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朋友在街上被人扒走了他的 iPhone 手機。像這樣的狀況,在巴西這類國家的大城市裡,實在是司空見慣。他後來又新買了一支手機,為了方便起見,仍然沿用原來的電話號碼。一開始並沒有什麼異樣,直到他發現自己的 Facebook 密碼被人篡改。
所幸,他的 Facebook 帳號有綁定電話號碼,因此才能救回帳號。不過這件事不太尋常,因為扒手竟然會進入受害者的 Facebook 帳號。歹徒為何對受害者的 Facebook 帳號有興趣?小偷行竊通常只是為了擁有某樣東西或者拿去變賣。災難還沒結束,隔天,我的朋友在他新的手機上收到了一封網路釣魚(Phishing)簡訊。
整起事件令人聯想到的是,傳統犯罪與網路犯罪的界線似乎開始變得模糊,尤其,傳統竊賊和網路犯罪集團未來若彼此合作,其犯罪手法將變得更加複雜。

這是一封葡萄牙文的簡訊,意思大概是說:「親愛的使用者,您遺失的裝置已經找到了,請點選這裡來查看它上次所在的位置:」。訊息後面還附上連結:hxxp://busca-devices.pe.hu。經過我們查證,這是一個網路釣魚網頁,會要求使用者輸入 Apple ID 登入憑證。
後來我們又上網查了一下這隻失竊手機最後的位置,官方 iCloud 網站確實顯示其最後位置就是手機被偷的地點。
圖 2:要求使用者輸入 Apple ID 登入憑證的網路釣魚網頁。
解析歹徒犯案手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