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安漫畫》「夜深了孩子還在上網嗎?」「有偷偷上過成人網站?」「有網路交友?」保護孩童線上隱私的 7 個提醒

當孩子們在上網時,身為家長的你會有這樣的不安嗎?


☑️夜深了孩子是否還在上網?
☑️有偷偷上過成人網站及交友網站嗎?
☑️有下載危險的應用程式或是詐騙應用程式嗎?

7個簡單的步驟讓你保護孩童網路安全

本文介紹 7個簡單的步驟讓你保護孩童網路安全

Step 1

👆 清楚所允許的對象

首先,不僅要掌握孩子們於上網時都在做些什麼,且應制訂上網時間、地點、方法等的規則。有關孩子們在學習及玩樂時所使用的設備、應用程式及網站,作為家長的應該要時常關心這些網站及應用程式擁有哪些功能,這些工具會如何收集及追蹤個人資訊,並如何使用、保存、共享這些數據。

繼續閱讀

保持線上隱私,請這麼做

曾經讓你的 FB 狀態更新給比預期中更多的人看到嗎?曾經想要秀什麼東西給你的朋友時,結果跳出你上次令人尷尬的搜尋字串嗎?曾經有人駭入你的電子郵件帳號嗎?

你在網路上所張貼或做的任何事情,都可能被陌生人看到,你的線上隱私一直都處在危險之中。幸運的是,有一些工具可以讓你用來保護它。它們不僅會幫助你將被網站和服務所追蹤的個人資料數量降到最低,也可以用來加強你帳號的安全性,確保沒有資料在未經你同意下流出。

本文將這些隱私保護工具分成三類 – 瀏覽器工具和功能上網工具網站/應用程式設定和功能

What to expect when you are connecting2

瀏覽器工具和功能

外掛和擴充程式

外掛和擴充程式可以增強瀏覽器的功能,但你知道它們也可以強化你的隱私嗎?類似Adblock Plus註1這樣的擴充程式會停用追蹤你活動的Cookie和外掛程式。它們還可以停用將你的資料送到如 Facebook 和 Google+ 等社群網站的社群媒體按鈕。

私密(無痕)瀏覽

不想讓任何人知道你常上的網站或個人的搜尋字串?可以選擇私密瀏覽。它可以讓你上網,卻不會將你的個人資料、瀏覽記錄或快取儲存到你使用的設備上。大多數瀏覽器都提供私密瀏覽模式,像是私密瀏覽(Safari,Firefox),無痕模式(Chrome)和InPrivate瀏覽(IE瀏覽器)。有些行動瀏覽器也提供這個選項,像是Android上的Firefox註2

你可以在瀏覽器的工具或設定選單找到私密瀏覽的選項。你也可以利用鍵盤快捷鍵,像是Ctrl/Command + Shift + N(Chrome,Opera)或Ctrl/Command + Shift + P(Firefox,IE瀏覽器)。

雖然私密瀏覽可以清除瀏覽器內的上網活動,但是網站、網路服務服務供應商、甚至是你的公司還是可以即時追蹤你所訪問的網頁。

刪除快取,Cookie和瀏覽記錄

每當你上網時,你都會因為Cookie、快取和瀏覽記錄而留下數位痕跡。定期刪除這些資料可以消除你上網狀態和活動的痕跡。不過有個缺點。刪除Cookie會讓你每次訪問網站時都必須重新輸入使用者名稱和密碼。

你可以進到工具或設定選單來刪除你的Cookie、快取和瀏覽記錄。

停用自動填充/自動完成

依賴瀏覽器來記住你的資料可能看起來很方便。想想看,不必一遍又一遍的輸入相同的東西。但這種便利性也有它的代價。自動填充功能可能會洩漏出你不希望別人看到的資料,像是你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

你可以進到工具或設定選單來停用這個功能。

 上網工具

匿蹤或代理迴避工具

如果你想讓你的上網活動難以被追查,可以使用匿蹤工具。它們會成為你的電腦和網路間的代理器。隱藏任何可能洩漏你電腦身份的資訊,像是你的IP地址和確切位置。

匿蹤工具並不僅限於桌上型電腦。Tor計畫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專門提供安全和私密的通訊,有給一般電腦的瀏覽器註3iOS的瀏覽器註4和一個Android應用程式註5來幫你隱藏上線狀態。

隱私掃描器

到底有多少個人資訊會在你連上網站時流出?使用隱私掃描器可以幫你在上網時查看你當前的隱私設定,並提供你改善的建議。

還有提供給行動設備的隱私掃描器應用程式。趨勢科技的隱私掃瞄器for Facebook讓你可以監控誰能夠聯絡你或查看你的個人資料註6。一些隱私保護應用程式甚至可以識別你的應用程式會收集什麼類型的資訊,所以你可以知道有什麼事情在你不知情下發生。

自我銷燬訊息

利用像是BurnNote註7的自我銷燬訊息服務來確保沒有其他人能讀到你所送出的私人訊息。一旦你的訊息被發送出去,並且讓你預期的收件人讀完,所有痕跡都將被刪除。 繼續閱讀

