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再曝高危險漏洞,會置換你合法下載的應用程式

假面攻擊的另一面:iOS應用程式沒有加密資料

根據趨勢科技在10月所公布的iOS威脅「假面攻擊(Masque Attack)」所做的研究,趨勢科技研究人員發現惡意應用程式有新的方法在成功的假面攻擊後威脅到iOS設備:經由存取合法應用程式所使用的未加密資料。

Masque

 

根據報導,這種 iOS 威脅利用企業配置文件來攻擊未經越獄的 iOS 設備,就像是WireLurker。因為配置文件允許企業在 iOS 設備上安裝自製應用程式而無需經過 Apple 審查。它們可以透過 iTunes(通過USB介面)或無線傳輸來經由應用程式商店散播這些應用程式。

雖然 WireLurker 威脅已被發現會透過 USB介面安裝假或惡意的應用程式,假面攻擊還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只要使用相同的簽章金鑰或Bundle ID,假面攻擊就可以將原本安裝的應用程式置換成惡意版本。而接下來,新置換(和惡意)的應用程式可以執行像竊取敏感資料的動作。

Masque app

假面攻擊揭示應用程式漏洞

企業配置文件可以如何被惡意應用程式濫用已經被大肆的報導。但當惡意應用程式想辦法進入 iOS 設備後,會發生什麼事?

趨勢科技測試了幾個應用程式,發現一些受歡迎的iOS應用程式不會對它們的資料庫進行加密。在我們的分析中,我們只用檔案瀏覽器就可以存取這些檔案。此外,我們測試的是簡訊和通訊應用程式,這意味著它們會儲存大量敏感資料,像是姓名和連絡資訊。

圖1、即時通(IM)應用程式內未加密的資料庫 繼續閱讀

山寨版「Akinator the Genie」遊戲,現身Apple App Store

山寨版應用程式 –  新的 iOS 疑慮?

在威脅環境中,有時很難區分一件事物是否應該被視為威脅。當然,也有很明顯的威脅 (就是:惡意軟體), 但也有一些值得討論。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山寨版」應用程式或「惡搞版」應用程式。

顧名思義,「山寨版」或「惡搞版」應用程式有著類似其他應用程式的功能,甚至名稱。科技網站 Ars  Technica寫過一篇文章,強調了山寨版應用程式多快就能夠進入應用程式商店。上述文章所提到的是個照片剪輯應用程式,在2013年五月中上到 Apple App Store;在同年八月,有七個山寨版本出現在 App Store。

正版: 「Akinator the Genie」,  山寨版:「Akinator Genie」評價大不同

趨勢科技在 Apple App Store上發現另一個熱門應用程式 – Akinator the Genie 的惡搞版本。山寨版本稱為「Akinator Genie」,開發人員名稱是 Jennifer Mendeison,這人已經因為山寨應用程式而知名。使用者可以在  App Store下載這個山寨版應用程式。

圖1、官方的「Akinator the Genie」應用程式(上圖)和山寨版本(下圖)

這些應用程式的內容是相同的: 一個名叫「Akinator」的精靈會透過問幾個問題來猜測使用者在想什麼。原始版本會猜測真實或虛構的人物。而山寨版應用程式則是猜測形狀。  繼續閱讀

Android 並非唯一受害者, iOS 也遭遇漏洞攻擊

惡意 App 程式和網站威脅在經過多年的急速成長之後,行動裝置威脅在2014年第一季終於開始出現成熟的跡象。除了原本的行動裝置威脅之外,Android™ 平台還出現了可能讓裝置「變成磚塊」(完全無法使用) 的軟體漏洞。

 

最近,一些軟體漏洞相關的事件證明,即使是自訂的 App 程式權限也可能被駭客躲過。一個最新發現的 Android 平台漏洞可能導致裝置陷入永無止境的重新開機循環,變成完全無法使用的「磚塊」

不過,Android 並非唯一的受害者,第一季 iOS 使用者也同樣遭遇到所謂的「goto fail」漏洞。此漏洞一旦被攻擊成功,iOS 系統上用來將網際網路連線加密以防止網站連線遭到竊聽或挾持的 Secure Sockets Layer (SSL) 功能將因而失效。結果呢?任何使用者透過公共 Wi-Fi 網路發送、張貼的資料或任何線上活動,都可能被歹徒看光光,甚至遭到惡意篡改。

IOE Bricks and bugs showed a more mature mobile threat landscape.docx
「越來越多的網路犯罪者開始轉移目標,紛紛搭上行動裝置的熱潮與普及列車,更何況行動裝置不像電腦那樣受到嚴密防護。未來我們勢必看到更多行動裝置平台的漏洞,尤其是 Android,因為該平台擁有廣大的使用族群。」

—Kenny Ye (行動裝置威脅研究員)

 

851 215 FB Cover promotion812

萬物聯網時代,企業必要掌握的資安四大面向

萬物聯網資訊安全中心  多層次的資訊安全中心控管
萬物聯網駭客攻防手法  深度分析APT攻擊,建立完整的防禦架構
萬物聯網雲端防護架構  私有雲 、公有雲、混合雲的資訊安全
萬物聯網行動安全機制  企業行動裝置安全策略

當萬物聯網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正待崛起,美國著名研究機構更看到比現今經濟大上30倍的發展契機;引領企業資安布局的您,該如何預見具前瞻價值的資安趨勢,為「萬物可聯網‧無處不資安」的時代及早準備?【即刻報名!!CLOUDSEC 2014企業資安高峰論壇】

 

Firefox作業系統:安全性如何?

