就曾出現,目的都是利用看似官方的網址,誘騙民眾點擊進入釣魚網站,引導你輸入個資或帳密,詐騙金錢或進行社交工程攻擊。別以為網址有「gov」就安全,其實關鍵就在「gov.tw」前的這一個小數點,教你三招快速分辨真假政府網站,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看答案

詐騙簡訊內容:

詐騙集團冒用中央存款保險公司(存保公司)名義發送的普發萬元現金詐騙簡訊
詐騙集團冒用中央存款保險公司(存保公司)名義發送的普發萬元現金詐騙簡訊

去年(2024)稅收超徵5,283億元創新高,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通過,申請連結:hxxps://cdic-gov.com/tw

如何分辨真假 gov 網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