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信任再也不只是個新潮的名詞,而是企業資安架構的要素之一。秉持著「絕不信任、持續驗證」原則,零信任在保護企業資產與資料方面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然而,要將零信任營運化,對企業來說卻是充滿挑戰。

在一個傳統邊界控管的資安模型已經不足以應付的世界裡,擁抱零信任不只是一項策略性的決定,更是一項必要的抉擇,如此才能保障您企業敏感資料的完整與機密性,並且在一個彼此關係日益密切的生態系中提升企業的永續性。只不過,零信任的營運化充滿挑戰。
「營運化」與「建置」的差異
談到零信任 (或任何其他框架或模型) 時,「營運化」和「建置」兩個詞經常被人混用,但其實兩者之間有著細微的差別。
- 建置零信任:包括了解原理、規劃移轉、挑選適當技術與解決方案,並且設定好讓它成為一種必要的基礎架構。它有可能會大幅改變現有的系統、基礎架構,甚至改變企業的文化。
- 零信任營運化:意味著將它整合至企業日常營運當中,包括:針對新的資安措施進行人員的教育和訓練、持續監控及改善系統、根據意見回饋調整政策與流程,以及變更業務需求。將零信任營運化是為了讓它融入企業的日常節奏,確保它能順利運作,並且讓企業在永續的情況下實現效益。
建置就是將零信任的架構安裝並準備妥當,營運化則是讓它成為企業日常營運及文化的一環。想要實現成熟、有效的零信任資安,兩者缺一不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