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安全:分割(Segmentation),隔離(Isolation)和認證(Accreditation)…我的天呀!

 

還在不久之前,設定邊界防火牆已經是最好的做法。要為伺服器做好分割區段實在太過複雜與高成本了。

但這一切都隨著軟體定義網路的出現及虛擬化技術和主機軟體的進步而改變。托托,我想我們已經不在堪薩斯了(註:綠野仙蹤內桃樂絲的台詞)!我們現在能夠實際地去應用Gartner報告內所討論到的分割(segmentation)和隔離(isolation)安全最佳實作。

 

從哪裡開始?

亞馬遜網路服務(AWS)提供強大而友善的方式來實施基本的網路ACL(存取控制列表)。ACL指的是控制哪些網路端口可以互相對談及跟外部網路連接。

AWS預設是全部禁止,意思是沒有端口會開啟,除非你有特別要求。理想上,你會開啟最低所需的端口,並且只開放給需要它們的資源。例如,你可以將網頁伺服器的端口80/443開放給所有網路,但你不該將它的RDP端口開放給外部網路…或是完全不要開放,如果可以的話。

就跟巫師一樣,AWS有個聰明的做法可以讓它變得更加容易。比方說我想保護一個有著網頁伺服器、應用伺服器和後端資料服務的三層架構應用程式:

 

AWS可以讓你定義安全群組,就如同給多個同類型虛擬機器的範本。為了讓它更加容易,讓規則集保持不大,你可以將安全群組連結在一起。例如,只允許從網頁伺服器層虛擬機器的443端口網路流量到應用程式層。聽起來很簡單,也的確是,但卻令人難以置信的強大。

如果再加上VPC(虛擬私有雲),你可以對各種架構運用豐富的分割(segmentation)和隔離(isolation)政策。AWS的架構中心有許多樣本可以幫助你去到翡翠城(註:綠野仙蹤內桃樂絲的目的地)。

 

這就夠了,對不對?

並不盡然。正如我們在之前的文章討論過,只進行分割和只開放所需端口通常是不夠的。像Shellshock、Heartbleed和其他威脅都發生在這些合法端口上。為了讓這些飛天猴(註:綠野仙蹤內的怪物軍團)遠離你的虛擬機器,你必須深入這些網路封包資料。入侵防禦系統(IPS)軟體可以確保進出你虛擬機器的網路流量沒有惡意企圖。 繼續閱讀

雲端防護:到底該不該修補…

讓我們再來談談 Gartner 研究報告中所提如何保障 Amazon Web Services 雲端工作負載安全的最佳實務原則。事實上在這方面,時機是最重要的關鍵。

讓我們回想一下 2014 年 4 月 1 日,也就是 Heartbleed心淌血漏洞漏洞揭露的那天。此漏洞可讓駭客利用 OpenSSL 程式庫當中的 SSL 協議 (handshake) 漏洞,直接從電腦記憶體中擷取敏感的資訊。而且全球有千千萬萬個應用程式都採用 OpenSSL 程式庫!

您該怎麼辦?

首先,您必須知道自己是否受到影響。不論網路式或主機式漏洞掃瞄都能協助您發掘受影響的工作負載。接下來呢?接下來我們與 Gartner 專家的看法一致,但卻會違背大多數企業現行的做法,那就是:別修補。沒錯!不要修補營運中的系統!

我們的意思並非不要修補漏洞、讓伺服器一直暴露在危險當中,而是:別在營運系統上套用可能造成營運中斷的修補程式。

您該做的是,將修補程式套用在測試環境當中,在部署前先完成徹底的測試。我們在上次的秘訣中提到資安防護應該是一開始就考慮到的問題,也談到您該如何利用動態或靜態方式打造新的伺服器。以這樣的作業流程為基礎,再加上測試能力,您就能盡量降低系統修補造成營運中斷的機率。同樣地,關鍵就在於自動化,因為這樣才能確保您有一套可快速建立及測試新應用程式環境的作業流程。

那漏洞該怎麼辦?時間正一分一秒流逝… 繼續閱讀

保護您的網路:雲端如何改變您的資訊安全

 

趨勢科技這次榮幸贊助 2015 年加拿大 FIFA 女子世界盃足球賽。您或許會說:「很好啊!但足球和網路安全有什麼關係?」嗯,那您要怎樣才能在足球場上獲勝?沒錯,要踢進最多球,但除此之外,您還需要堅強的防守。這就是為何接下來的幾個禮拜我們將在部落格上探討您如何「保護您的網路」(包括您的資料、應用程式以及雲端部署),並且防範所有試圖入侵您企業的威脅和漏洞攻擊。

在「保護您的網路」這一系列文章當中,我們將討論軟體定義資料中心和雲端所帶來的機會和挑戰,以及我們如何協助您企業建構一套有效的防禦。這問題您不妨從這個角度切入:不論您的企業規模多大,網路安全就像足球賽一樣,良好的防禦才是您獲勝的基礎。這句話套在雲端和虛擬化環境,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繼續閱讀

<影片>讓你的企業資料在雲端保持安全

作者:Rik Ferguson(趨勢科技資安研究)


