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廣和小明的資安大小事 》令主管無力的辦公室小鮮肉

13

日本資安漫畫 banner

 

只有密碼能放心嗎?

登入社群網站及網路購物等網站時,大多數必須輸入帳號/密碼。帳號/密碼機制可用來證明存取該網站的是本人,防止其他人擅自登入。如果將各個網站比喻為住家,帳號/密碼就像是住家的鑰匙。

但是,即使採用帳號/密碼進行認證,若被惡意的第三者發現帳號/密碼,或是遭到盜取時,就可能會被盜用身份而非法登入。就像是家裡的鑰匙被偷走而遭到入侵一樣。

近年來,採用兩步驟驗證的網際網路服務持續增加。 繼續閱讀

趨勢科技併購 HP TippingPoint:新一代入侵防護 (NGIPS) 和入侵偵測對你的意義

網路犯罪集團並不是靠著突破網路封鎖就能賺錢,他們的真正目標是「企業內的寶藏」,因此他們會搜尋並竊取你網路內部的資料、智慧財產和敏感通聯記錄,然後想辦法加以變現。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會研究、設計、執行一些特殊的攻擊來突破傳統的安全控管,然後在受害企業內部網路當中橫向移動、四處搜尋。

打個比方,傳統的防禦就像將大門深鎖,然後找個警衛在門口管制誰可以進出,這樣的方法已經不再管用。為了確保企業的資料通訊和智慧財產不會外流,企業的資安策略必須與時俱進,並且強化邊境防禦,同時還要認知到就算是著名的「馬其諾防線」(Maginot Line) 也無法滴水不漏。

例如,在資料和智慧財產的誘惑下,駭客很可能會藉由竊取員工、客戶和其他第三方人士的帳號密碼來潛入企業網路。在今日「無疆界」的企業環境下,員工從家中、旅館或全球各地分行據點遠端連線作業的情況比比皆是。員工可能會使用一些企業內和/或雲端的應用程式和服務,並且透過各種不同大小的裝置來連上網路。在這麼多樣化企業外部地點及裝置組合的情況下,仰賴有如大門警衛的傳統資安方法,再也不切實際。

我們的客戶已經開始對他們所面臨的新式威脅及伴隨而來的資安挑戰感到憂心。在此我們看到了一項契機,可以將單一防線的邊境防禦變成可監控、偵測、防止針對性攻擊在企業和資料中心內部活動的利器。

趨勢科技併購 HP TippingPoint 且即將邁入一個新的世紀。在完成併購之後,我們將成為企業安全防護的領導廠商,從網路、資料中心、雲端、到端點裝置,全面防範針對性攻擊/鎖定目標攻擊(Targeted attack )「進階持續性滲透攻擊」(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APT攻擊)。在最新威脅情報方面,TippingPoint 的 Digital Vaccine (數位疫苗) 和 Zero Day Initiative (零時差計畫) 將進一步強化我們的 TrendLabs 研究中心和 Smart Protection Network 全球威脅情報網路,提供無可匹敵的專業技術和回應能力。

不僅如此,趨勢科技和 HP 早已達成一項策略性 OEM 協議,將某些新一代入侵防護系統 (NGIPS) 的元件納入 HP 的網路產品當中。

這項消息再次證明趨勢科技長期致力建構一個安全的資訊交換世界。隨著科技不斷演進,資安防護的技術也必須與時俱進。但請放心,我們將持續推動創新並開拓新知,確保我們的客戶及合作夥伴都能隨時擁有最佳防護。

進一步相關資訊:

 

 

540x90 line 《現在加入趨勢科技LINE@,留言即刻輸入 888 看本月好友禮 》

 

《 想了解更多關於網路安全的秘訣和建議,只要到趨勢科技粉絲網頁 或下面的按鈕按讚 》

《提醒》將滑鼠游標移動到粉絲頁右上方的「已說讚」欄位,勾選「搶先看」選項,最新貼文就會優先顯示在動態消息頂端,讓你不會錯過任何更新。


▼ 歡迎加入趨勢科技社群網站▼

好友人數

 

什麼是針對性目標攻擊?與「APT攻擊」有何差別?

 

針對性攻擊/鎖定目標攻擊(Targeted attack ) 為何有本事能輕易將民間業者搞得天翻地覆,也能將政府搞得人仰馬翻?它跟 APT 攻擊有何差別?
如果以槍枝作比較,「針對性目標攻擊」是一般手槍;而「APT攻擊」是最高科技軍規步槍。

networks網路 通用 ioe

什麼是針對性攻擊/鎖定目標攻擊 ( Targeted attack )?

針對性攻擊/鎖定目標攻擊 ( Targeted attack,以下簡稱針對性目標攻擊 ) 的三個特性:
📌1.非亂槍打鳥,有具體攻擊目標,花長時間布局
📌2.主要目的是滲透目標網路和竊取資訊
📌3.非短暫攻擊,而是持久戰,攻擊者花費相當大的努力確保攻擊在一開始滲透網路並取出資料後能夠繼續下去。

針對性目標攻擊並非自動化、機會主義或無差別式的攻擊,該攻擊是深思熟慮、有目的性且持久性的攻擊。而且往往過了數年才被發現,且事件爆發時已經有數千甚至數百萬的客戶紀錄或資料被竊。雖然針對性目標攻擊在某種程度上也帶有金錢動機,但其攻擊的主要目標總是在竊取資訊。比如常見的資料外洩事件新聞: Sony被駭Target資料外洩Ashley Madison偷情網站入侵事件

就如它們在新聞中所聽起來的那樣驚人跟破壞性,資料外洩本身並不足以描繪整個故事。 針對性目標攻擊所做的比扳倒大公司還要多,它們也用在對付國家及其政府機構的網路間諜活動。

針對性目標攻擊跟 APT 攻擊是同一件事嗎?