小心保護線上隱私

越來越多人會在網路上處理各種個人事務(像是網路購物和使用網路銀行)。你一定會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你的資訊可以在網路上被看到。網路跟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結合的如此緊密,網路犯罪份子也會用更新、更有創意的方式來打破我們在網路上的隱私。

一切都跟廣告有關

因為網際網路用途的大量增加,也讓網路公司很有興趣去追蹤大家都在網路上做些什麼。好讓這些公司可以據此來行銷產品和服務,多數人也都可以在社群網站、新聞部落格、線上娛樂頻道看到。事實上,網路廣告已經是大多數網站的金錢來源。

在2010年,Google披露了他們96%的收入來自廣告(放在自身網站或使用其廣告業務的網站上)。而社群網路巨頭Facebook的全球廣告收入也預估會在2011年上升104%,來到38億美元。

因為一些廣告服務供應商(像是Google AdSenseYahoo! Advertising Solutions)都提供客製化廣告的服務,你應該會發現服務供應商和廣告商是可以追踪你的線上活動的。廣告商會想辦法去收集資訊,比方說從你去過的網站和你填寫的線上個人資料中得知。


客製化廣告:
仙丹還是毒藥?

大部分網站的廣告需求都是經由第三方廣告網路來管理。線上廣告或是廣告網路是中介廣告商和希望提供廣告的網站所有者間的橋樑,廣告網路使用集中伺服器去提供對的廣告給對的網站訪客,也會在網路上監看著使用者的活動。

廣告網路還可以讓第三方公司透過使用者的網頁瀏覽記錄來觀察他們的線上活動,進而了解他們的喜好。雖然對某些人來說,將使用者與可能引起他們興趣的網路廣告做配對不是什麼問題,但也有些人覺得這是種對隱私的侵犯。對多數賣家來說是很方便跟有用,但對於他們所監看的人來說卻是在侵犯隱私。

要在瀏覽網頁時保護個人隱私,牢記下面的秘訣:

  • 定期刪除CookieCookies存放了網站相關資訊,所以有可能被網路犯罪分子所竊取利用。刪除Cookie有一個缺點,就是每當你再次訪問網站時,都會要求你重新輸入帳號名稱和密碼。
  • 使用隱私瀏覽:瀏覽器提供這種特殊模式好讓你的網路活動得以保密,不被窺探。選擇隱私瀏覽會使用新的瀏覽器視窗,並且會在你關閉視窗時刪除所有的歷史記錄和cookie。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視窗還是開著,並不保證可以保持匿名,會讓廣告商仍然可以追踪到你。
  • 使用網路廣告促進會(NAI的選擇退出(Opt-out)工具。這個工具讓你可以選擇退出客製化廣告的目標。身為促進網路廣告自我節制的組織,網路廣告促進會(Network Advertising Initiative,NAI)讓你可以選擇不接受其成員公司的廣告行銷。因此,你可以不再被這些會量身打造廣告,但被你所封鎖的廣告公司所打擾。

過度分享的陷阱

當廣告網路需要根據你的網站偏好和使用模式來猜測你會感興趣的內容時,社群媒體已經擁有了所有的資訊,他們只需要你自己不停的提供給他們。感謝社群媒體整合了多個網站,社群網站可以很簡單的找到你的好惡。

也因此,社群媒體「採礦」快速地成為業界的標準做法,尤其是對那些保險和人力資源(HR)公司來說。比方說,他們會監看社群媒體好找到可能的詐騙案子,特別是根據報導,這些詐騙案每年會讓保險業損失大約三千萬美元。

被貼到社群網站的內容,現在也會被拿來在法庭聽證會上作為證據。像是在離婚過程中,會利用上傳到Facebook的照片來證明丈夫的不忠。

重新定義「隱私

大部分得歸功給今天的年輕人,在網路上保持使用者資料機密已經結束了。新一代的年輕社群媒體玩家對於保護和分享資訊有著不同的態度,他們樂意對各方提供個人資料。在短短幾年之內,具有隱私意識的人將成為少數。而這將是廣告業者,或者更糟的是 – 攻擊者的美好未來。

要將米蘭達宣告(Miranda Rights)的內容銘記在心 – 「你所說的一切,都可能成為對你不利的證據」,這代表你在網路上發表任何事情前都要先三思。避免分享太多,尤其是當你還不清楚如何設好你在社群網站上的隱私設定。想知道更多小技巧,來參考Facebook隱私設定:

Facebook 隱私設定-1(應用程式和廣告設定)

Facebook隱私設定-2(標籤,打卡與個人檔案能見度)

Facebook隱私設定-3(不是朋友也能”訂閱”及五個例外規則)

一個應用程式值得冒險嗎?

當越來越多使用者下載應用程式到他們的行動設備上時,安全和隱私也變成了更為嚴重的問題。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駭客愛好的惡意軟體平台。

我們已經看到有應用程式用遊戲當幌子來監視使用者。也因此你要養成習慣,在安裝應用程式前先檢查它所要求的權限。許多應用程式都是透過廣告獲利,這代表著它們有著一樣的廣告網路隱私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