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銀行可以幫我們親自到銀行辦理業務,但人們還是會擔心網路銀行是否安全。資料放在手機裡的銀行應用程式安全嗎?常見的網路銀行詐騙如何預防?

網路銀行可以幫我們親自到銀行辦理業務,但人們還是會擔心網路銀行是否安全。資料放在手機裡的銀行應用程式安全嗎?常見的網路銀行詐騙如何預防?
趨勢科技和日本網路犯罪對策中心對針對日本用戶的詐騙及網路釣魚研究,本文介紹了研究分析報告裡的兩個主要網路銀行釣魚詐騙集團。
趨勢科技網路安全研究中心與日本網路犯罪對策中心(JC3) 及其成員組織共同對網路釣魚詐騙集團進行研究和分析。本文詳細介紹了從研究和分析裡發現的兩個主要網路釣魚詐騙集團。趨勢科技和日本網路犯罪對策中心也各自透過新聞稿發表了此份研究。
一個銀行釣魚集團(在本研究裡稱為 BP1)主導了所有觀察到的其他集團。BP1使用 簡訊釣魚將受害者導向釣魚網站。其他銀行釣魚集團也都與BP1有關聯。BP1也是最活躍的集團 – 從2019年8月一直運作到研究之時。它還採取了各種偽裝 – 從大型銀行、信用合作社、信用卡公司、電信業者到電子商務公司。
繼續閱讀1969年10月29日網際網路誕生,改變人類生活的 Internet 年齡已經年過半百了。
網路里程碑:
你在全球數十億人使用的網路上安全嗎?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上網的行列,各種威脅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和普及。我們過去所使用的基本威脅防護已經不足以保護我們來對抗新一代的威脅了。我們整理了一些相關數據:
2007年:13億1千9百萬 繼續閱讀
行動銀行應用程式讓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查看帳戶餘額、執行轉帳或支付帳單,因此很快就在各大銀行掀起旋風,成為銀行的一項標準服務。然而,為了讓使用者在交易時能更快、更有效率,銀行正不斷開發一些更花俏的功能和服務。此外,一些其他最新崛起的網路支付服務,例如 PayPal 的 Venmo,或是 Square 的 Cash 應用程式,也正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許多消費者都看上了這類應用程式所帶來的速度和便利性。
不過,隨著這類應用程式逐漸獲得市場青睞,網路犯罪集團也隨之而來。
駭客有各種不同的方法可能危害行動銀行的使用者,從提供冒牌應用程式與暗中窺探,到經由惡意網路連線或使用偷來的帳號登入憑證來攻擊使用者,而且這些都還只是冰山一角。此外,銀行木馬程式也在 2019 年開始變得更為進化、更加精明。例如,Aunbis 惡意程式自 2018 年首次問世以來便持續不斷更新。2019 年,它加入了動作感應功能來躲避資安軟體的沙盒模擬分析,並且透過重疊畫面的方式來竊取使用者個資。今年 8 月,銀行惡意程式 Trickbot 發動了一波挾帶惡意附件的垃圾郵件攻擊。近期一點,還有專門散布 Ginp 木馬程式的冒牌應用程式出現,專門竊取使用者的登入憑證和信用卡資訊。
由於銀行應用程式與使用者的銀行帳戶通常有著密切的關聯,甚至直接與銀行帳戶連結,所以成了網路犯罪集團鎖定的目標,為此,使用者應將安全列為第一考量。以下提供一些保護行動銀行應用程式的秘訣和原則,希望能協助建立更完善的防禦來防範各種數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