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說的是兩人隔著銀河仍想相見的執念。不必再苦等一年一度的相會,AI情人隨時都在你身邊,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成為永不缺席的「鵲橋」。這段「人機戀」不僅僅是科技的產物,更反映了現代人對完美伴侶的渴望。
2025年的此刻,許多人把思念投向了「AI情人」:24 小時不吵架、語氣貼心、永遠在線。可當螢幕點亮,人心也可能被點燃、被操縱,甚至被騙走。
繼續閱讀
ShinyHunters 入侵 Google!快檢查你的 Gmail 是否在外洩名單中
駭客集團 ShinyHunters 近期成功入侵 Google 資料庫,據傳可能導致高達 25 億名 Gmail 用戶的個人資料外洩。這起攻擊事件,是繼 六月Cybernews 揭露高達 160 億筆帳號密碼外洩,並點名 Apple(蘋果)、Google、Facebook(Meta)、Telegram 等科技大廠的用戶都受害後,又一重大的資安警訊。
擔心你的 Gmail 在外洩名單中?
利用趨勢科技ID 防護(ID Protection)的個資檢查功能輸入Gmail 帳號,可立即檢查是否已遭外洩:
您也可以手機下載趨勢科技個資保鏢,立即檢查iOS 用戶免費下載試用
Android 用戶免費下載試用

您也可以手機下載趨勢科技個資保鏢,⟫ 立即檢查
Google 近日在部落格文章中證實,該公司採用的 Salesforce 資料庫系統遭受威脅組織 ShinyHunters 遭到未經授權的存取。雖然 Google 官方強調目前無證據顯示用戶密碼已外洩,但這些資料已被用於電話詐騙與釣魚攻擊,詐團甚至冒充 Google 員工,進行假冒來電,誘騙用戶交出更多資訊。
這起大規模資料外洩事件,起源於一名Google員工遭到詐騙,駭客利用竊取的登入憑證,成功入侵Google的後台資料庫,並盜取了大量的企業與客戶聯絡資訊。隨後,駭客便利用這些資料冒充成Google員工,向用戶發送詐騙訊息。
防止詐騙集團趁火打劫,建議使用AI防詐達人判斷電子郵件或簡訊是否為詐騙 ⟫立即免費下載。
駭客除了透過社交工程與釣魚詐騙外,還會將 資料外洩名單 作為攻擊清單,進一步進行「暴力破解」(Brute Force Attack)。他們會針對外流的 Gmail 帳號,批量嘗試輸入常見密碼組合,例如「123456」、「password」或生日日期,藉此成功登入帳戶。由於許多使用者仍習慣使用簡單或重複密碼,這讓駭客得以快速突破防線。
為何需要高強度密碼?
因爲重複使用密碼而造成的資料外洩占比超過 60%,利用高強度而不重複的密碼保護帳號至關重要。 建議使用密碼產生器,它可以免費提供難以破解的密碼⟫立即試試看。
資安防護三層加強策略:檢測、更新、防詐
繼續閱讀【資安新聞週報】AI 瀏覽器也會幫你亂下單!恐引導至假網站交易!/ChatGPT 爆「零點擊」漏洞/以太坊開發者遭惡意 AI 插件駭入,錢包三天清空/非法 NFC 程式首例盜刷 2000 萬
生成式 AI 帶來新契機,但也衍生新的攻擊面向——ChatGPT 傳出「零點擊漏洞」,僅憑使用者信箱就能竊取資料;以太坊開發者安裝惡意外掛後,三日內錢包清空,凸顯 AI 外掛與供應鏈安全的挑戰。同時,Perplexity 推出的 AI 瀏覽器 Comet 被發現可遭誘騙,研究人員成功引導其自動跳轉至冒牌電商網站並下單,再度凸顯 AI 工具在使用場景中的安全風險。在台灣,更爆出首例 非法 NFC 程式盜刷,短短三週內造成 2000 萬損失,顯示行動支付與刷卡交易仍有防護缺口。除此之外,Zoom Windows 版 CVSS 9.6 漏洞一旦遭利用,可能讓用戶僅點擊連結就中標;而醫美診所的患者影像外洩事件,更暴露醫療單位資安韌性的不足。
