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到所有的壞人,而不會抓到好人:防止誤判,防毒軟體該做些什麼?

回到惡意軟體還沒有那麼猖獗的時候,防毒軟體很大程度上是依賴病毒特徵碼的更新去偵測惡意程式。在那時,這樣的效果非常好,而誤報問題也非常少見的,除非是因為作業流程出錯而導致錯的病毒碼被發布出去。

抓到所有的壞人,而不會抓到好人:防止誤判,防毒軟體該做些什麼?
抓到所有的壞人,而不會抓到好人:防止誤判,防毒軟體該做些什麼?

最近幾年,因為地下經濟蓬勃的發展,我們看到惡意軟體以倍數地增長,功能也變得更加複雜。可能是因為網路犯罪份子會資助複雜惡意軟體的開發。先進的偵測躲避技術還有隱匿活動的能力也是今日惡意軟體的特徵,讓它更難以被偵測和追踪。

面對這些狀況,大多數防毒軟體廠商會不斷地創新,引進新方法來偵測更多惡意軟體,特別是在惡意軟體尚未擴散之前。大多數都是利用啟發式偵測來幫助防毒軟體分析判斷是否為病毒。但是這種做法是把兩面刃:有助於提高偵測率,也容易導致誤報。

誤報真的可能會造成傷害

誤報,也就是假陽性,就是當正常或乾淨的檔案被防毒軟體誤判為惡意或中毒的檔案。

在某些時候,誤報只是會很擾人,因為會在使用者螢幕上跳出警告訊息。但在其他狀況下,誤報是會極具破壞性的,尤其是當因為誤判而刪除系統檔案的時候(可以在這裡這裡找到一些例子)。如果這發生在企業環境中,對業務的影響可能會非常昂貴,在處理誤判問題以及回復的過程中,生產力也受到了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