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理看資安趨勢》BYOD端點亦應納管

BOB作者:洪偉淦  趨勢科技台灣暨香港區總經理

行動裝置出貨量目前已凌駕傳統PC,展望未來,此類設備現身於企業網路的機率,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企業應重新定義企業的端點裝置的範圍,不管是桌機、筆電、伺服器或行動裝置,皆應被涵蓋在內,任何一項端點,都沒有自外於中央控管機制之理,行動裝置也應不例外。

BYOD端點亦應納管
BYOD端點亦應納管

 

自帶設備(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不僅是熱門辭彙,也的確是當前頗為盛行的趨勢,在企業內此現象已十分普遍;但在此同時,大多資訊主管其實很清楚,BYOD最大隱憂就在於資料外洩,未加以管制的行動裝置一開放使其存取公司網路、收取公司電子郵件及其他資訊,便可能成為資料外洩或駭客入侵的重要管道。

行動裝置遺失率高,內存的資訊外洩的風險也相對升高。此外,駭客可運用惡意App或弱點攻擊等方式,以受害的行動裝置為切入點,一路取得企業資料的存取權限,屆時受駭企業的個人資料、甚或價值更高的機密資料,都可能成為竊賊的囊中之物,企業輕則陷入個資外洩訟訴,重則因智財權外洩導致競爭力驟降,資訊主管不能漠視其影響。 繼續閱讀

《總經理看資安趨勢》個資法來了,怎麼辦?

BOB作者:洪偉淦  趨勢科技台灣暨香港區總經理

新版個資法對於企業蒐集、處理、利用、停止利用以及刪除個人資料之歷程,不僅都有嚴格規範,而且制定嚴厲罰則,對企業肯定是巨大挑戰。

眾所矚目的新版個人資料保護法,總算在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就條文來看,新版個資法對於企業蒐集、處理、利用、停止利用以及刪除個人資料之歷程,不僅都有嚴格規範,而且制定嚴厲罰則,對企業肯定是巨大挑戰。

按理說,企業一路「觀望」了兩年多,早該基於個資防護做好充分準備;但實則不然,特別是中小企業,迄今仍有許多人還抱持觀望態度,他們寧可「賭」自己不會這麼倒楣,凡事等到第一個違法判例成立再說。

持平而論,這些毫無動靜的企業,未必不遵循法規,說穿了就是因為「無所適從」。以往國人保護個資觀念堪稱薄弱,對於個資的蒐集與使用,總認為理所當然、無傷大雅,如今面對千頭萬緒的法條,還真不知該如何下手;再者,幾乎所有資訊安全廠商,都說自家產品可以防護個資,而且個個要價不菲,企業無力消化繁複的產品資訊,更難以負擔高昂的購置成本,所以索性按兵不動。

這群企業的苦衷,固然情有可原,但世事難測,面對最高可達兩億元的賠償金額,更是不可承受之重,因此絕不宜兩手空空賭運氣。企業必須先有一個觀念,要100%杜絕個資外洩,那是不可能的,但最起碼需要盡到良善保管的責任,所以當務之急,即是趕緊從法律條文中找出關鍵點,再配合資訊技術加以落實,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最值得企業謹記在心的法律關鍵點為何?無非就是設備安全、資料安全稽核、使用資料的軌跡記錄,為了迎合這些關鍵需求,企業必須做到三件事。第一,建立內容過濾機制,針對所有從PC或伺服器等設備向外傳送的資料,逐一加以監控,辨識其內容是否挾帶個資;不可諱言,傳送個資的行為,有些是出自商業行為,未必個個都是蓄意外洩,但倘若個資數量達到一定筆數,或即將觸及企業的規範底線,就需要加以警示、甚至攔阻,一來可以提醒無心人,二來更可遏阻有心人。 繼續閱讀

《總經理看資安趨勢》用客製化防禦對付APT 攻擊

BOB作者:洪偉淦  趨勢科技台灣暨香港區總經理

過去企業最關注的資安威脅,往往是全球病毒爆發事件,但從2011年起,焦點則轉向APT-進階持續性滲透攻擊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APT),因為就連資安把關嚴密的大型企業,都能被 APT突穿防線而渾然不知,顯見此類攻擊確實可怕,難怪舉世為之震驚。

用客製化防禦對付APT
用客製化防禦對付APT

APT-進階持續性滲透攻擊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APT)是客製化的目標式攻擊,處心積慮就是要透滲攻擊目標,所以面對防毒軟體、防火牆或入侵防禦系統等傳統資安防線,早已深諳閃避之道,也擅長運用社交工程郵件以假亂真,讓員工在不疑有他的情況下,淪為駭客的禁臠,企業那怕做再多宣導與訓練,終將防不勝防。