針對性目標攻擊常跟「進階持續性滲透攻擊」(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以下簡稱APT攻擊)聯想在一起,事實上兩者是有差異的。如果以槍枝作比較,「針對性目標攻擊」是一般手槍;而「APT攻擊」是最高科技軍規步槍-在複雜度、工程性和使用者上有所不同。

APT攻擊是使用自製程式碼與工具的攻擊 — 不只是像針對性目標攻擊是由駭客所製造的那樣,而是來自一群有才華、有領薪水的工程師。APT 攻擊也可能是國家贊助的攻擊 — 這代表它們背後實際上是政府,而不像是針對性目標攻擊的背後是一小群駭客。

APT攻擊的規模和火力跟針對性攻擊/鎖定目標攻擊(Targeted attack )比起來都更為嚴重,並且只針對真正的大目標,像是國防承包商和其他政府機構。跟 針對性目標攻擊Targeted attack )比起來,企業可能比較不需要加以擔心,但最好還是兩者都加以防範,以防萬一。

趨勢科技Deep Discovery威脅保護平臺這樣的解決方案可以讓企業偵測、分析和回應複雜的惡意軟體、 針對性目標攻擊(Targeted attack )和APT攻擊等現代威脅。

針對性攻擊/鎖定目標攻擊(Targeted attack )跟激進駭客主義(hacktivism)有何不同?


激進駭客主義(hacktivism)或激進主義相關的駭客攻擊跟針對性目標攻擊不同,因為前者有著一次性與破壞性質。他們往往更像是非法騷擾 — 不那麼有害而比較容易處理,就像是在牆壁塗鴉一樣。激進駭客攻擊往往不會出現網路滲透,很少或沒有出現資訊竊取。

他們也會以誇張的做法來追求最大的能見度 — 目的是被看見,而非針對性目標攻擊那樣設計成不被注意到。

針對性目標攻擊跟網路犯罪活動有何不同?


針對性攻擊/鎖定目標攻擊(Targeted attack )跟網路犯罪活動的最大區別是範圍。網路犯罪活動的目的是在最短時間(在資安公司反應前)內盡可能找到最多受害者。

而另一方面, 針對性目標攻擊行動的範圍十分限縮 — 通常將目標限制在一家公司或組織。有時範圍甚至會進一步縮小到組織中的特定員工或一小撮員工。所有的工作、努力跟研究都是為了確保目標上鉤落入他們的圈套 — 然後讓他們得以進入目標網路。

繼續閱讀

第二季資安報告:網路犯罪個體戶崛起,HawkEye 鍵盤側錄程式,攔截台灣在內的中小企業交易資料

根據從本季媒體所披露的民航客機遭駭及其他類似案件看來,情勢已經相當明朗:駭客正絞盡腦汁尋找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方法來滲透並操控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科技產品。這意味著,一股新的威脅浪潮正在興起,它們不再只是單純地竊取資料,而是帶來真實、具體的影響,且更貼近一般家庭。

例如,我們發現針對家用路由器的攻擊以及 DNS 篡改程式的偵測數量不斷升高,尤以巴西最為嚴重,大約占第二季所有 DNS 篡改程式數量的 81%。此外,銷售櫃台系統 (PoS) 惡意程式的日益精進,同樣是企業頭痛的問題之一,但其第二季數量卻稍微下降,或許是因為已經到達了飽和點。


圖 1:今年第二季 PoS 威脅數量明顯下滑。

不過,這並不表示網路犯罪集團開始放棄他們原有的營運模式。傳統的惡意程式目前仍然流通廣泛,由於一些基本的惡意程式元件如此唾手可得,因此讓非法之徒從事網路犯罪事業更加容易。此外,第二季我們也看到了一些網路犯罪個體戶在世界各地竄起,例如巴西和加拿大。

繼續閱讀

未來學(FuTuRology):一窺熱門技術的威脅

你覺得資安環境會在未來兩年或三年後演變成什麼樣子?

趨勢科技前瞻性威脅研究團隊這樣的研究小組在腦力激盪的活動方面,最感到興奮的就是要去預測未來。我們無法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但根據我們所擁有的數據可以讓我們做出推測。讓我們可以預測未來。這樣的腦力活動就是我們所說的「未來學」。

「未來學」一開始是嘗試去解決醫療產業未來的思考活動,它可能會如何發展而容易遭受攻擊。我們了解到這也可以應用在像交通、科技、農業等其他重要產業上。

這是「未來學」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專注在預測熱門技術所可能面臨威脅。我們將在下一篇中深入醫療課題,但今天我們會關注在預測行為上。

聽起來不錯?讓我們進行下去。

 

預測和「黑天鵝」

為了預測未來的攻擊,我們需要知道現有的技術會如何發展。我們都知道惡意分子會追著使用者跑。比方說在趨勢科技對2015年及之後的安全預測中,我們基於現在網路犯罪分子對行動平台的興趣而預測他們會如何發現更多的漏洞。今年過了一半,果真看到了三星SwiftKeyApache Cordova和其他漏洞的出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