資安趨勢部落格精選
- 解鎖 Amazon Security Lake 的強大威力,打造主動式防護
- 新勒索軟體 Charon 採用 Earth Baxia APT 技術鎖定企業
- 同學請注意!趨勢科技揭5大常見學生詐騙陷阱題
- 解鎖 Amazon Security Lake 的強大威力,打造主動式防護
- 【上週打詐週報】存款低於千元恐被關戶,銀行新制防詐/公路局不再用E-mail通知罰單,收到催繳信件就有詐
- 【上週資安新聞週報】這兩張照片「Father.jpg」暗藏惡意攻擊/LINE 詐騙案件一週暴增 362%/全面重塑資安思維,AI 代理打造資安大腦
本週資安新聞精選
① AI 與資安風險
- AI瀏覽器可被誘騙,引導至冒牌電商網站自動下單 IT Home
- 微軟Copilot被控釀成資安「盲區」 恐讓機敏檔案外流卻查無紀錄 TechNice 科技島
- GPT-5 上線惹社群不滿、4o 回歸救火,但在企業市場卻一片叫好 T客邦
- GPT-5 達極限?當資料耗盡、晶片受限「AI 競賽的性質已改變」 科技報橘
- ChatGPT 被爆「零點擊」漏洞!只要知道你的信箱,就能偷偷取走資料 T客邦
- 以太坊開發者安裝「惡意 AI 插件」遭駭,加密錢包三天清空,十年資安經驗也沒用 BLOCKTEMPO
- 俄用中國AI「客製化木馬」駭烏國防部 學北京建「網路長城」 tvbs新聞網
- 製造業資安壓力上升,61% 專業人員計畫導入 AI 應對威脅 三嘻行動哇
- AI輕鬆做出App,軟體大公司敲喪鐘了嗎? 天下雜誌網
- Google 出招:用 AI 打擊「無效流量」廣告欺詐率降 40% INSIDE
- 刺「詐」之戰5/詐騙升級!政府轉守為攻 祭AI、金管壓制 NOWnews今日新聞
② 駭客攻擊與惡意程式
繼續閱讀【打詐週報】75歲阿公出軌對象居然是她!/ 假律師「二次收割」受害人血汗錢/買38元網購被扣款30萬!
「連續被騙六次,300萬身家全蒸發」、「28元運費換走9.9萬存款」 、「買38元網購被扣款30萬!」,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標題,其實都來自真實的詐騙新聞。
詐騙集團的手法不斷進化,本週從普發金的釣魚簡訊,到利用AI技術假冒親友,甚至連追星的粉絲、網購的小額消費都成了他們的目標。這些新聞不僅是提醒我們小心,更揭示了現代詐騙如何精準地利用我們的恐懼、貪婪與好奇心。
傳統詐騙利用恐懼和貪婪,而新型態的AI詐騙則更狡猾,它們利用人類最深層的渴望:被理解、被陪伴。75歲老翁向另一半提離婚的新聞,讓人不免擔心,當你以為在和一個沒有惡意的程式互動時,也要提防詐騙集團正利用AI伴侶建立深層的情感連結,將你一步步帶入精心設計的陷阱。比如引導你點擊惡意連結或下載惡意檔案。
我們整理了近期詐騙新聞,每一個都像是一則驚心動魄的故事,也都是一堂寶貴的防詐課程。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些手法,學會如何保護自己,遠離詐騙。


防詐達人精選
- 聲音聽起來很像,Line的暱稱也對,就真的是家人嗎?
- 同學請注意!趨勢科技揭5大常見學生詐騙陷阱題
- 【上週打詐週報】存款低於千元恐被關戶,銀行新制防詐/公路局不再用E-mail通知罰單,收到催繳信件就有詐
- 第一條搜尋結果竟然是假的?Converse「不存在的官網」別再逛了!趨勢科技幫你擋下假貨釣魚陷阱
- LINE帳號被盜怎麼辦?警方揭露3句話就是詐騙!學會「再次登入」秒救帳號
- 小心!行李吊牌別亂丟,小心個資被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