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裝置出貨量目前已凌駕傳統PC,展望未來,此類設備現身於企業網路的機率,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企業應重新定義企業的端點裝置的範圍,不管是桌機、筆電、伺服器或行動裝置,皆應被涵蓋在內,任何一項端點,都沒有自外於中央控管機制之理,行動裝置也應不例外。

自帶設備(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不僅是熱門辭彙,也的確是當前頗為盛行的趨勢,在企業內此現象已十分普遍;但在此同時,大多資訊主管其實很清楚,BYOD最大隱憂就在於資料外洩,未加以管制的行動裝置一開放使其存取公司網路、收取公司電子郵件及其他資訊,便可能成為資料外洩或駭客入侵的重要管道。
行動裝置遺失率高,內存的資訊外洩的風險也相對升高。此外,駭客可運用惡意App或弱點攻擊等方式,以受害的行動裝置為切入點,一路取得企業資料的存取權限,屆時受駭企業的個人資料、甚或價值更高的機密資料,都可能成為竊賊的囊中之物,企業輕則陷入個資外洩訟訴,重則因智財權外洩導致競爭力驟降,資訊主管不能漠視其影響。 繼續閱讀