企業如何因應APT-進階持續性滲透攻擊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APT)?第一步即是調整心態,先假設自己已遭攻擊,然後一方面積極提高被攻擊的門檻,避免持續遭到滲透,二方面設法早期發現、儘速處理。針對「發現」與「處理」,企業亦應有所體認,面對客製化攻擊,唯有運用客製化防禦才能順利反制,莫再倚賴一體適用的工具,只因這些工具根本無效;此時企業可與資安廠商合作將因應新型攻擊的反應機制和流程在企業內部建立,方可做到客製化的防禦。

要滿足上述目標,少不得需要工具輔助。所以近年來,奠基於沙箱模擬分析技術的APT解決方案,一一現身於市場,以協助用戶揪出惡意檔案,並據此求助防毒軟體廠商,儘速清理禍害。這類方案確實擁有一定價值,但亦存在若干盲點。 沙箱模擬是必要的分析工具,但單靠此一技術難以抑止實際攻擊。首先,高達九成APT攻擊,皆以社交工程郵件為先遣部隊,企業需考慮如何在第一時間阻擋社交工程電子郵件進入內部,以減少後續災害控制的成本。單一沙箱模擬技術在時效及效能難以符合實際需求。 繼續閱讀

《總經理看資安趨勢》循資安政策 私有雲更安心

BOB作者:洪偉淦  趨勢科技台灣暨香港區總經理

 

私有雲與傳統IT架構的最大不同,在於深具快速擴充的彈性,導致移動性特別大,機器的所在位置,往往隨著需求調整而變遷,而非一成不變。在此前提下,過往運用閘道概念,針對一群實體主機實施圈地保護的做法,顯然不合時宜。

循資安政策 私有雲更安心
循資安政策 私有雲更安心

時至今日,大家多已理解虛擬化與雲端運算的效益,其饒富彈性及擴充性之特質,確實有助企業降低管理成本、減少硬體購置支出;但儘管如此,仍有若干企業對雲端心存顧忌,甚至懷疑私有雲是否真的安全無虞。其實只要實施正確資安政策,企業仍可安心的使用私有雲。

然而,企業管理者在擬定雲端安全政策之際,務必清楚認知,虛擬與實體架構截然不同,倘若硬將過往資安政策套用至私有雲環境,恐因格格不入而滋生風險,所以必須釐清新舊架構之差異,才有助於產出正確的政策方針。

私有雲與傳統IT架構的最大不同,在於深具快速擴充的彈性,導致移動性特別大,機器的所在位置,往往隨著需求調整而變遷,而非一成不變。在此前提下,過往運用閘道概念,針對一群實體主機實施圈地保護的做法,顯然不合時宜,因為私有雲環境的變化性太大,根本不存在固定疆界,企業自然需要調整資安對策,在沿用閘道式防護機制之餘,另須於主機端(Host-based)部署防火牆或IPS等防禦系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虛擬化應用頻度持續攀升,虛擬機器的快速增生,將是今後無可避免的現象;這也意味著,企業想要確保每台虛擬機器,都能切實依循資安政策,難度勢必愈來愈高,倘若控制失當,恐導致不同虛擬機器出現資安落差。 繼續閱讀

非洲:網路犯罪份子的新避風港?

趨勢科技的威脅研究人員認為,在三年內,非洲將會成為更加龐大的網路犯罪來源。以下提到了理由:

更多可用的頻寬和更低的成本

聯合國所有成員國都已經同意在二〇一五年要達到八個千禧年發展目標。其中一個就是:「與私人企業合作,提供新技術的好處,尤其是資訊及通訊技術方面」。為了達到此一目標,就要幫助非洲趕上世界的其餘國家。有了新的資訊和通訊技術,非洲龐大的潛在使用者就讓它成為了要角。

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家私人企業要一起來提供資金並建設在非洲的六個基礎設施工程。在二〇〇七年舖設了第一條海底電纜,將非洲東部和南部跟世界其他地方連接起來。在今天,網路基礎設施已經幾乎遍及了整個非洲大陸。隨著十一個線路工程繼續進行,當地的網路供應商和電信業者不斷擴大自己的服務範圍,提供客戶更便宜和更快的連線。

隨著頻寬的增加,電信商和最終用戶的成本也可能會進一步地減少,這對企業組織來說是項利多,對攻擊者和網路犯罪分子來說也是。

網際網路普及率:顏色越深代表越高的普及率。

快速成長的網路用戶

非洲使用者的成長會進一步地讓頻寬成本下降。它的人口在二〇〇九年達到十億人,預計會在二〇一二年六月達到1,073,380,925人,在三年內成長了七千三百萬人。

和這人口成長同調,行動上網已經成為非洲的主流。網際網路,特別是社群網路,有如野火燎原般擴散。從二〇一一年三月到二〇一二年三月,臉書使用者從二千七百萬增加到四千萬。如果一直維持這樣的成長速度,那非洲現在的臉書使用者已經超過了五千萬。無論怎麼看,這些數字都代表了非洲的網路使用者將會繼續迅速增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