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個人可識別資訊(PII)? 2023 年 08 月 21 日2024 年 05 月 02 日 趨勢科技 TrendMicro 個人可識別資訊(PII)是指任何能夠用來識別你的資料,例如你的姓名和地址、身分證字號或銀行帳號。隨著網路科技的普及,個人可識別資訊(PII)也變得更加容易被盜取或濫用。所以了解分享個人資訊的風險以及該如何確保這些資訊安全就變得相當重要了。 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見的個人可識別資訊(PII): 姓名 住家地址 電子郵件地址 身分證字號 護照號碼 駕照號碼 信用卡號碼 銀行帳號 出生日期 出生地 生物識別資訊(如指紋、虹膜辨識) IP位址 MAC位址 ➤ 包裹出現這特徵,超商店員警告是詐騙!詐騙集團為何會寄包裹給你? 繼續閱讀
被偷的帳密,身分證明,就醫.金融資料,信用卡…到哪裡去了? 2017 年 07 月 10 日2017 年 07 月 14 日 趨勢科技 TrendMicro 駭客偷取你的個人資料做什麼? 目前網路犯罪集團最賺錢的手段之一就是冒用他人身分來從事犯罪,其獲利甚至在 2016 年創下歷史新高,該年詐騙和身分冒用所造成的損失高達 160 億美元。然而,被偷的資料到底被用來做些什麼?目前網路犯罪集團最賺錢的手段之一就是冒用他人身分來從事犯罪,其獲利甚至 在 2016 年創下歷史新高,該年詐騙和身分冒用所造成的損失高達 160 億美元 。經歷了近幾年的一些大型資料外洩事件 (如 2016 下半年的 Yahoo 事件),現在大多數人都已經知道資料竊盜是無可避免的現實。身分冒用的問題固然令人擔憂,但真正災難卻在後頭,也就是當這些資料被駭客用於不法用途時。 此時,受害者可能遭遇一些嚴重的後果,尤其若歹徒的目標是受害者的保險、銀行和信用卡資料。事實上,許多使用者都不曉得自己的資料早已被駭客掌握,只有在身分被冒用之後才驚覺事態嚴重。 但到底這些失竊的資料最後的去向如何?是被賣到地下市場?還是連同一些其他偷來的資料一起賣給合法的企業?或者被用來盜刷?在我們深入探討失竊資料的流向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資料是如何外洩的。 資料如何外洩? 看到一些大型資料外洩事件,或許一般大眾會以為資料外洩都是駭客所引起,但根據趨勢科技的研究報告「 跟著資料循線追查:解構資料外洩事件及破除迷思 」(Follow the Data: Dissecting Data Breaches and Debunking the Myths) 顯示,從 2005 至 2015 年,裝置遺失或失竊才是資料外洩的主因。不過,若以普遍性來看,駭客攻擊和惡意程式的比例也不遑多讓。此外,意外洩漏和內賊所造成的比例也逐漸攀升。 下圖為資料外洩的原因:2005 年 1 月至 2015 年 4 月間各種資料外洩原因所占的比例。 41% 裝置遺失或失竊 25% 為駭客攻擊或惡意程式 17.38% 意外洩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