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大對決:網路釣客針對LinkedIn、 PayPal 、Apple、LINE的網路釣魚技倆

儘管網路釣魚是最古老的網路詐騙手法之一,但至今仍是企業和個人頭痛的問題。事實上,其數量似乎仍在不斷成長。根據網路釣魚防治工作小組 (Anti-Phishing Working Group) 的報告,2016 年估計高達 1 億以上的用戶,因為網路釣魚信件而被導向一個散布 Locky勒索病毒 的網站。網路犯罪集團不斷假冒各種知名服務,例如 Netflix 影音網站的用戶即曾經成為 網路釣魚攻擊的目標,許多人都被騙走了帳號和密碼。

⊙延伸閱讀:勒索病毒再度盯上追劇族,利用Netflix 帳號產生器當誘餌

有鑑於網路釣魚如此盛行,使用者務必學會如何分辨網路釣魚郵件。儘管犯罪集團會盡可能讓網路釣魚郵件看起來像真的一樣,但使用者仍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循。以下提供幾個假冒全球知名網站的網路釣魚郵件真實案例來說明使用者該注意哪些地方:

案例 1:LinkedIn -歹徒覬覦該社群網站的企業員工個人資訊

LinkedIn是一個專業人士聚集和建立人脈的社群網站,也因此成了網路犯罪集團覬覦的重要目標,歹徒覬覦它擁有上億用戶的企業員工的個人資訊。

繼續閱讀

五個常見的家庭網路威脅

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來說,要保護好電腦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光是要搞清楚得注意什麼可能就是個大挑戰。什麼樣的威脅對一般的使用者來說很重要,又該如何避免?

1.勒索病毒: 遇到「Drive by download路過式下載,瀏覽惡意網頁就會中毒

勒索病毒 Ransomware (勒索軟體/綁架病毒)目前對普通的使用者來說是最大的威脅。這種惡意軟體會加密使用者的資料,並威脅受駭者,除非付出相當於數百美元的比特幣(Bitcoin)贖金,不然就會永久鎖住或刪除檔案。

有網友在論壇上求助,說想利用連假在網路上看電影,電影看完了,電腦裡所有檔案卻都打不開了,原來是中了惡名昭彰的 Cerber勒索軟體 Ransomware,並被要求支付約台幣1.7 萬的比特幣(Bitcoin)才可解鎖,更慘的是用公司的電腦 !

Cerber 病毒並沒有銷聲匿跡,近日有許多網友在臉書上求救的幾乎都是 Cerber,一堆”覺得悲傷”哭哭的表情符號”疫”發不可收拾。

還有網友自我解嘲說:

“我發誓! 我真的只有看《師任堂》,難道是李英愛傳染給我的?”

提醒您:如果電腦有軟體的修補程式沒有更新的話,遇到「Drive by download」路過式下載(隱藏式下載、偷渡式下載、強迫下載,網頁掛馬)攻擊,瀏覽惡意網頁就會中毒。

另外,駭客也可能將夾帶勒索病毒的壓縮檔放在非官方的影片下載網站上,除了養成平時備份檔案的習慣,使用防毒軟體 可以未雨綢繆,避免檔案成肉票。

繼續閱讀

【8個旅遊資安備忘清單】使用公共的手機充電器安全嗎?退役空姐為何建議登機證別亂丟?….

你都怎麼處理登機證?登機前拿著登機證拍照打卡?回國後扔在機場垃圾桶?
退役空姐提醒大家登記證別亂丟,若被有心人拿到,透過訂位系統詳細個資全都露,甚至還能替你更改行程選位、取消網路報到,就連登機證存根也別隨手扔,因為上面有條碼就能解讀。 

出遠門旅行度假時,大多數人都會花點時間去確認房子是安全的。我們可能會請鄰居過來幫忙收信、開關窗簾,並且會全部巡過一遍。我們會鎖好所有的門窗,甚至可能會設定計時器來定時開關燈,讓別人以為房子內還是有人在的。但是當你旅行時,你會同樣精明地去維護數位生活的安全嗎?

請先問自己以下 8 個問題:

  1. 使用公共的手機充電器安全嗎?
  2. 借用別人的 Wi-Fi 上網安全嗎?
  3. 付費的公共無線網路安全無虞?
  4. 著名景點如迪士尼樂園, 紐約時代廣場,Wi-Fi相對安全?
  5. 分享照片在社群網站有可能洩漏居家位置嗎?
  6. 在五星級飯店刷卡會發生個資外洩嗎?
  7. 上飛機前一定要拿登機證,來個自拍上傳 FB ?
  8. 吃大餐時一定也要拍照上傳?

繼續閱讀

2016年十大重大網路資安事件

最麻煩的惡意程式:Mirai

分散式阻斷服務 (DDoS) 攻擊是2016年最受矚目的焦點,因為2016年出現了多起大型攻擊案例,而其幕後的幫兇就是 Mirai 惡意程式。這個 ELF 惡意程式會將受害裝置變成可用來發動 DDoS 攻擊的殭屍裝置。ELF 是 Linux 與 UNIX 系統共通的一種檔案格式,也就是說今日許多物聯網 (IoT) 裝置都有可能成為受害者。

在 Mirai 殭屍病毒原始程式碼在去年公開流傳之後,沒多久就被駭客用來刺探各種智慧家庭裝置,並且以預設的帳號密碼登入這些裝置,使得成千上萬的智慧裝置淪為殭屍網路的成員,幫助駭客發動多起史上最大規模的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 (DDoS)攻擊。其中一起攻擊據說曾經一度中斷了非洲國家利比亞的網路。不過,最受矚目的受害案例是 Dyn 這家DNS 服務廠商,該公司一些知名客戶的網站因而無法瀏覽,例如: Twitter、Reddit、Spotify 以及 SoundClou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