作者:Robert McArdle(資深威脅研究員)

在巴塞隆納剛結束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出現一件有意思的事,就是正式發布了Firefox OS。Mozilla執行長Gary Kovacs生動的說:「要將網頁體驗帶到行動設備上」。

Security

特別的不是因為有多少廠商和電信商也被公告即將發表使用Firefox OS的產品,而是Mozilla的新行動作業系統大量的使用HTML5。Firefox OS的應用程式是用HTML5等開放標準來開發,而非使用專有工具或技術。

Firefox OS到目前為止所發表出來的資訊,絕大部分都不是為了提供給安全研究人員或分析人員(雖然Mozilla的開發者網站上也有些很好的資源)。主要還是為了給應用程式開發人員、使用者和電信商,需要他們更快採用Firefox OS才能真正成功。支援Firefox OS的產品甚至還沒有提供給開發人員,更別說普羅大眾了。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檢視HTML5的整體安全性,看看Firefox OS應用程式會運作在什麼樣的環境。我們知道HTML5絕對足夠強大去成為有用的應用平台,但這也代表惡意行為可以藉由HTML5達成,攻擊行為也可以透過HTML5進行。當然,這些攻擊原生程式碼做也可做到,所以當說到強大或安全,HTML5都不能說是優勢或缺點。

從意識形態的角度來看,有一件事必須承認的是,Mozilla會被認為代表開放的選擇。這是否也代表使用者在Firefox OS上會比被嚴密控制的iOS上更可能遭遇到惡意應用程式?在Firefox OS的所有細節被明確提出前,我們不能肯定 – 但看起來很可能如此。 繼續閱讀

數以百萬的iOS 越獄,你怎麼知道執行長沒有一支被駭過的iPhone?

一個針對蘋果iOS的例子,FinFisher International的FinSpy Mobile,可以監視使用者位置、聯絡人清單、電話、網路歷史記錄、簡訊,甚至在特定位置打開iPhone麥克風來進行竊聽。

你怎麼知道執行長沒有一支被駭過的iPhone?你怎麼知道有多少「沉默的聽眾」參加最新一次的董事會議?在過去幾年裡,不僅僅是美國能源部(設計和製造核子武器的部門),還有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和華爾街日報也都被駭客攻擊。你憑什麼認為你們的高階主管不會受到相同的待遇?

 作者:Cesare Garlati

Apple iOS被越獄的紀錄大概就跟它本身的歷史一樣長,但是IT主管們依然低估了這個問題.以及它對企業資料和網路所帶來的安全風險。

 

最新的iOS 6.1越獄程式在二月四日被釋出。根據將最新破解程式公布在evasi0n.com的作者 – Cyril(又稱pod2g)所提供的網站統計數字,僅僅在前四十八小時就有高達五百萬次下載。在這頭兩天,這些網站出現四千萬次的點閱率。其中有超過一半不重複訪客(約兩百五十萬)來自美國。

這個和我在數月前,在舊金山JailbreakCon 2012(全世界越獄界的代表大會。沒錯,的確有這大會)上遇到Jay Freeman(又稱Saurik)時所得到的數字相符合。Jay Freeman是Cydia的創始者,這是個完全合法而獨立的應用程式商店,以滿足那些解放他們Apple設備的使用者。Jay向我說明,根據他的網站統計資料,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有約5%到10%的Apple iOS是越獄過的。

這有什麼好擔心的呢?因為這代表這些設備很脆弱。Apple如此有名的安全措施可以在短短幾天內就被破解 – iOS 6.1是在一月廿八日正式發表:只花了Cyril和他的朋友們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就打了Apple一巴掌。即使越獄社群並不是為了金錢目的而這樣做,但我們可以確信壞傢伙們(有組織的犯罪集團和商業間諜軟體廠商)都準備好要加以利用了 – 事實上,可能已經這樣做了。

從根本來說,越獄是當你太過限制使用者時會發生什麼事情的典型例子。他們會加以反抗。我們在許多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上都看到類似的模式,從電視遊樂器到電視機上盒都有。蘋果的問題在於它想要完全控制這生態系統的每個環節,從印表機到使用者可以下載的應用程式。這些使用者喜歡他們的Apple設備,但他們卻被當成小孩子對待。有了Android,使用者被當成大人對待:他們被允許下載任何應用程式,從任何自己信任的來源下載。Android作業系統的安全功能和權限模型固然並不完美,使用者被要求透過彈跳視窗來授權應用程式去存取使用者的行事曆、電話簿等。而Apple會事前審閱所有的應用程式,所以沒有這樣的彈跳視窗。但我們將在後面了解到,這會因為越獄過的設備而出現不好的後果。

順帶一提,不要將越獄和解鎖搞混了,解鎖是因為行動設備有綁約特定電信商,為了讓它可以使用其他電信商的網路而作。在另一方面,越獄則是去破壞或繞過iOS設備的安全措施。它可以跟下載一樣地簡單,今天的越獄數量也在不斷地成長,因為有專門的越獄社群會在最新iOS版本出來時,盡快地合作加以破解。

所以使用者因為被當成小朋友對待,被告知可以安裝和下載什麼應用程式,而採取極端手段來反抗,但這有什麼壞處呢?在法律上,因為數位化千禧年著作權法案的關係,越獄智慧型手機是完全合法的(Android上的越獄被稱為Root),但在平板電腦上是違法的。蘋果顯然強烈地反對使用者(還有開發商)透過這方式來掙脫其控制,也警告這會帶來縮短電池壽命、資料不穩和其他不好的後果。而在其中百分百正確的是,越獄的確會帶來不可接受的安全風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