在雲端時代之前,那個系統、網路和網路周邊仍然界線分明的時代,資訊安全團隊當然還是有其擔心的事情跟需要保護的資料。一個在九十年代中期出現的新興風險被稱為「幽靈系統(Shadow IT)」。而它現在還依然存在著。

幽靈系統在員工桌子底下、櫃子裡和口袋內的黑暗空間成長著,這些員工只是想做好自己的工作。想要快速而有效率地存取、處理或傳遞資料,所以他們會購買、安裝和使用任何可以用的產品。通常還會慶幸於自己可以聰明地結合這些技術來精明地繞過系統。

幽靈系統可以是你口袋裏的隨身碟;桌子底下的數據機或櫃子內的無線基地台。不僅如此,新的消費化或雲端技術趨勢也讓這問題更加惡化。網頁郵件服務成為一個隱蔽的通道、不受管理的檔案同步服務提供了後門,某人雲端服務內的虛擬伺服器可能放有企業的寶貴資料,卻不受程序規範或企業主監督。

早期的幽靈系統所帶來的風險往往只是有限的資料轉移和員工或基礎架構的子系統。但是今日雲端平臺所能提供的功能將這問題放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為了盡己可能地去交付結果,趕在期限前完成, 短片內的行銷團隊使用了繞過內部流程的捷徑,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繼續閱讀

iPhone 刪除的照片,竟還留在 iCloud ? 再談女星雲端裸照外流事件

 

從 iCloud 疑遭入侵,好萊塢 A 咖女星裸照外流事件,學到的五件事的文章中,提到刪除並不一定真的代表刪除,如同下圖受害者所發現的一樣。如果你還以為從自己的手機刪除照片就可以了,那麼推薦你看這一篇文章。

 

從 iCloud 疑遭入侵,好萊塢 A 咖女星裸照外流事件,學到的五件事的文章中,提到刪除並不一定真的代表刪除,如同下圖受害者所發現的一樣。如果你還以為從自己的手機刪除照片就可以了,那麼推薦你看這一篇文章。


 

作者:Vic Hargrave (趨勢科技資料分析軟體架構師)

Cloud

當我聽到有明星因 iCloud 帳號被駭客入侵而使得自己的裸照被上傳到匿名分享網站 AnonIB 時,我其實一點也不覺得意外。不過,雖然將這麼私密的資料儲存在雲端原本就是一項冒險行為,但對於這些 明星的尷尬處境我也深表同情。畢竟,照片是因遭人竊取才會外流,並非個人意願。就我來看,行動運算與雲端儲存的便利性在這件事上也要負擔部分責任。你很容易就可能建立一個密碼強度不足的雲端儲存帳號。視你的行動 App 程式而異,有時照片、音樂、文件或任何其他資料會在背後自動上傳至雲端,而你並不會留意。

一旦你的檔案上傳到雲端,你手機上的相簿就不一定會和你雲端上的相簿同步。我覺得許多使用者並不了解他們的資料到了雲端會怎樣,甚至是資料怎麼上傳到雲端的。

單純只是另一個雲端破解案例

就目前看來,應該是有一名叫作「OriginalGuy」的駭客入侵了明星的 iCloud 帳號並竊取照片。駭客攻擊的第一步是利用蘋果「我的 Apple ID – 建立一個 Apple ID」這個用來建立新帳號的網頁,在網頁上輸入一些可能的電子郵件來猜測受害者 iCloud 帳號的電子郵件地址

如果某個電子郵件地址已有人使用,該頁面就會請使用者輸入其他可用的電子郵件地址。如此一來,駭客就知道某個電子郵件地址是否有人使用。接著,他就試圖用這個電子郵件地址來登入,不論是用猜測的密碼或是使用密碼破解程式。假使帳號的密碼強度不足,歹徒就不難猜到。這項技巧不光只適用於 iCloud 服務,也適用於 Box.com、DropBox 以及其他任何在建立帳號時能讓駭客知道某個電子郵件是否有人使用的服務。

行動資料分享或許太過容易

我所見過的大多數行動雲端儲存 App 程式都能讓你將智慧型手機中的照片自動上傳到雲端儲存。若你有多個這類帳號,你就很容易不知道哪些相片在何時被上傳到哪個雲端儲存。

最近我發現,當我用 iPhone 拍照時,照片會透過 WiFi 連線或是在我手機接上筆電的 USB 連接埠時自動上傳到我的 DropBox 帳號。我不記得自己曾經在 DropBox App 上做過這樣的設定,這樣的現象似乎是某一天自己突然開始。有可能是我某一次更新 DropBox 之後才開始,也可能是我不小心開啟了這項功能。不過每當它發生時,不論是我的動作結果或是軟體的運作結果我都不曉得。

這才是重點:身為一個每天都要接觸電腦科技、行動裝置等等的軟體工程師,我自認是個相當熟悉科技的人。但我竟不曉得自己的智慧型手機是如何開啟這項照片自動上傳至 DropBox 的功能。

我必須自己到手機應用程式設定當中手動關閉這項「功能」,就連我們這種熟悉技術的人都還如此,也難怪那些生活忙碌的電影明星會不知到自己的照片被上傳到雲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