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機而動:駭客如何反制防護策略並用於攻擊
在運動電影、戰爭故事和犯罪情節當中,總會出現下列主軸: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人們在層層設定 (包括網路安全領域) 中,採用了這種戰術,且通常成功率很高。安全研究人員不斷努力徹查並瞭解駭客使用的技術,以便打造可防禦特定威脅的目標式防護。不過,大多數人都沒有發現到,在防護端另一側的敵人,也正發展出相同的策略趨勢。
惡意的駭客與白帽駭客一樣,都持續精進自己的技術。再者,現在有些攻擊者並不會採用已知的系統漏洞,反而想利用組織部署的惡意行動封鎖防護措施,來反將組織一軍。
這些安全措施本應讓消費者與企業用來保護最重要的資料與內容,為何反被網路罪犯作為攻擊武器?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目前駭客會使用的幾個狡猾技術。
員工平日訓練有素? 駭客總有辦法突破心防
許多企業的安全防禦基礎之一,是對員工進行專業的特殊培訓。這有助員工瞭解如何找出具有攻擊徵兆的惡意活動,並掌握自己在公司整體資料防護中所扮演的個別角色。許多的培訓課程都教導員工,除非獲得授權人或團體的許可,否則都不要提供個人或公司的敏感詳細資料。
對此,駭客可偽造冒牌電子郵件,引誘受害者點選會干擾內部系統的惡意連結。
擬定這個策略後,駭客即開始利用網路釣魚(Phishing),該技術會依靠仿真的訊息,說服受害者提供敏感資訊。在這類攻擊當中,攻擊者可能會偽造來自權威機構 (例如銀行或執法部門) 且看似合法的訊息。
在某些案例中,當攻擊者鎖定特定企業的成員時,駭客會竭盡所能地瞭解這些對象,並偽造出一封與他們高度相關的訊息。其中可能包括該對象的姓名、公司職稱和其他詳細資料,以吸引閱信者的目光,並誘使他們點選惡意連結或足以干擾系統的附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