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兩個銀行應用程式,就會出現一個惡意或潛在有害「木馬化」或「重新打包」的假銀行應用程式
當你在Android手機上使用網路銀行時,你認為銀行自己的應用程式是安全連接你帳戶的最佳方法。這的確是 – 如果它真是銀行自己的應用程式。
但如果它不是呢?萬一它是假的?而且你要怎麼知道?
在2013和2014年,有超過4000名韓國行動銀行的使用者被誘騙觀賞電影「名嘴出任務(The Interview)」,不知不覺下載了假應用程式,從他們的帳戶中吸走了數百萬 – 這可以從趨勢科技行動威脅團隊的Simon Huang發表於2015年的白皮書「韓國假銀行應用程式騙局」中看到。
這些應用程式由來自中國吉林省延邊的惡意集團所製造。它們看起來和運作起來就跟真的一樣,但卻會偷走使用者資料,包括手機號碼、帳戶名稱和號碼以及登錄憑證,這些只是從使用者帳戶中竊取金錢的前奏。
【延伸閱讀】中國「延邊幫」以行動裝置惡意程式偷走南韓網銀用戶數百萬美元
這問題在發展中國家很嚴重,特別是無法訪問Google Play的地方,那裡的使用者必須從無法確保自己網站沒有假銀行應用程式的第三方商店來安裝應用程式。結果呢?根據趨勢科技的行動應用程式信譽評比服務(MARS)所收集的資料,每兩個銀行應用程式,就會出現一個惡意或潛在有害「木馬化」或「重新打包」過的假銀行應用程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