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後看電影「回到未來 」的兩個科技預言

2015年10月21日被稱作「回到未來日­」(Back to the Future Day),因為這天是1989年首映的經典科幻電影《回到未來續集》(Back to the Future Part II)裡,劇中人物穿越時空從1985年乘著時光車抵達「未來」的日子。

當這虛構的未來日子終於來臨時,不免想問:「片中的未來科技,那些已經成真?」今天從安全和隱私的角度來看這又代表什麼?

電影中有兩件事預測的相當準確:智慧型住家」和使用生物識別技術

當馬帝發現自己身在2015年以後,他看到未來的自己和家人住在具備聲控功能和智慧型家電的房子裡。因為這房子位在破舊的社區中,意味著這樣的房子在2015年屬於「智慧型住家」的「低階」。

在現實中,電影中所出現的「智慧型住家」技術正開始要變得普及和可以使用。但我們也看到和了解到電影中所沒有表現的另一件事,就是將住家網路化可能會帶來多大的潛在危險。我們已經看到針對智慧型家電(像是冰箱)的攻擊,用它們來發送垃圾郵件(SPAM),成為網路上受感染系統與設備這嚴重問題的一部分。

在1980年代,我們根本不知道「智慧型住家」可能會面臨什麼樣的風險;而在2015年我們開始看到這些風險的些許端倪,因為它才剛要開始成為現實。

【延伸閱讀】《IoT物聯網安全趨勢》高科技家庭越來越有智慧
《IoT 物聯網安全趨勢 》採購智慧型裝置該注意些什麼?

 

使用生物識別技術在今日也變得更加可行

當警方找到1985年的珍妮佛(馬帝的女朋友)昏迷在一條小巷裡,他們能夠用她的指紋識別她。因為2015年的珍妮佛仍然活著,所以大概有指紋建檔在警方資料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