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rora 電網漏洞與 BlackEnergy 木馬程式

最近在一些工業物聯網 (IIoT) 資安研討會上,Aurora 漏洞持續成為眾人話題。與會者都在問:「我們國家的電網是否安全無虞?我們如何保護電網安全?Aurora 到底是什麼?」這篇文章就是要來探討一下 Aurora 漏洞以及專門利用該漏洞的 BlackEnergy 攻擊。

2007 年 3 月,美國能源部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展示了 Aurora 漏洞 (請參閱這段來自 CNN 的實測影片)。影片中發生了什麼事?

基本上,發電機內部是由一個永久性磁鐵所構成的轉子在一個由線圈構成的定子當中持續旋轉來產生電力。而帶動轉子旋轉的動力可以是水力 (水力發電機)、燃油 (柴油發電機)、蒸氣 (核能發電機) 或是風力 (風力發電機)。發電機所產生的電力會匯集到電網,然後再輸送至全國各地,提供民生及商業用電所需。

其他類型的發電設備同樣也要將電力匯集到電網。美國電網所提供的電力屬於 60 Hz 的交流電,這表示電壓的正負變化為每秒 60 次。只要發電機的相位與電網同步,其電力就能順利地併入電網的總電量當中。但萬一發電機輸出的電力與電網發生相位不同步的情況,就會無法將電力併入電網。 繼續閱讀

德國核能發電廠出現惡意軟體

 

根據報導,德國一間核能發電廠最近被發現電腦惡意軟體。這間Gundremmingen發電廠是由德國萊茵集團所營運,位在慕尼黑的西北部,據說是德國輸出最高的核能發電廠。專家確認病毒為「W32.Ramnit」和「Conficker」,出現在跟反應爐燃料傳送系統相關的發電廠單位B。不過這惡意軟體不大可能威脅到發電廠的運作,因為系統跟網際網路是隔離的。

專家們正在研究員工在不知情下使用惡意軟體所感染隨身碟而導致惡意軟體進入核能發電廠系統的可能性。最近的報告顯示這惡意軟體出現在18個可移除裝置上,主要是USB隨身碟並且「與發電廠的作業系統分開維護」。

雖然德國聯邦辦公室資訊安全部門(BSI)在進行此調查,有一些安全分析還在進行中,但這也讓網路安全警報升高。在一份聲明中,Gundremmingen核能發電廠的發言人Tobias Schmidt指出,「控制核能發電的是類比系統,因此不會受網路威脅影響。這些系統設計成具備安全功能來保護它們免於被操縱變動。繼續閱讀

關鍵基礎建設遭到攻擊:IT 和 ICS 網路整合的弱點

電力 停電

關鍵基礎建設遭到網路犯罪攻擊的頻率和複雜度在過去十年以來一直不斷上升。我們的 2015 年「美洲關鍵基礎建設網路安全」(Cyber Security of Critical Infrastructures in Americas) 報告調查了 20 個國家超過 575 家的政府與民間企業,結果令人大開眼界。有 53% 的受訪者認為去年專門針對關鍵基礎建設 (Critical Infrastructure,簡稱 CI) 的網路攻擊比以往更多,另有 76% 表示這類攻擊越來越複雜。更重要的是,有 44% 認為他們曾遭到惡意的刪除與破壞式攻擊。

以關鍵基礎建設為目標的網路攻擊在 2015 年 12 月 23 日烏克蘭大斷電到達重大里程碑,歹徒使用惡意程式對兩座烏克蘭主要電力輸送站發動廣泛、精密的攻擊。此攻擊造成了 80,000 用戶停電六小時,並且造成至少七座 110 kV 和 23 座 35 kV 的次級電力輸送站停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